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

2017-06-30 13:12李静
锋绘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区域游戏幼儿园

李静

摘要:生态式幼儿园区域属于幼儿自主活动,教师应当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关注幼儿学习过程,根据幼儿的个体需求进行有效的指导措施。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区域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作用,其遵循幼儿一生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终身教育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首先分析了生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探讨了.区域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并就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游戏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教育;幼儿园;区域游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11(2017)03-0030-02

0引言

对于3-6岁幼儿园儿童的教育,应当实施低结构性、非正式的活动,其对幼儿健康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主张区域活动与幼儿园其他各活动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它体现了纲要精神,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们所喜欢,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有效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培养自我选择。当前较多幼儿园在区域游戏中认识该优点,但在实际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分析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生态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区域游戏进行探讨。

1生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

区域游戏不仅是一种环境、场所,还可以说是一个舞台。要想在这个舞台上演的精彩,导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它。因此,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实施,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课程模式,不同的课程模式取得的效果存在差异。教育者的儿童观与教育理念不同,他们对区域游戏的理解与使用也就不同。

生态式幼儿区域游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其在幼儿园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式区域游戏中,各区域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生态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基本定位。

2区域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游戏是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知识、获得快乐,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区域游戏,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及创造力能有效激发,在这个过程中,还能提升幼儿之间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幼儿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1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

在剪纸活动中,幼儿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可锻炼幼儿握笔,学会如何运用剪刀;在玩球活动中,对培养幼儿运球、投球、接球等的技能得到提升;在区域游戏过家家活动中,幼儿学充当了不同的人物角色,体验了不同的人生。

2.2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的骨骼肌肉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幼儿的神经系统兴奋处于抑制的状态,要想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应当让幼儿多参与一些课外活动。运动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通过区域游戏活动,能够使幼儿的肌肉的控制、身体的平衡得到良好的培养。比如,教师通过开展剪纸、绘画、演奏、跳绳等区域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选择区域游戏的内容,对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2.3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不仅能学习到知识,而且还能让幼儿获得快乐,同时,区域游戏还能够促进幼儿心理发展,而幼儿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品种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另外,区域游戏还对促进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得到良好的激发,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3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游戏策略

3.1关注幼儿学习过程,把握介入时机,选用适宜的指导方法

区域游戏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领导者等多个角色,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并充分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与支持,适度的支持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相关的教育经验可知,幼儿需要时却没有获得,将会使幼儿受到打击,从而导致幼儿逐渐降低探索的兴趣。反之,没有原则过多支持,也会导致幼儿产生较大的依赖感,使幼儿的自主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在幼儿区域游戏中,应当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了解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区分出这些问题幼儿能否自主解决,是否应当帮助幼儿解决,以此使教师能及时的把握介入时机,适当的开导幼儿,以此使幼儿自主解决问题,顺利越过困难,最终继续探索前行。

比如,在区域游戏中玩磁铁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小不一的磁铁,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磁铁的属性;之后教师应考虑如何在投放的材料中设置一些解决问题的因素,使幼儿进一步探索出磁铁的属性。比如,让幼儿任意选择筷子、镊子、磁铁、调羹,取出一盘赤豆中的大头针,为探索磁铁奠定基础。

3.2学会观察,根据幼儿个体的差异相应的指导策略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来选择内容,没有根据幼儿的需求来选择,这就导致活动的开展无法满足幼儿发展的要求,无法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应当了解儿童的发展特征及其需要,这样才能为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提供保障。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应保持细心、耐心,不要过分打扰幼儿,与幼儿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其中细心主要体现在注意有意义的行为表现,耐心是花费较多的时间关注幼儿的表现行为,以此获得有价值的资。

每个幼儿的个性有着一定的差异,任何游戏活动,都是一个行为动作的趋向,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因此,幼儿在完成任务时,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

观察是教育的先导,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与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此才能提升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3积极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与努力

区域游戏的目的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中,应积极支持幼儿任何自主活动的愿望,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奖励。比如,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好的画,每一幅画代表着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绘画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积极主持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与努力,能够使幼儿感受到自己被认可,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善于利用幼儿同伴相互学习的教育资源

在幼儿区域游戏中,幼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着较多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交流与互动对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有着很大帮助,对幼儿的自我成长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幼儿之间的交流是相互平等、且毫无约束的,幼儿在这个过错中保持着自己的一份独立,且幼儿之间的交流都是通俗易懂,是彼此之间都能理解的语言,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所达到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指导所难以实现的。它不仅能支持幼儿区域游戏的开展,还对幼儿的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当创造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

3.5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实现教学与发展的最佳效益

生态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应随着实际的需要而作出改变。同时,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与家庭等之间构建良好的动态关系,以此促进区域内容在动态变化中更加深入。

4结語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社会对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作为幼儿教师,其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包括教育者、引导者、组织者等,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期间,应建立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区域游戏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语言艺术化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试论科技价值观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