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茄子品种栽培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2017-06-30 08:24李大忠张前荣雷文华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友黄萎病单果

李大忠+张前荣+雷文华

导读:福建省为紫红长茄生产与消费的主要省份之一,当前茄子栽培新增高山夏季及大棚越冬2种方式。结合福建茄子生产易受台风暴雨侵袭及绵疫病、黄萎病、茄螟为害等,提出针对性措施,并推荐了玫茄1号、闽茄3号、长丰3号等优良品种。

茄子是我国茄果类蔬菜栽培主要种类之一,北方以圆茄为主,南方以长茄为主。福建省是紫红长茄生产与消费的主要省份之一,年种植面积(含复种)23 345 hm2左右,主要栽培季节为春、秋两季。

福建省茄子栽培品种以紫红长茄为主,用作南菜北调的种植少量的紫黑长茄。20世纪90年代以前紫红长茄主要种植罗源长茄、杭州红茄、闽茄1号[1];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主要栽培金山长茄[2]、玫茄1号[3]、闽茄2号[4]、闽茄3号[5]、屏东长茄、农友704长茄[6];近几年主要栽培玫茄1号、福茄6号、长丰3号、闽茄5号[7]。紫黑长茄主要为鄂茄系列品种。

1 福建省茄子栽培模式

福建省茄子主要有10月播种的越冬育苗栽培和7月播种的秋季栽培。随着夏季高山蔬菜和冬季大棚蔬菜的发展,近几年新增高山夏季栽培和冬季大棚越冬栽培,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1 高山夏季茄子栽培

海拔500 m以上的高山,一般于清明(4月4日左右)前后用营养袋(或育苗盘)育苗,5月初定植,7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加强管理可以采收到10月底,采收期长,产量高[8]。

7~8月低海拔地区处于高温季节,春茄已经采收完毕,秋茄尚未开花。而高山夏季气候凉爽,茄子商品性好,质优价高。据统计,产量可达5 000 kg/667 m2,田间收购均价约4元/kg,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

1.2 大棚茄子越冬栽培

闽南地区可于9月初采用营养钵或营养盘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于塑料大棚内,元旦前后采收上市,比露地茄子可提早2个月上市,每667 m2可增加收益3 000~5 000元。

2 福建省茄子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2.1 台风暴雨

茄子植株通常高80~120 cm,也有高达150 cm 或者更高的品种,台风暴雨易引起枝叶折断、病害蔓延。福建省台风暴雨一般发生在7~9月,对秋季茄子种植影响较大。

防治办法:台风暴雨来临前可在植株旁插1根长1 m左右的竹竿,用塑料绳绑住主茎加固;台风暴雨过后及时扶起倒伏植株,清除枝叶上的泥沙,喷洒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追施肥料,增加植株营养,使其尽快恢复生长。

2.2 绵疫病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越冬栽培茄子采收时雨水多、湿度大、气温高,高温高湿易导致绵疫病发生。

防治办法:及时清除病果,带出田间集中掩埋,减少病源;摘除植株下部老叶,增强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选用72%杜邦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00倍液等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9]。

2.3 黄萎病

黄萎病是为害茄子的重要病害,症状多在坐果后由下而上发展。初期叶边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还能恢复,几天后不再恢复,叶边上卷变褐、脱落,植株逐渐枯死,叶片脱落呈光秆。剖开病株茎秆,维管束变成褐色;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呈现半边黄。

防治办法:发病初期喷洒12.5%治萎灵(有效成分为多菌灵+水杨酸)水剂300倍液、60%百泰(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8%噁霜·菌酯8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5 L;用抗黄萎病的野生茄作砧木,采用嫁接育苗栽培[10]。

2.4 茄螟

通常从嫩枝分杈处钻入啃食,导致分枝断裂下垂。防治办法:发现被害嫩枝及时剪除,带出田间集中处理,茄子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药剂防治可选用:0.36%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15%杜邦安打(茚虫威)悬浮剂4 000倍液、5%锐劲特(氟虫腈)悬浮剂1 000倍液、20%绿得福(阿维·杀单)微乳剂 1 500倍液、2.5%功夫(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4 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洒植株上部。

3 潜力品种推荐

3.1 玫茄1号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优良品种开发公司选育。生长势强,中早熟,株高64 cm,株幅81 cm。茎秆紫绿色,叶片绿色带紫晕。花淡紫色。果实长条形,尾尖稍弯,长约32 cm、粗约4 cm,单果质量175 g,果皮薄,鲜紫红色,有光泽,果肉乳白色,松软细嫩,籽少,耐老。早期产量高,耐热,在夏季采收后期高温条件下結果性强,商品性好,在闽南无霜地区可周年栽培。

3.2 闽茄3号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早熟,株高约82 cm,株幅约70 cm,始花着生于第10节左右;叶长卵形、绿色,叶缘为波浪状;果实长条形,果长25 cm、粗4.5 cm,单果质量约160 g。果皮深紫红,肉白色。

3.3 长丰3号

从广东引进的紫长茄品种,中晚熟,生长旺盛,植株紧凑,适宜密植,适应性广。果实长条形,盛收期果长33 cm、粗4.7 cm,平均单果质量275 g。果皮深紫红色,光滑亮丽,果肉白色,肉质细嫩。高温不易变色。较抗青枯病和褐纹病,667 m2产量可达5 000 kg以上。

3.4 福茄6号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生长势强,植株直立,适于密植。株高78 cm,株幅67 cm,茎绿紫色,叶紫绿色,叶缘浅裂刻。始花着生于第9~10节,果长条形,尾钝,果皮鲜紫红色,果面光滑,果肉白色。果长33 cm、粗3.3 cm,单果质量140 g。田间表现为抗病、抗逆性较强。

3.5 农友长茄

从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引进的紫长茄品种。植株直立,适于密植。株高约130 cm,茎秆绿紫色,附着白色茸毛。叶绿色,叶脉紫色,叶边缘呈波浪状浅缺刻。始花着生于第9~10节,花紫红色,单花或多花序。果形呈长棒状,尾钝,皮紫红色,内乳白色。果长37.5 cm,果径4.3 cm,单果质量250 g。较抗黄萎病。

3.6 闽茄5号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中晚熟,生长势强。株高108 cm,株幅86 cm。始花着生于第10~11节。果形直条状,皮深紫红色,肉白色。果长35 cm、粗3.5 cm,平均单果质量165 g,667 m2产量4 000 kg左右。与农友长茄比较,抗黄萎病能力强。

参考文献

[1] 黄碧琦,黄飞鹏,黄宗文,等.友谊1号与闽茄l号品种比较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1998(2):24-29.

[2] 黄碧琦.茄子新品种金山长茄的选育[J].中国蔬菜,1998(4):22-24.

[3] 温庆放,吴宇芬,郑国璋.优质高产茄子新品种玫茄1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00(3):35-39.

[4] 陈继兵,陈文辉.茄子新品种闽茄2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5(1):28-29.

[5] 陈继兵,林峰.茄子新品种闽茄3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0(6):17-18.

[6] 叶庆成.台湾农友长茄704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0(19):11-12.

[7] 陈继兵,林峰,林文.茄子新品种闽茄5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12(24):99-100.

[8] 施桂青.高山茄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5(3):30-32.

[9] 薛德乾.早茬茄子绵疫病大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J].当代蔬菜,2006(4):40-41.

[10] 张久勇,廖劲萍,罗宏妹.茄子嫁接苗繁育及保护地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7):60-62.

猜你喜欢
农友黄萎病单果
作客农友家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三个李子品种叶片差异及与单果重相关性分析
党旗颂
适合在南方种植的鲜食枣品种
台湾农友704紫长茄中高海拔露地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药效试验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