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宋词教学初探

2017-06-27 17:19郭荣武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感悟审美

摘要: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积累是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感悟、运用和欣赏。文章注重对古诗词教学实践的总结、教学方式的突破,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统筹一册书的宋词教学,收到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宋词教学; 感悟; 审美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人教版《语文》2001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安排了不少词的教学,分别有《沁园春·雪》“词五首”与课外古诗词要求背诵的5首词。如果除去《沁园春·雪》与《望江南》,剩下9首都是宋词,编者在九年级上学期有意识地编排如此系统的宋词教学,无非是想让学生对宋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过程。所以,如何让学生爱上宋词,使学生不只是对这9首词停留在记诵的层次上,本人尝试打破教材编排的先后秩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9首词抽出来,系统地、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并把它设计为“我与宋词相约在秋季”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历时一个多月,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给学生列出预习资料,与作家们第一次亲密地接触。9首词的作者按出生年代先后分别是范仲淹、晏殊、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我特意用年表将6位大家的传承关系展示出来:范仲淹比晏殊年长两岁,范仲淹逝世那年苏东坡正值青春年华15岁;苏东坡逝世那年李清照18岁与赵明诚新婚燕尔;李清照逝世那年辛弃疾意气风发15岁;辛弃疾与陆游志同道合并肩作战,誓死北伐收复中原……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我设计的台词激发了出来,纷纷表示要查阅资料验证。我顺水推舟,布置系列人物传记给学生阅读。分别有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延梯的《壮怀浩歌——辛弃疾》、向梅林的《李清照》、诸葛忆兵的《范仲淹传》等等。

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自读,然后我布置了第一份作业 ——《我所了解的 》(6位词作家选一)。不少学生的作品,让我兴奋不已。如陈同学写李清照:荷花凋零,香味散去,竹席冰凉的触感,由身下泛至全身。你孤身一人,泛一叶轻舟。偶然听到一声清脆的鸟鸣,仰望天空,看到那从远方飘来的洁白的云,心中涌上一股酸涩……后来,慢慢地,你也拥有了“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你不能上阵杀敌,但贫病交加的你却未曾丢掉做人的气节。陈同学的感悟是深刻的。

再如,杨同学在谈苏轼的时候在结尾处写到:我所了解的苏轼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这不“东坡肘子”就是这么来的。陈述沉重的貶谪人生经历后,来一句诙谐的总结,让人忍俊不禁。

学生在阅读大量的词作家传记后,有了一定的材料积累。我把全班同学分为6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交流。并把读后感《我所了解的 》优秀作品在全班诵读,后传阅张贴。力争做到每个同学对6位词作家的传记资料都有所了解。

第二步,引导学生分析词作。学生在充分了解词作家的人生经历,了解其不同阶段的作品风格与思想特性后,再学习他们的作品,思路就非常清晰了。比如,讲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点明前者写于1075年,即苏轼迁密州任太守时值39岁,而后者写于1080年苏轼43岁任徐州太守时。刚从杭州通判迁密州时的苏轼人到中年,少年狂气不减,挽弓射虎,射杀天狼,杀敌报国,豪气冲天!后任徐州太守,时隔5年,治理有方,求雨成功,饮酒助兴,日渴讨水,展现的是温馨、祥和、清新的徐州农村生活场景图。又如在讲授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与《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明确前者是写于朝廷主和派当权,48岁的辛弃疾归隐田园时;后一篇写于辛弃疾64岁被朝廷重新起用,并镇守镇江时。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词人北定中原,杀敌报国之心至死不休。无怪乎其临死前大呼“杀贼!杀贼!”,壮志未酬,死不瞑目!再如,讲授李清照的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与《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时,可以把七年级时学过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起比较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追忆少女时代生活的词篇,“常记”二字表明是追忆往事之作,内容是词人南渡前的生活场景,所以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少女的愉悦气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于1103年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20岁的词人与在外为官的丈夫赵明诚分隔两地,女词人情思难寄,以至于“人比黄花瘦”。《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写于词人暮年53岁之时,此时的李清照历经国破家亡夫死的重重磨难,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暮春时节,繁华落尽,女主人公欲泛舟双溪,聊解深愁,无奈心愁太重而折返。

统筹篇目,理清脉络,比较阅读,学生对词人以及其作品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词的记诵,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第三步,在完成9首宋词的讲授后,对活动进行总结,总结方式以作文练笔的形式体现。所以我布置了作文题目《我与宋词相约在秋季》。与之前《我所了解的 》相比,学生对宋词的学习体悟与鉴赏能力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学生能从简单的记诵到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直至感悟到词韵之美。正如陈同学在作文里写的:“命运总捉弄你这个弱女子,那一道道坎坷却并没有让你从此跌入忧愁的深谷。但我还是庆幸,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古代第一个女才子——李清照;正因为这样,你为文学的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正因为这样,让我们世人对你如此疯狂地爱……”这种语句,若不是对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诗词作品进行深入地解读,是写不出来的。又如杨同学笔下的李清照:“易安居士,你温柔可人,气质高贵,你的词,婉约清丽,令人销魂。我虽与你未曾谋面,但我和你却似知己。我随你的‘误入藕花深处醉了,随你的‘只恐双溪舴艋舟愁了,心痛你的‘人比黄花瘦了。也许真的是那不平静的生活让李清照成为了中国第一才女。易安居士用娴熟的艺术才情创作了丰富的优美词作。她的词会用轻灵自然的花草意象表达出零落,憔悴的愁情。”难以想象,这是一位中学生写出的感悟作文。再如,叶同学写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风萧瑟,范仲淹再也忍不住,沉沉转身,深深一叹,“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惟有向自己远在天边的家乡,视线一点一点变得模糊,心中百感交集却又无能而力,只能深情地望,默默地流泪。叶同学的写作已经融入范仲淹的情感世界里了,仿佛范仲淹如临眼前,正借酒化愁,涕泗横流……

学生们的佳作折射出此次“我与宋词相约在秋天”的综合性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合理、高效地利用了九年级上册教科书,对宋词教学内容进行了统筹安排,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郭荣武 (1977—),男,广州市南沙潭山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感悟审美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