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理论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2017-06-26 11:00赵新哲
经营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swot分析法

摘 要 本文以石油资源型城市——东营市为例,简略介绍了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现状,指出了东营市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产业结构的SWOT理论分析,指出东营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挑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路径进行了论述,对东营市实现城市转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调整 山东东营

东营市是1983年10月为适应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需要成立的一座山东省地级城市,是一座典型的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全市面积8243平方公里,人口210万,下辖东营、河口、垦利三区和广饶、利津两县。东营市不但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基地所在地,而且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同时也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胜利油田自1964年至今经历52年的大规模勘探开发,目前面临着油气资源储量日益枯竭、油气资源稳产难度越来越大的状况,改变东营市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石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现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推动东营市战略规划实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

一、SWOT分析法概述[1]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它是一种将内部条件分析与外部产业竞争环境分析相结合,形成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用以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现实情况的方法。它作为一种战略规划研究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科的战略研究领域。SWOT分别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SWOT分析法,通过调查列举出组织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遇和挑战,然后通过对每一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组合进行深入综合分析,帮助找到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机会多的地方,从而为组织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客观全面的依据,促进组织的良好发展(见表1)。

SO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多种发展机会。

ST组合:应巧妙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应慎重而有限地利用的优势。

WO组合:应通过外在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劣势,应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外部环境提供的发展机会。

WT组合:是一种较为不利的组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威胁和内部劣势产生的影响,可以选择合并或缩减生产规模,以期能克服劣势或威胁随时间推移而消失。

SWOT分析法既有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有精度不够的缺陷,使用时应尽可能多通过数据分析弥补SWOT定性分析的缺陷。

SWOT分析法不仅适用于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而且还可以运用在行业指导、工程技术、地区发展战略研究等很多方面,所以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来研究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是可行的。

二、东营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基本现状分析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营市近三年来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东营市第一产业始终在较低发展水平徘徊,2016年第一产业占东营市生产总值的3.5%,与2014年相比,占比不升反降,且远低于全国的9.0%水平。农业产业的比重明显偏小,对东营市的经济贡献率明显偏低。

第二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所占比重仍然很大(62.2%),远高于全国的水平(40.5%)。在工业结构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9.6%,石油工业占东营市工业总产值的64%,地方工业仅占市工业总产值的36%。在地方工业结构中,主要以石油化工、盐化工、轮胎、造纸、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其主营收入占地方工业的比重达54.3%,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先进制造业主营收入仅占地方工业的10.4%。目前,东营市工业企业仅864家,其余多是零散的家庭作坊式、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全市GDP、财政收入构成来看,石油、石油炼化行业占比超过一半,化工、纺织、橡胶、造纸等传统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较大,给东营市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带领很大的压力。东营市地方工业呈现“先进制造业少、传统产业多”和“占比低、规模小、分布散”特点。

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达到34.3%,但仍远低于全国的50.5%和全省的45.3%水平。第三產业以传统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但是总体规模偏小,高端服务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对东营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小。

综合对东营市产业结构状况分析可以看出,东营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特征,对石油资源产业的依赖度较高,单一产业结构特征较为明显。一是工业产业特别是石油工业产业一支独大,农业和服务业占比小,对经济支撑力不够;二是现代农业少、传统农业多;三是石油工业占比大,地方工业占比小,高耗能的传统工业占比大,先进制造工业占比小,地方工业规模小、传统产业多、分布散;四是服务业占比小,传统服务业多,新兴服务业少。

三、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SWOT分析

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战略路径选择需客观综合分析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东营市统计局、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公布信息的整理,对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一)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条件

1.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东营市位于山东省正北部,是黄河入海口的中心城市。从北来说,北临北京和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腹地作用明显,战略地位突出;从南来说,南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城市之一;从西来说,辐射广大内陆地区,对于承接和被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东来说,与韩国和日本隔渤海相望,绝对地理距离较短。东营市是唯一全境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心国家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城市,“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此交汇融合;同时,东营市也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2)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面积7923平方公里,人均土地面积6.7亩,且尚有525万亩后备资源尚待开发,每年黄河夹带泥沙填海造陆3万亩;[2]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12亿吨,同时有丰富的岩盐和地热资源;[2]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储量丰富,大中型水利设施完善,能够保障东营地区农业引黄灌溉和工业用水。[2]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412.7公里,浅海和滩涂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有利于扩建海港码头、发展海洋运输和临港经济,有利于进行大规模高效生态养殖、风能发电、旅游开发等新兴产业发展。[2]

(3)经济发展基础较好。2016年,东营市生产总值已达为3479.6亿元,年均增长7%,人均财力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收入和人均消费均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果初步显现,第二产业正在谋求转型,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快速崛起,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迅猛,全市全省50强县区一个,全国百强县两个。东营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态势好于周边地市,具备推动产业调整的经济基础。

(4)具有后发优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关怀下,成为了中国经济跃升的重要支撑。黄河三角洲与其相比,发展相对滞后,但政策正在一步步跟进,但是可以借鉴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高效、生态”发展新理念,其高效生态的发展模式可能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模式、新样板,这也正是黄三角的后发优势之所在。

2.劣势

(1)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对石油产业依赖度高。产业结构单一,东营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两头小、中间大”特点,工业产业尤其是石油资源产业一支独大,对石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较强。一是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比过低(3.4%),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方式粗放、集约化程度低,对地区经济贡献率低。二是东营市工业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比过大(64.7%),石油工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占比过大(64%),六大高耗能行业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占比过大(59.6%),地方工业企业中传统产业多、先进制造业少、新兴产业少,且规模小、集中度低。三是服务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比低(31.9%),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四是三次产业间关联程度低。东营市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产业间互促、互助性不强,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差,制约了地方经济的自主发展。

(2)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目前东营市国道及省道干线公路密度低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75%,公路承载能力明显偏低;铁路建设方面更是滞后,开通的铁路线路少,且至今没有开通高铁;东营市无深水大港,港口规模小、吞吐量低,开通航线少,无远洋运输航线,缺乏对外联系的大通道;东营市尽管有胜利机场,但仅为4D级,开通航线单一且航班少;沿海防潮大堤没有闭合,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安全隐患;人口规模小,且每年人口净流出率达17%,缺乏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硬件条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东营具有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植被稀少、造林绿化难度大的脆弱生态环境。东营市海拔高度低,由于涉油产业和六大高耗能企业多,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量开采造成多地出现地面不均匀沉降现象。

(3)人力资源相对匮乏,高层次、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缺乏。东营市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在石油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人才,但是由于三次产业间的关联度不高,对除石油以外其他产业的人力支撑作用不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部分迁出东营后,东营市仅剩一所三本院校—胜利学院(依托石油大学发展)、一所职业院校—东营职业学院和一所技术院校—东营市技师学院,东营市的文化、科技实力明显减弱;现代农业、新兴工业、现代服务业高层次、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受经济地位及地理区位影响,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二)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外部环境

1.机遇

(1)多重战略交汇叠加,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党中央、国务院、山东省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国务院先后批准东营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将黄河三角洲开发与海上山东建设并列为山东省两大跨世纪工程,并确定东营市为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2009年、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东营市成为唯一全境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2015年10月,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农业高新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上国家、省战略政策交汇叠加,必将有力促进东营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东营市经济均衡持续平稳发展。

(2)借力国家战略,为东营市承接或实施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东营市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借经济“京津冀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国家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机遇,可以吸引日韩等国际产业以及京津和我国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和资本向这一区域聚集,承接或实施大规模产业转移。

(3)政策优势突出。东营市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为我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油气战略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設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面临产业转型的痛苦抉择,可以向上级争取产业转型扶持政策;东营市作为一座在荒芜的盐碱滩上建成的共和国年轻城市,既肩负生态保护使命,又承担高效开发重任,可以争取生态补偿政策和上级财政支持政策;作为后发地区,作为唯一全境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肩负实施两大国家战略的重任,可以向上级争取享受土地使用政策、项目扶持政策以及基础实施优先建设政策。所有这些政策优势无疑会对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2.挑战

(1)国内外经济持续低迷、原油价格的持续震荡,给东营市这一石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2)与周边地区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东营市与周边有关地市同处“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趋于雷同,没有实现完全的差异化发展,且竞争日趋激烈。

四、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前面利用SWOT分析法,对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建立对策体系的SWOT矩阵分析表,综合分析东营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能选择的路径,进而提出东营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战略决策。

(一)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体系矩阵分析

(二)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

总的来说,在东营产业结构的四个选项之中,每一个战略都有值得考虑的地方,因此,选择其中一个合适的路径必须要统筹分析,整合决策。前文分析表明,在东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内外因素,综合评价是内部劣势大于内部优势,外部机会大于外部威胁。因此,东营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保持内部优势不丧失的情况下,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寻找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一,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及生态工程建设,为东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力支撑。加快东营港港口加深扩建和东营胜利机场等级提升,加大黄大铁路、环渤海高速公路、环渤海城际铁路、山东东部快速通道等交通工程的建设,尽快完善东营市交通网路,建立健全立体交通体系。推进沿海防潮堤等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沿海安全屏障。推进大唐东营风力发电厂等能源工程项目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广盐碱地土壤改良经验,实施中心城防护林带和沿黄、沿海防护林带以及沿路网干道、河流干道的生态廊道建设,筑牢东营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东营地区人才聚集洼地。依托东营市现有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资源,建设黄三角高级培训中心,争取国内高校在东营地区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设立分校,丰富东营市教育、科技资源。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东营发展创业。进一步推动石油大学“生态谷”、东营市软件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通过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努力打造东营地区人才聚集洼地,为东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第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绿色种植、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的主导产业,支持国家级农高区发展,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对东营市国民经济的支撑力。

第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产业,实现工业产业升级。对石油等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培育壮大石油化工、盐化工、橡胶轮胎、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地方工业产业集群,彻底改变地方工业“小而散”的状况,将东营市打造成为山东省现代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工业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实现工业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第五,大力培育新兴(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服务业,大幅提高服务业的产值和经济贡献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医疗、养老、旅游、房产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服务外包、航空服务、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现代保险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产值和对东营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五、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和石油价值动荡的大背景下,东营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历史必然性,内部需求动力和外部背景压力使得东营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进行详细的内外自身和环境分析,找出影响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定位和选择,更好地为城市转型服务。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仅仅就东营市产业结构转型进行研究,具体到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应根据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状况及其特有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新课题,目前成功的案例尚不多,需要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为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赵新哲(1997—),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参考文献

[1] 李曦辉.工商管理导论[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40-41.

[2] 东营(山东省省辖市)[D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A3lo3qf9S0GTa7PzZrDGZLAMcZI4KrV8PgFCq9_UNVUzLPO8FloRdNwRiOvoyW4pZaaSlHd0AXvPqgMKZ315UVoBKHNF6SNNiggE2g-4R3.

[3] 申彧. SWOT分析在區域可持续发展定位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9.

[4] 刘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5] 许宏图.东营港开发区化工产业区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

[6] 李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

[7] 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01):49-52.

[8] 陈昭楠. SWOT形势分析法简介[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5(03):13.

[9] 刘桂花.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01):113-117.

[10] 张志国.东营建立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分析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02):30-35.

[11] 李力行,申广军.经济开发区、地区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学(季刊),2015(03):885-910.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swot分析法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