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7-06-26 08:46刘二瑛袁玉环
黑龙江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外渗纱布硫酸镁

刘二瑛,袁玉环

(广东省和平县人民医院,广东 河源 517200)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现已被大范围应用在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但是为新生儿应用静脉输液给药时,由于其群体特殊性,活动性高,较易哭闹,无法根据需求制动,再加之新生儿血管细且充盈度弱等,输液时极易发生输液外渗现象,具体表现为皮肤暗紫、疼痛、肿胀以及烧灼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对新生儿临床治疗以及健康成长造成较大影响[1]。近些年因为医药技术的逐渐提升,医务人员发现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输液外渗患儿进行湿敷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具有重要作用[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50%硫酸镁溶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特选择和平县人民医院126例输液外渗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01—2016-09间于和平县人民医院行静脉输液发生输液外渗的126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各有63例患儿。研究组63例患儿中,女患儿31例,男患儿32例;患儿日龄6~32d,平均日龄(15.2±1.4)d;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9.3±0.8)周;输液类型:营养液26例,多巴胺7例,甘露醇17例,其他13例。对照组63例患儿中,女患儿33例,男患儿30例;患儿日龄8~31 d,平均日龄(15.4±1.3)d;胎龄37~42周,平均胎龄(39.6±0.9)周;输液类型:营养液27例,多巴胺8例,甘露醇15例,其他13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3]

(1)参照《实用新生儿学》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均发生输液外渗;(2)经临床检查发现穿刺处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肿胀;(3)全部新生儿对治疗药物无过敏禁忌症;(4)全部患儿及家长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均签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处理方法

研究组患儿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具体方法:护理人员应严格依据无菌原则操作,彻底洗手后佩戴口罩与无菌手套,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中浸入无菌纱布,控制纱布湿度以不滴液最佳,把湿润纱布均匀覆盖在患儿肿胀处及其周围1~2 cm部位,于纱布最外侧套入薄膜手套并用医用胶带予以固定。定期更换纱布,初始为每小时更换一次,待患儿局部组织肿胀改善后,则改为每3 h更换一次。如果患儿皮肤损伤程度较重需长时间湿敷治疗时,应在肿胀处先用油纱布覆盖再用湿润药液纱布覆盖;治疗期间要保证药液纱布能维持湿润。

对照组患儿应用浓度为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具体方法:采用相同质量的硫酸镁晶体与蒸馏水于常温下溶解配制成浓度为50%的硫酸镁溶液,将其加热到和室温同温时,浸入无菌纱布,覆盖伤处方法以及更换纱布频率均同于研究组。但要注意的是,更换纱布时覆盖部位要用温水擦拭,将残留在皮肤上的硫酸镁晶体擦除,以免损伤患儿皮肤。

1.4 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发现患儿发生输液外渗后要马上停止输液,用涂抹有石蜡油的棉签辅助撕下胶带,动作需轻柔以免撕伤皮肤,用套筒针尽量抽出药物与渗出液后,快速将针头拔出,针眼用酒精棉签按压3 min。如果输注的是多巴胺、高营养液以及青霉素等刺激性药物时,应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的刺激性药液后,再用酒精棉签从内到外将肿胀部位进行消毒,要保证动作缓慢轻柔,减少皮肤所受损伤。将患儿患肢抬高有助于肿胀疼痛症状的缓解。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配合安抚患儿情绪,舒缓患儿负性情绪,加强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让其准确认知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相关解决方法以及日常注意事项等。重视疼痛干预,湿敷纱布时应当适度加热,有助于加强患儿舒适度,通过与患儿互动、按摩以及抚触等方法来提高患儿安全感,或是用玩具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疼痛,加强其配合度。

1.5 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开始消肿时间、完全消肿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患儿临床疗效主要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3个标准,经2~3 d治疗后皮损恢复正常为痊愈;经4~10 d治疗后皮损恢复正常为有效,经2周以上治疗后皮损恢复正常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消肿时间

研究组患儿开始消肿时间与完全消肿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消肿时间 h

2.2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6.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4.1%,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研究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5,P=0.01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2.7%,组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48)。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有相关研究发现[4],在为新生儿静脉输注青霉素、多巴胺、高营养液以及甘露醇等刺激性药物时容易出现药液渗漏到血管外软组织内,导致患儿发生皮肤暗紫、局部红肿以及刺痛等症状,明显降低了患儿输液舒适度,导致临床治疗受到影响。 既往临床显示[5],新生儿输液期间发生外渗性损伤主要是因护理差错所致。后有李平、卢小玲等[6-7]指出,引发输液外渗的主要因素不仅有药物和护理人员穿刺技术等因素,新生儿自身情况也会造成影响。由于新生儿自制力较低,且十分好动,无法自主表达,特别是低体重儿与早产儿等,皮肤敏感性低,输液时发生外渗而无法及时发现,导致患儿病情加剧。所以必须加强新生儿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及时发现输液外渗症状,改善治疗效果。

传统处理输液外渗的疗法众多,有湿敷酚妥拉明原液、95%的酒精、50%硫酸镁溶液等,其中湿敷50%硫酸镁溶液应用较多[8]。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儿患处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组织受到的水肿等损伤,但是该方法见效迟缓,纱布内的硫酸镁易蒸发,使得湿润药液纱布快速干燥以及硬化,导致患处与药液的接触受到影响,疗效不佳。复方丹参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由丹参与降香等中药成分构成,其中丹参具有滋血化瘀、破瘀通络、缓解气血不畅以及加快血流速度等功效,能够促进药物和受损处的相应反应,加快水肿吸收;并且丹参抗炎效果显著,能够对机体释放多种炎症因子予以抑制,从而能改善受损处的炎症反应,减少患儿皮损处所受刺激,缓解疼痛。[9]降香能够理气开窍、熄风通络、行气运血以及散邪破滞等,可以显著改善皮损处微循环以及肿胀疼痛。两味药物合用,能够发挥更显著的活血祛瘀效果,加快机体组织吸收外渗液体,抑制炎症因子集聚,消肿止痛效果更为明显[10]。

此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消肿时间、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50%硫酸镁溶液湿敷,通过辅以有效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1] 董建英.新生儿输液外渗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88-490.

[2] 李宇.新生儿输液外渗皮肤的用药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11(25):190-191.

[3] 王俊卿.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防止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5):1914-1915.

[4] 辛霞,赵艳,辛华,等.规范化新生儿输液外渗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52-54.

[5] 陈文清,林真珠,楚阳,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8):956-958.

[6] 李平.新生儿输液外渗皮肤的用药护理效果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817-4818.

[7] 卢小玲,江月娥,江秀珍,等.新生儿输液外渗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2019-2021.

[8] 黄朝梅,贾晓琴,邵巧仪,等.环节管理在控制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5,11(4):82-84.

[9] 王洁,王芝兰,赵珍珍,等.新生儿早期使用喜辽妥加芦荟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3):125-126.

[10] 蒙好好,杨华露,李启婵,等.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119-120.

猜你喜欢
外渗纱布硫酸镁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不“怕”火的纱布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生孩子,为什么要塞纱布?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防水的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