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2017-06-29 12:00李春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激活剂酶原纤溶

李春生

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信阳 464000

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李春生

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信阳 46400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01—2016-04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观察组给予0.60~0.7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对照组给予0.80~0.90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60%(35/37),对照组97.22%(35/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脑出血、其他出血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但小剂量给药治疗复发率和病死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不同剂量;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1]。急性脑梗死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组织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的一种现象,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给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和痛苦。有关研究[2]指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探究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发病至入院时间<4.5 h;无溶栓治疗禁忌证;知晓本研究,并自愿加入。(2)排除标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3分者;CT扫描发现颅内存在出血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椎基底动脉系统及腔隙性梗死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脑部肿瘤者;高血压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01—2016-04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49~78(65.98±3.48)岁;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50~77(65.21±3.68)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观察组:给予0.60~0.7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注射用阿替普酶),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S20150001)治疗,10%的剂量静滴,时间>1 min,90%的剂量与250 mL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870001)混合摇匀后静滴,时间控制在1 h。溶栓24 h后口服100 mg阿司匹林(山西兰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80),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100 U的纤溶酶(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138),从第2天起,将200 U的纤溶酶与500 mL生理盐水混合摇匀后静滴。对照组:给予0.80~0.90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使用给药方法同观察组。2组患者均治疗7 d。

1.4 疗效评定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标准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优秀:NIHSS评分降低>90%;良好:NIHSS评分降低60%~90%;有效:NIHSS评分降低30%~59%;无效:NIHSS评分降低<30%,甚至增加。总有效=优秀+良好+有效。

1.5 观察指标 (1)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CT检查,记录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脑出血(ICH)、其他出血症状情况。(2)采用QOL(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评价标准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四个指标,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治疗后对2组随访6个月,统计2组复发情况和病死率。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4.60%(35/37),对照组97.22%(35/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脑出血、其他出血症状对比 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脑出血、其他出血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表2 2组症状性颅内出血、脑出血、其他出血 症状对比 [n(%)]

2.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2.4 2组复发率和病死率对比 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5.41%(2/37),死亡2例,病死率5.41%(2/37)。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27.78%(10/36),死亡8例,病死率22.22%(8/36),观察组复发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常用方法之一,其适应证和安全性是医学界一直关注的首要问题[4]。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推荐的一种静脉溶栓药物,北美及欧洲国家推荐的使用剂量为0.9 mg/kg,但有关学者[5]指出,低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应用于亚洲人群安全性更高。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若在发病后24 h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可使缺血脑组织重新得到血液供应,使缺血脑细胞得到挽救[6]。本研究给予2组患者不同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结果显示,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性颅内出血、脑出血、其他出血症状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有效缓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提高其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原因发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其可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原选择性结合,形成一种对纤维酶原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复合物,可使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及时恢复脑血流量,挽救缺血半暗带中的缺血脑细胞,保护神经元,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目的[7]。观察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剂量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能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石磊等[8]在“探究不同剂量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中显示,小剂量组的病死率为5.00%,大剂量组为17.50%,与本研究部分结果一致。另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间窗较短,应在发病后6 h内进行治疗,同时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确定无溶栓相关禁忌证后才可给予溶栓治疗。

综上所述,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但小剂量给药治疗复发率和病死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1] 杨建道,胡丽燕,宋彦彦,等.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4,9(11):905-910.

[2] 张国昌.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8):27-28.

[3] 赵惠荣,元小冬,郭晶,等.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1):5-6.

[4] 罗小春,龚文健,李敏辉.不同时间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5):763-765.

[5] 杨江胜,朱祖福,张剑宇,等.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2):88-90.

[6] 孙旭红,Paul Trouillas,Michel Bertiller,等.不同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后凝血指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6):710-713.

[7] 玄丽慧,张娴娴,易琼,等.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 093-1 095.

[8] 石磊,富克非.探究不同剂量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10):102-104.

(收稿2016-09-20)

R743.33

B

1673-5110(2017)05-0108-03

猜你喜欢
激活剂酶原纤溶
不同孕期孕妇蛋白C、蛋白S、纤溶酶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地鳖纤溶蛋白口服时间/pH依赖结肠靶向微囊的开发及评价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秦皮甙对幼鼠肺炎链球菌肺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及意义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后继发纤溶亢进1例并文献复习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固体激活剂GJ-1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