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点平行移动看 “V+宾语+了”结构的时体特征

2017-06-28 12:47罗香锋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歧义视点宾语

罗香锋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036)

[语言文字研究]

从视点平行移动看 “V+宾语+了”结构的时体特征

罗香锋

(辽宁大学 文学院,沈阳 110036)

文章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比较“V+宾语+了”、“V+了+宾语”、“V+了1+宾语+了2”三个结构的时体特征,并着重从视点平行移动的视角来探讨“V+宾语+了”的时体特征及其产生时体歧义的原因。

“V+宾语+了”;时体特征;语法

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世界与人类的认知世界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1]143换言之,语言世界与人类的认知世界是一一对应的,语言结构的意义必然能够找到认知上的理据,反过来,认知理据也可以用来解释语言结构的语法意义。需要强调的是,时间词语、数量短语、程度副词等修饰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了”结构的时体特征,如:“天开始下雨了/昨天下雨了”,“下雨了”时体特征并不明确,但是加了“开始”和“昨天”两个词后时体特征就变得十分明显,前者是现在时,后者是过去时,而“下雨了”既可以表示雨刚刚开始下,也可以表示雨下过了,本文着重对 “V+宾语+了”、“V+了+宾语”、“V+了1+宾语+了2”三种结构进行探讨,分析中不涉及语境与修饰语对“了”时体特征的影响。

一、“了”的分布情况及其时体特征

“了”的分布位置主要是句中和句尾,还可以同时出现在句中句尾。句尾结构为“V+宾语+了”,句中结构为“V+了+宾语”,同时出现的是“V+了1+宾语+了2”结构,三种结构中“了”都具有过去时的时体特征,而第一种结构除了表示过去时外,同时还表示现在时,于是句尾结构的“了”产生了时体歧义。下面分别对这三个结构详细地进行分析说明,从而理解“了”的时体特征。

(一)“V+宾语+了”

这一结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有且仅有一个“了”置于宾语之后。这种情况下“了”就具备现在时和过去时两种时体特征,如果没有修饰词的限制,句子的时体就会产生歧义。具体看以下两个例子:

⑴外面下雨了。

⑵他去北京了。

在没有修饰词和语境的情况下,例句中的“了”都具有两种时体特征。例⑴中“下雨了”可以表示现在时“外面正在下雨”;也可能表示过去时“外面下过雨,所以路面湿了”。例⑵也一样,“他去北京了”很难说明他是在去北京的路上,还是已经到达北京了。

(二)“V+了+宾语”

“V+了+宾语”结构的句子中,“了”的时体特征只有过去时。如:

(3)他说了假话。

(4)他画了一幅图。

“了”位于动词之后、宾语之前,句子的时体特征表现为过去时。例(3)中“说了”就是指已经说过了;同理,例(4)中“画了”是已经画过了。两者都只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而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者还没有开始。

(三)“V+了1+宾语+了2”

这一结构中有两个“了”,很多学者对“了1”、“了2”的语法意义及其使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如金立鑫、李铁根、刘勋宁等。然而对“了1”、“了2”的认识和实际操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了1”、“了2”都是句子时体特征的体现,如:

(5)他吃了晚饭了。

(6)他去了学校了。

其中动词既可以是一般动词,如例 (5)中的“吃”,也可以是位移动词,如例(6)中的“去”。在这一结构中,“了”的时体特征总体表现为过去时,即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了1”和“了2”是研究角度上的区分,事实上,对于汉语教学来说,可以不必做这样的区分,因为对学生来说,要学会使用的就是“了”,区分“了1”与“了2”反而会增加记忆和区分的负担。[2]笔者十分同意此观点,因此本文不再区分“了1”与“了2”,而是整体观察其时体特征。

二、视点平行移动与“V+宾语+了”时体特征的形成机制

(一)时体结构的两种视点

语言结构的语法意义除了受本身规则的限制外,还受到人类认知即观察者的观察视点的影响。所谓视点,指的就是观察者对事件进行观察的角度。时体结构包括两种视点:外部视点和内部视点。顾名思义,观察者从外部来观察事件就是“外部视点”,从内部观察事件就是“内部视点”。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观察事件所采用的视点不同,必然会导致语言结构的不同。许多学者认为,“了”的时体特征体现了“外部视点”。笔者认为,单从“外部视点”观察“了”的时体特征不能全面透析“了”的时体特征。因此,以“外部视点”为主、“内部视点”为辅来研究“V+宾语+了”“V+了+宾语”“V+了1+宾语+了2”结构时体特征的形成机制。

(二)从视点平行移动角度看“了”的时体特征

从时间结构而言,任何行为动作在起始点和终结点之间都有一个续段,当观察者将视点置于动作行为的内部,对续段进行观察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视点固定,即动作行为沿时间轴展开,穿过观察者的视点;一种是视点不固定,视点随动作行为的展开而同步平行移动。而视点平行移动属于后一种方式。下面将参照例句分别对 “V+宾语+了”“V+了+宾语”“V+了1+宾语+了2”三个结构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后者产生时体歧义的原因。

1.从视点平行移动看“V+宾语”

了解“V+宾语+了”结构的时体特征,首先分析其原始结构的特点,即“V+宾语”结构。下面图示中,没有封闭的圆圈表示动作行为的一个续断,实线箭头表示事件发展的顺序,虚线箭头表示人的视点。图1表示单纯的“V+宾语”结构,没有封闭的括号表示事件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起始点、终结点。如:“他打人”中“打”这一动作并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但是在某一个续段上,它是持续的,如图。

图1

2.从视点平行移动看“V+宾语+了”

图2表示“V+宾语+了”结构,“了”置于“V+宾语”之后,在事件发展的末梢阻断了视点的移动,使句子得到了时体的限制。因为“了”阻碍了视点的平行移动,但视点受到阻碍后仍然向前继续推移,这样就造成现在时与过去时两部分共存。如:“他打人了”中,“了”出现在动作行为的末梢,而“了”既可以放置在动作行为“打”之后,也可以放在句子宾语“人”之后。这样,句子就同时具有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时体特征。

图2

3.从视点平行移动看“V+了+宾语”

图3是“V+了+宾语”结构的示意图,“了”置于动词之后,例如“吃了饭”,其实“吃了”就可以说明事件。视点在“了”处就阻断了,所以“了”的时体特征为过去时。

图3

4.从视点平行移动看 “V+了1+宾语+了2”

图4是 “V+了1+宾语+了2”结构的示意图,由于 “了2”的出现,事件在受到 “了1”阻碍后,本来视点就可以终结,但是由于 “了2”的出现使得视点继续向前推进并在 “了2”处阻断,句子的时体特征表现为过去式,并且两次阻隔后就过去时更加强烈了。

图4

(三)从视点平行移动角度看 “了”时体特征的形成机制

1.“V+了+宾语”与 “V+宾语+了”

“V+了+宾语”与 “V+宾语+了”动词后都有 “了”,只不过前者 “了”紧跟在动词后,后者“了”在 “V+宾语”之后, “了”使整个句子的时体特征更加具象。如:

(7)他打了人。

(8)他打人了。

“他打了人”中 “了”明确表示过去时,没有歧义。同样 “他打人了”就存在歧义,既可以表示过去时,也可以表示现在时。从内部视点看, “他打人”这句话本身既没有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始点,也没有视点的终结点,即事件的起始点和终结点是模糊的,无法确定其时体特征。 “他打了人”和“他打人了”两个结构有时体特征,说明 “了”字本身具有表时体特征的语法作用。 “他打了人”中“了”阻断了事件的进行,即阻断了 “打”这一动作的进行,从而使 “打”这一动作结束,表示过去时。而 “他打人了”这一结构中, “了”置于 “打人”后面,是对 “打人”这一情况的时体进行说明,而 “打人”这一动作的起始点和终结点是模糊的,如果视点置于这一事件的起始点, “了”是现在时,如果置于终结点,那么 “了”是过去时。可以参照图2和图3。

2.“V+了1+宾语+了2”与 “V+了+宾语”

这两个结构中 “了”的时体特征都表现为过去时。之所以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是为了在相近比较中突出 “了”的时体特征,如:

(9)他买了布。

(10)他买了布了。

如前所述, “他买布”自身的时体特征是极其模糊的。例 (10)中 “了1”在 “他买布”这一事件发展中,视点平行移动却在 “买”这一动作后便由 “了1”进行了第一次阻隔,随后视点与事件继续向前发展,然而又受到了 “了2”的阻隔。从视点平行移动的角度看,例 (10)比例 (9)表示的过去时更加强烈,就是由于例 (10)受到 “了”两次阻隔,而例 (9)只受到一次阻隔。 “V+了1+宾语+了2”与 “V+了+宾语”相比较,受到 “了1”和 “了2”两次阻隔,所以表示更强的过去时 (如图3和图5所示)。

3.“V+了1+宾语+了2”与 “V+宾语+了”

笔者认为, “V+了1+宾语+了2”中 “了2”是对 “V+了1+宾语”这一结构的强调,从而使其过去时更加突出。不同的是,前者 “了”的时体特征是单一、明确的,而后者的 “了”存在时体歧义。很多学者从语法的角度把这种差异归咎于“了”的语法作用不同。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以下面两个句子为例进行说明。

(11)他看书了。

(12)他看了书了。

基于以上的叙述, “他看书”从内部视点看既没有起始点,也没有终结点,时体特征也不明显。在宾语后加 “了”如例 (11), “了”置于“看书”后面,是对 “看书”这一情况的时体说明,而 “看书”这一动作的起始点和终结点是模糊的,如果视点置于这一事件的起始点, “了”表示现在时,如果置于终结点,那么 “了”表示过去时。例 (12)中 “他看了书了”是 “了1”对“他看书了”这一事件发展的又一个阻隔,在“看”后面进行阻隔,使得 “看”这一动作行为成为视点的过去,时体特征表现为过去时,也消除了 “他看书了”的时体歧义 (如图2和图4所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 “V+了+宾语”、 “V+宾语+了”还是 “V+了+宾语”结构,都证明 “了”具有时制作用。 “了”与动词靠的越近,所体现的过去时时体特征就愈加明显。从视点平行移动角度来看, “了”使事件发展进程中的不同位置受到阻隔。下面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13)他家盖房子/他家盖房子了/他家盖了房子/他家盖了房子了

(14)他去学校/他去学校了/他去了学校/他去了学校了

(15)他吃饭/他吃饭了/他吃了饭/他吃了饭了

以上例句中不加 “了”结构的时体是模糊的,可以是过去、现在也可以是持续的…… “他吃饭”可能是过去吃饭,可能是现在正在吃饭,也可能是某段时间内一直在吃着饭。 “他去学校”也许是在去上学的路上,也许正在上课,也许只是回答一般性的问题 “他去哪儿了?”在 “V+宾语+了”结构下时体特征是歧义的,既可以表示现在时,也可以是过去时;另外两个结构是单纯地表示过去时。从视点平行移动的角度看, “了”的时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过去时。

[1]张旺熹.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43.

[2]王媛.“了”的使用机制及教学策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17-21.

[3]金立鑫.“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38-48.

[4]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李铁根.“了”、“着”、“过”与汉语时制的表达[J].语言研究,2002(3):1-13.

On the Tem poralCharacteristicsof"V+Object+"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of ParallelM ovements

LUO Xiang-feng

(College of LiberalArt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Combin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analyzesand comparesthe temporalcharacteristicsof the three structuresof" V+object+","V++object",and"V+1+object+2",and focuseson the perspective ofparallelmovement from the view point to explore the"V+object+"of the characteristicsof the time and the tim ing of the resulting ambiguity.

"V+object+";temporal feature;grammar

H 136

A

1671-1084(2017)02-0075-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2.017

2016-10-15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113);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6lslktziwx-15)

罗香锋,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歧义视点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eUCP条款歧义剖析
宾语从句及练习
English Jokes: Homonyms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基于关联理论的歧义消除研究
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
寻找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