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7-06-27 00:26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发展

李 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西安 710100)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模式的几点思考

李 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西安 710100)

走应用型发展之路是高校特别是新建普通本科院校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走好应用型发展之路,必须重新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而新的发展模式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指导的形式;创设双元制培训模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改革教学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注重实践基地的创设,建立校际合作的关系等方式,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技能发展平台,满足经济转型背景下对高校教育的要求,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经济转型;高校教育;应用型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种转型主要是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含发展模式、发展要素以及发展路径的转变,等等。我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1]。”同时,《意见》中还指出“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1]。”

新建普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高校教育活动也需要结合经济转型发展下社会的转变方式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发展人才,满足社会转型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高校就业率的提升以及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创设良好的条件。本文将结合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转变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一些思考,希望能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的逐步提升。

一、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发展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当前我国高校特别是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境,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

一是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要求相关性较差,理论脱离实践,与实践无法结合,学生毕业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就业率较低、个人价值难以得到突显。很多高校的就业率据统计达95%以上,其实那是包含了所有的就业途径,毕业生真正满意的稳定就业率约为30%。

二是高校专业设置比较老旧,往往与地方产业需求相脱节,进而使得很多地方的高校产业融合度较低,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对学生的工作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成为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是高校毕业生的有效供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相差较多,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单一,没有达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造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等方面问题[2]。

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在明确经济转型背景下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创新高校教育模式很有必要。

二、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表现,也是高校人才发展的迫切需求,对高校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教育模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中国梦”,则需要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3]。人才作为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性力量,也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创新性人才,满足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这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高校人才发展的重要需求

我国由于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较为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指导,然而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指导却相对不足。纵观当前国际教育活动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基本上处于“二八塔型结构”当中,处于塔尖的人才均为学术型创新人才,处于塔底的为应用技能型人才,他们分布在企业的创新岗位[4]。我们结合其它国家进行对比,比如,瑞士高等教育机构较为重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学术型18%和应用型82%的比例进行教学指导,这种高等教育模式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就业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企业用工的现实需求

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亟需应用型人才。传统的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存在着各种问题,提供的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上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用工招聘不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导致了高校就业率的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的匮乏,这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学习活动与未来职业要求相互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够创建良好的条件。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构建的策略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走应用型发展模式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实环境下,这一模式的构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创新高校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指导形式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要创新教育的理念,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高校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学习需求,技能发展需求等进行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并结合经济转型的重要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并结合这些内容不断的完善自我意识、提升自身能力[5]。现在流行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运用启发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符合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

其次,高校需要完善教学指导的形式,学习和借鉴一些优秀教育机构的教学模式,并结合高校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构建高校特色性的教学指导形式。比如,当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形式就比较理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以实践为导向,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抽象性没有加以过多强调,也没有过多指导学生科学原理以及推导的内容,而是较为注重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领域中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结合,学生毕业后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符合经济转型背景下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指导经验,高校可以通过研讨教学、现场教学(课堂与实验室融合)、案例教学、实习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践课程教学活动中,则可以通过练习课程、研讨课程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学习与发展平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6]。学校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工作氛围中明确问题解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对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双元制培训模式,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发展模式的构建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高校教育活动需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予以创新,进而使每一位高校学生都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展现高校教育的价值。

1. 双元制培训模式

双元制培训模式起源于德国,当前已经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先进教学方法,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7]。双元制教育模式以企业培训为主,将企业实践与高校理论教学活动相互结合,有助于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双元制教育模式中的理论知识讲解更加侧重于实践活动,而企业中的实践活动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综合技能锻炼平台,综合应用型特点较强,有助于学生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哪一门学科,均是围绕着实践活动,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开展,较为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可以应用双元制培训模式开展教学指导活动,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一些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高校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技能提升平台。在这种教学指导模式下,学生也是员工,大学生活将会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是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策略,能够促进教育活动与职业活动的有效融合。

2. 双师型队伍建设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有着严格的准入条件,其师资构成主要有教授、兼职教师和实验室工程师。教师的个人教学指导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掌握情况等内容将会直接影响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效果,所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十分必要。“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8]。“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的构建可以引入更多的双师型人才,通过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术掌握能力,更好的指导高校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改革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淡化教师学历标准,强化高校教师职业能力素质,避免高校教育活动中“纸上谈兵”问题的长时期存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全面提升,拓展高校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综合发展

“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每个高校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永恒话题”[9]。传统的高校教学评价活动中,多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在这种教学评价体系下,学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实际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并不够理想,同时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差,实践技能水平较低,学生高校中的学习生活更类似于“混日子”,对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应用型发展模式需要改变教学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比如高校可以基于教学目标、学生课程学习需求等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各个学科的实际需求,明确考试的内容、考试的程序等,融入更多的实践性习题,并结合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的社会生产需求进行习题设计,通过开放性的试题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10]。

另外,高校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的综合成绩评价方式。比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则将学生考试的成绩、实习证明、毕业设计以及答辩等相关内容均融入到学生综合成绩检验当中。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并需要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时,需要参与中期考试,如果考试不合格则需要进行课程重修,注重阶段性的检验。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可以将学生各项实践项目的成绩、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成绩等均纳入学生总成绩中,按照适当的比例进行协调划分,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注重实践基地创设,建立校际、校企、校地合作关系

丰富的实践教学场所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对高校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需要加强对实践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按照实践与知识理论相结合的要求,模拟生产和服务中的真实技术和流程,创建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另外,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合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高校可以建立与企业紧密对接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形成特色专业集群,提升创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同时,高校可以建立企业专业人士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制度,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1]。

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学习其他大学与国外高校合作的发展模式,建立校际、校企、校地合作的关系。比如柏林经济应用技术大学与16个国家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国际认可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国内学生既可以通过学校联系有校际合作关系的学校出国学习,积极吸取每一所高校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高校教育的体系,对学生综合专业水平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举办教学、实践、就业各种活动。“在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优势研究方向的优势,立足于区域企业界技术创新的需要,有针对性地主动出击,加强与企业界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开展技术创新”[11]14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采用“双百人计划”,即:派遣100名教学科研人员赴基层和企业挂职或实践锻炼,聘任100名有经验的知名专家或行业领军人物来校兼职任教。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与咸阳市共建学前教育实验区,各师范教育专业积极在陕西省建立中小学教育教改实验区,服务地方社会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高校可以增加国外留学生招收的比例,使高校教育模式能够更加富含发展性、时代性以及全球性特点,促进高校之间的国际交流,扩大教育的影响力。高校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到国外公司实习体验、举办国际性夏令营等活动。丰富多样的国际化交流活动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活动参与的乐趣,并在相互之间合作、交流以及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满足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下,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1] 蔡妮.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应用型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为例[J]. 价值工程,2016(2):196-197.

[2] 熊梅,张大林,严忠权.转型发展视觉下地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52-55.

[3] 胡军,朱建伟.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研究——基于体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0-13.

[4] 李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92-193.

[5] 刘科元,袁自峰,王晓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转型发展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5(9):129-130.

[6] 杨永飞,赵晓珂.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3):19-22.

[7] 张千友.转型发展中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以西昌学院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6-139.

[8] 王志刚.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启迪[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160-164.

[9] 马启龙. 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探索与实践——澳洲经验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讨会综述[J]. 中国高校科技,2015(6):47-48.

[10] 王志刚.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学术编辑 赵大洲]

[责任编辑 雷润玲]

Some Though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LIMi

(DepartmentofHistoryCultureandJourney,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colleg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mode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 simple analysi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important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al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 improving the form of teaching guidance,creating dual system training mod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type” teachers,reforming the way of teaching evaluat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focusing on the creation of the practice base,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collegiate cooperation etc. It creates a good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skills for college students,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creating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conomic transition;higher education;application development model

2016-05-08;

2017-01-11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SGH16H140),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6YBKJ048)

李密,女,陕西眉县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642

A

2095-770X(2017)06-0031-04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6.008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发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