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高效方式

2017-06-30 22:45马玉琢
锋绘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效性解读文本

马玉琢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深厚的诗教传统。但是现今功利化学习,使孩子诗词阅读能力越来越弱,以致于有了“诗歌阅读恐惧症”。而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举步维艰的现状迫使我们这些从事一线教学任务的语文教育者不得不冷静地客观地审视、分析造成这一窘境的主客观因素,并催促我们研究和探寻中学古典诗词最有效和最优化的阅读方式。基于此,从阅读实践的角度探究教学中诗歌阅读的高效性、实效性的方法,借助诗歌标题的暗示性,对作者及其生活时代的了解,以及文化积淀下“象”,提高诗歌阅读的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象;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11(2017)03-0017-01

诗歌阅读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说其是难点,是因为教师“照本宣科”,拿着答案或是鉴赏辞典上的鉴赏文章来解读,如果离开这个“拐棍”便会不知所以然;说其是难点,是因为学生对其有天生的惧怕感,平时做题绕着“走”,考试时胡乱的应付一气,至于能否得分,那全都是评卷老师的事。说其是重点,从短期效应来说,诗歌阅读关乎着高考得分;从长远来讲,诗歌的阅读和积累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进而影响到民族的发展。据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些许解读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阅读一首诗,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诗歌的标题,诗歌的标题能够为我们提供诸多的信息。对诗歌标题的解读,关系着能否准确的对诗歌进行定位,能否迅速的抓住解读诗歌的必要信息。例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中,我们会发现诗人是去拜访对象是牟存叟,拜访对象的身份是隐士,而要到达的地点是南漪,活动是访和钓。由此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把握整首诗的事件走向,有利于我们读懂诗歌。再如宋杨万里的《喜雨》、唐杜甫的《春夜喜雨》,透过这些标题中的“喜”,我们就能够轻松地把握住诗人的情感倾向。再如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张籍《酬朱余庆》“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如果隐去诗歌的题目,在朱诗中我们看到的就是新媳妇在见公婆前的准备和紧张状态;而在张诗中,呈现的也是对新媳妇“越女”的一种赞美和鼓励,除此无他。但是恰恰是这两首诗的题目对我们的阅读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近试”交待了写这首诗的时间背景,“上”即呈献,“张水部”即张籍,“水部”为官职;如此来看我们就明晓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用来试探主考官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态度的,而非停留于字面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面对诗歌文本,接下来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作者。对于作者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生活的时代、诗人的主体风格流派、以及我们素常积累的诗人趣闻轶事都会对理解阅读古典诗词起到提纲挈领性的影响。我们只简单地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为例,“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我们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咏的是三国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之事,那么诗人现实的落点又是什么呢?此时如果不了解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就很难明白这首诗的主旨。刘禹锡是中唐诗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诗人绝不是为了写古而写古。在这首诗中,诗人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东吴统治者。诗人好像是在客观的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藩镇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他的诗确实是有所指的。

阅读古典诗词还不能忽略相应的注释信息。诗词中的序言和注释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去理解诗词的主旨。如我们熟悉的《琵琶行(并序)》《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并序,能使我们清晰地了解诗词的目的所在。再如2011年全国课标卷中的《春日秦国怀古》在文本后有对作者的注释,内容是“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人。”平时我们并不关注注释中的生卒年,但在这个注释中,生卒年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是解读整首诗以及答题时的钥匙。唐朝的起止是618年——907年,那么878为晚唐时期,从中我们可以窥测:诗人生活的时代大约应该在晚唐的中后期,那么诗人的怀古情怀可见一斑——借眼前破败之春景而怀想强盛的秦国进而感伤晚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艺术,诗歌在抒发情感,表达志向。告诉人们道理时,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含蓄的、间接的、蕴藉的,是通过意象来传达的。所以我认为:阅读赏析诗歌,关键是要抓住诗歌中所呈现的意象,应该从“象”人手,赏出“意”来。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象”就是作者在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物象。“意象”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

那么,究竟怎样从“象”入手,才能赏出“意”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步人手:

第一步是找出诗歌的“象”,看诗人为了抒情,选取了哪些具体的物象?

诗人往往用生动的“象”,来创造特定的情境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诗人往往会相应地选择一些能够凸显主观情感的词语,如凄风、苦雨、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或使用艳阳、丽日、春苗、绿柳、等暖色调的词语。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詩人李白就选用了“杨花”“子规”“明月”等物象。再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象”:“枯藤”“老树”“昏鸦”“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可见这些“象”虽不露丝毫情意,而实字字关情。

第二步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借助合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去体会这些物象有哪些特征?

就拿唐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其三)》为例,“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欢快的晚归图。江风习习、夕阳西下时刻,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迷人的景色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一同回家,那江面上的浆声、水声、欢呼声、嬉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了欢快的晚归曲。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却能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赋予我们丰富的审美享受。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杨花是漂泊不定的,“杨花落尽”不止“漫天作雪飞”,或“随波应到海,沾雨或依尘”,或“雨过浑疑尽,风来特地狂”,而应说已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这景象在古人看来是极悲惨的。子规即杜鹃鸟,传说古蜀帝杜宇魂魄化为杜鹃。子规的啼叫是哀婉的。“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魂”,白居易也说“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了解了这些物象的特征,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诗歌中所寄托的情感思想。

第三步是读者根据诗人在诗中描绘物象的那些词语及这些物象的具体特征,去揣摩体味诗人在物象中所寄托的情感、志向和道理。

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诗人正是通过意象杨花的漂泊不定;子规啼叫的哀婉,写出了那种人生的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总之,鉴赏诗歌,只要我们抓住意象这一关键,就等于拿到了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而只要拿到了这把钥匙,多方面全方位地加以考虑,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诗歌的主旨和诗人的言外之意,鉴赏诗歌的能力是就会得到很大提高的。

猜你喜欢
高效性解读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