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朗读:一遍遍读,把舌头读顺了

2017-06-26 13:06张娟娟单位临泉一中
家教世界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整篇文章舌头试卷

文 / 张娟娟(单位:临泉一中)

英语朗读:一遍遍读,把舌头读顺了

文 / 张娟娟(单位:临泉一中)

面对满眼的娱乐与喧嚣,中央电视台最近推出的《朗读者》显得有些遗世独立。它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没有那些毫无营养的恶搞和玩笑。吃了太多“快餐”,“重口味”的我们,一下子就深深折服——那些非专业的朗读者,随着音乐的舒缓起伏、情绪的逐渐酝酿,声情并茂,把我们带进书香世界中。我们豁然开朗:原来朗读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古人们早就总结出了这样的真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读”,就是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立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细细想,朗读不是没有思考机械地读,朗读不仅是“读”的过程,更是“思”的过程。缓缓朗读的过程中,口读耳听,大脑会主动把声音转化成画面,而画面往往更鲜活更直白也更打动人。

其实,我和我的学生们就是朗读的受益者。作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英语试卷中,很让我和学生头疼的一项就是完型填空。学生考试时做得不理想,我评讲试卷的时候要花费很多精力帮助他们分析,我在台上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学生在下面一脸迷茫,有时甚至会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跟我争论:“我觉得我选这个也有道理啊!答案给哪个就一定选哪个吗?”他们很委屈,觉得老师就会“读答案”;我很无奈,觉得他们钻进牛角尖就不肯出来。

后来的教学中,我慢慢发现,学生们只是在考场上匆忙浏览了一遍文章、勾了几个答案,他们根本没真正认真完整地读整篇文章,更不用说是“朗读”了。所以,他们不能准确理解整篇文章所传达的真正意思,更无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深层感受。

为验证我的发现,我要求他们每次拿到试卷以后,在我评讲之前,把完型填空大声朗读几遍。此时,我惊喜地发现,他们在课堂上不再跟我争得面红耳赤,反而会心悦诚服地说:“答案选这个确实更合理,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意图。”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争了?他们说,大声朗读几遍之后,他们已经非常清楚作者经历了什么,要表达什么。

尝到了朗读的甜头,学生们不需要提醒,每节英语课前,都能听到他们郎朗的读书声。朗读,增强了他们的英语语感,让他们逐渐建立英语思维方式和能力;朗读,让我的学生们“豁然”,也让我从学生们的各种纠结中走出来,轻松教学。

朗读对高中生、大孩子英语学习测试有好处,对少儿英语的学习更是至关重要。我曾辅导过几个同事家孩子的英语。打开孩子们的课本,我实在是忍俊不禁。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小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发音,只能在单词的旁边写上音译的汉字:good morning——狗的摸你、peachblossom——屁气不老色母、China——恰一那。哈哈,可爱的娃娃们,可笑的“小聪明”。

我让他们合上书本,认真地听我读,然后我大声地读、让他们小声跟读,一遍再一遍;我陪着他们一起各自大声地读,提示他们读准确、读流畅、读出“外国人那味”;再之后,我小声读,要他们大声读,一遍一遍地读。后来,孩子们的胆量有了,他们的舌头好像“出国”了……他们一个个微笑起来,“谁来读”的指令刚刚发出,小手都举了起来。看来,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学会“读”啊。

回味起这些,我坚定信心:以后,一定好好地与学生“朗读”!

朗读,这条路我走定了!

猜你喜欢
整篇文章舌头试卷
刷牙别忘了刷舌头
惊喜
天热时狗为什么要伸出舌头
思维大碰撞
舌头上的疯狂
舌头劝架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