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龙本主原型探析

2017-06-27 00:14王迪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神树龙王白族

王迪

本主信仰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所谓“本主”,又被称为“本主神”,白族语里称之为“武僧”、“老谷”、“老太”等,意为“我们的主人”。在1988年至1992年的五年中,学者对大理一带的白族村寨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写成《中国各名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白族卷》一书,书中考察到的本主塑像有506尊,其中有62尊神祇封号中有“龙王”称谓。除此之外经过笔者调查,一些封号中带有“水神”、“景帝”、“河神”、“海神”等称谓的神祇也是龙属。可见在本主信仰体系中,龙本主占有很大的比重。

一、龙本主的界定

所谓的龙本主,并不单指龙神、龙王,其中还包括生前为百姓做过好事(这些事情都与“水”有关系),死后被封为本主的普通人。因此龙本主崇拜就不能简单的等同于龙神、龙王崇拜,其中还包含着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影子,是一种包含在本主信仰体系中的特殊存在方式。一方面龙本主吸取了自然宗教中将龙神、龙王作为水神,向他们祈求雨水、保护庄稼丰收的功能外,另一方面又在本主信仰体系中得到了发展,将为民除害、为民立功的普通人吸收进入龙本主的队伍中,赋予了他们镇宅、祛病、保平安的新功能。

二、龙本主原型分析

关于龙原型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认为龙的原型是鳄鱼、蜥蜴、蛇等爬行动物,有些学者则认为是雷、闪电、彩虹等气候现象。基于笔者研究,白族龙本主的原型主要有大蛇(蟒)和大树两种。

(一)大蛇(蟒)崇拜

在《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和《大理国张盛温画卷》上都记录一幅名为《西洱河神图》的画,画中有两条大蛇,头和头、尾和尾相交,用身子围成一个椭圆。椭圆的左边是一条金鱼,右邊则是一个白螺。两蛇缠绕寓意交合之意,二者交媾,才产生了洱海文明,大蛇则是白族的始祖神。

在鹤庆的白族村寨流传有这样一则神话,讲述的是:居住在四方的鱼、虫、鸟、兽之王鳌鱼、蜂、凤凰、虎与居住在中央的三头六臂母猴交媾,生出了九十九个蛋,又被它们偷走,只剩下最大的一个。从这个蛋中孵出一条蟒蛇。蟒蛇吞食四方鱼、虫、鸟、兽变成上天入地的龙神。龙神找回丢失的九十九个蛋,打开蛋壳,里面出来了鹰、虎等动物,最后出来了一男一女,神龙称他们为“弄胎柯吐”(白鱼神龙人祖)。从这则神话的描述中,我们发现龙神原先是条大蟒蛇,在吞食了其他动物后,才变为了龙神。[1]这则神话的记载同样论证了蛇作为始祖神在白族文化中是出现过的,而此后大蛇变为了龙神,直到《九隆神话》的出现,龙真正成为了白族的始祖神。此后,佛教思想的传人使得龙神成为了“水神”的代名词,而白族的龙本主也就有了水神、河神、洱海神的称谓。

(二)大树崇拜

在众多龙本主神祇中,有一个较为特殊的神祇形象。洱源县铁甲村,有一尊被称为大圣灵威德道龙王佑民大帝的本主,相传,一年村里发大水,眼看村庄就要被洪水淹没,人们呼天喊地的往山上跑,突然间发现有一个大树疙瘩堵住了决堤的坝口。村里人认为这块大树疙瘩是神灵,因此将其供奉为本主,并以龙王命名,祈求他保佑村庄、不要再发洪水了。

其实树崇拜在大理一带是很普遍的,大理每个村寨几乎都种有大青树,有的村将其视为风水树,有的视为神树,还有一些村子认为大树是神(龙)的居所,因此绝对不能砍伐,还要烧香祭祀,以图消灾祛病、保全家平安。综合比对各个村寨的神树的功能后,主要可以包括为:祛病、求子、“送鬼”、灭火、求雨、祈丰收这六类。弗雷泽研究了世界各地大量树神崇拜的事实后,提出树木是被看作有生命的精灵,它能够行云施雨,能使阳光普照;能保佑庄稼丰收;能保佑六畜兴旺,妇人多子。[2]这一结论与白族的神树功能基本是一致的,大理的很多神树被认为是龙的化身,或是有龙居住于其中,而人们祭拜树,更是祭拜龙神。

关于神树的文献记载中经常会出现有神龙的身影,例如在《大理访古记》中有关无为寺古杉树的记载,就有说“是杉(树)栽植颇久,相处南诏时,古德建寺,龙让其地。[3]”现在在无为寺仍然可以见到这棵古树,据说树皮可以治病,因此当地人经常会来挖树皮,现在树的周围都有石栏杆保护。而在祥云大波那村龙山,有两棵黄练头树,当地人称为“龙树”,村民经常到龙树下面烧香献饭,求龙树保佑旱时多降雨,涝时雨水收,无大风灾、虫灾。[4]云龙白族每年七八月秋收之前,要去祭拜一棵楠木树,相传楠木树的树洞里住着两条龙(又传为两条大蛇),人们祭拜神树即是祭拜神龙,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不下暴雨刮狂风,保佑庄稼丰收。[5]除此之外,在大理其他一些地区举行插秧会、保苗会等活动时,也会来到村前的大青树下,虔诚祭拜,供奉香火、饭菜,目的也是祈求丰收。

而人们向神树祈求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求子嗣,其主要原因在于,村中的大青树基本都生长了几十年,有的甚至是百年苍天大树,人们祭拜大青树,即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青树那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枝繁叶茂。剑川沙溪北龙村本主庙前有一棵大柳树,当地人称为“额然整”,即“杨柳树神”。每年夏历元月二十三本主会期,每家在祭拜本主时,都要来杨柳树前祭拜,主要是保佑人丁兴旺。[6]其实,这种神树能够另妇女多子的传闻,与《九隆神话》中,神龙化身“沉木”,沙壹触“沉木”而生十子情节也正相吻合。

树神能够广施雨露、保庄稼丰收;能够保佑六畜兴旺、妇女多子,而这些都是龙本主所具备的。就树崇拜和龙崇拜产生的时间看来,树崇拜的形成时间应该要稍早一些,因为龙的产生是需要一个综合想象的过程的,它的出现需要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积累,因此它不太可能会出现在最原初的祭祀体系中。那么龙本主的这些功能很有可能就来自于原始树神崇拜,而大树疙瘩本主的形象就是这种树神崇拜的遗存。

当然,白族龙本主的原型并不只有以上两种,在龙本主神话中就出现过母猪龙、蝌蚪龙等以具体生物来命名的龙形象;而在龙本主神祇中也有诸如,羊龙老爷、介嫫龙王(母鸡龙王)、骑龙(黄牛)景帝等,以羊、鸡、牛为原型的龙本主形象。但在众多的龙本主原型中,大蛇和大树崇拜是比较典型的,正是以这两个原型为基础,在漫长的发展中,不断吸收着各种文化,才形成了现在的龙本主。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故事大全·云南鹤庆卷》,第三页。

[2]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第112页。

[3]鞠孝铭编著:《大理访古记》(影印版),独立出版社,中华民国35年3月版,第62、63页。

[4]《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白族卷》第513页。

[5]同上。

[6]同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树龙王白族
10年还原青铜神树
龙王爷爷发怒了
花样云南(二)
格子龙
神树
青铜神树
白族
河里没有鱼王
动物QQ糖
初访湖北鹤峰白族聚居区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