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2017-06-28 15:57孙耀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氟桂利嗪水蛭供血

孙耀华

(河北省滦南县扒齿港镇中心卫生院,河北 唐山 063502)

脉血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孙耀华

(河北省滦南县扒齿港镇中心卫生院,河北 唐山 063502)

目的 探讨脉血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药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口服脉血康胶囊和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脉血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适宜临床应用。

脉血康胶囊;氟桂利嗪胶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呈间歇反复发作,是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血高凝状态等,导致脑干、小脑等脑组织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以眩晕为首发表现的一种病症,发作时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晕厥等。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常为脑卒中先兆,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将脉血康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近两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以眩晕为主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61岁,病程1天至5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治疗前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患者首发及主要症状以眩晕为主,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球震颤等症状;②临床症状呈反复发作性;③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④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⑤排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耳原性眩晕、癫痫和既往有精神病史;⑥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辨证属气滞血瘀型。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①口服脉血康胶囊(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70056,每粒含主要成分水蛭0.25 g)4粒,3次/日。②氟桂利嗪胶囊(潍坊中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860)10 mg,每晚一次口服。

1.3.2 对照组

予氟桂利嗪胶囊10 mg,每晚一次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天一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结合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确定疗效。经治疗1个疗程后,眩晕、恶心、呕吐等症消失为治愈;眩晕发作次数、时间、程度明显减少减轻为显效;眩晕发作次数、时间、程度减少减轻为有效;经治疗2个疗程,头晕等症无明显改善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以眩晕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精不足,髓海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失宁[2]。眩晕反复发作,久病入络形成瘀血,或气虚血停,痰瘀阻络,阻碍清阳上升发为眩晕。脉血康胶囊主要成分为水蛭。水蛭苦咸性平,功擅破瘀血,祛蓄血,具有破血逐瘀,通脉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眩晕。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硬化和颈椎病是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两大病理基础[2]。椎动脉受到牵拉或受压,致使椎-基底动脉血流灌注不足,循环障碍导致眩晕,适宜采用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抗凝、降血黏等综合治疗措施,提高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改善脑细胞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水蛭主要含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等,具有防止血液凝固、抗血小板聚集、溶解凝血酶所致血栓、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4],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5]。临床观察显示脉血康胶囊能明显的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脂代谢、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氟桂利嗪胶囊为选择性钙拮抗剂,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脑血管痉挛、血小板凝聚及血液粘滞度增高等作用。脉血康胶囊与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应用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等症。

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应用脉血康胶囊与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23.

[2] 杨俊明,孙永柱,陈文弦,等.100例老年眩晕的病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15(5):270-272.

[3]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274.

[4] 李希新.当代中药临床应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4,490-530.

[5] 颜 洋,汪应瑞.脉血康胶囊对78例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0):48-50.

[6] 白静丽.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5):561-562.

本文编辑:吴 卫

R543.5

B

ISSN.2095-8242.2017.020.3898.02

猜你喜欢
氟桂利嗪水蛭供血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辣语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