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要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6-30 16:09黄良知余姗姗
锋绘 2017年1期
关键词:要素分析和谐校园

黄良知 余姗姗

摘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大学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当前形势下,对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为了更好的构建大学和谐校园,选取了构建和谐校园的12个主要要素,通过DEMATEL方法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和谐校园;要素分析;DEMATEL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511(2017)03-0032-02

1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要素

大学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校园内的各种要素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校园内的人、事、物、景、情五个方面要素出发,探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主要要素和建议对策。本文首先开展了详实的文献检索,参阅了诸多有关和谐校园的文献资料,并调研了一些教育专家,从人、事、物、景、情五个方面出发初步归纳出21个构建和谐校园的要素,见表1。

2基于DEMATEL方法的和谐校园研究

DEMATEL法是一种运用图论与矩阵工具进行系统要素分析的方法,由Gabus和Fontela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该方法对处理复杂的要素问题十分有效。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运用DEMATEL方法能直观地了解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划分层次提供参考。

2.1构建和谐校园主要要素的选择

本文首先为和谐校园构建要素设计调查问卷,采取打分制:1为完全没有影响,5为影响巨大,从1到5表示要素间的相互影响逐渐递增。问卷发放对象为广西大学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将各学院或职能机构设定为一单位,问卷数量按照每单位人口总数的10%发放。共发放3500份,收回3256份,问卷回收率93%,回收问卷的有效率98.5%。计算出各要素的平均的分后,去掉低于3分的,将剩下的12个要素作为和谐校园的主要构建要素,见表2。

2.2和谐校园构建要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

为了定量化的分析和谐校园的构成要素,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对主要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打分。其中,1为完全没有影响,5为影响巨大,从1到5表示要素间的相互影响逐渐递增。根据最终的结果,我们得出主要构成要素间的直接影响矩阵s。其中,Ssisj表示要素Si对要素Sj的影响程度。将S的各行求和,设行和最大值为Smax,令G=S/Smax,和谐谐校园构建要素间的综合影响矩阵为T。T=G+G2+…+Gn,当n充分大时,可用G(I-G)-1近似计算T,其中I为单位阵。其中,tsisj表示要素s;对要素s。的直接影响程度,具体结果见表3。

2.3计算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

矩阵中每一行和每一列都代表一个和谐校园的构成要素,本文将每一行的数值相加得到要素的影响度,将每一列的数值相加得到要素的被影响度,将要素的影响度加上被影响度得到要素的中心度,将影响度减去被影响度得到要素的原因度。和谐校园各构建要素的DEMATEL的计算结果见表4。

2.4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DEMATEL的计算结果来绘制笛卡尔坐标系,通过各个要素在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来分析各个要素的重要性。由图1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2.4.1影响度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领导素质对和谐校园构建的影响度最大,其次为学生素质,然后是校园文化、人际关系、财务状况,其中生活设施的影响度最低。从现状来看,学校领导的治理理念关系到整个校园的方方面面,如果一个学校领导的治校理念不够好,那么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效果就不明显;另外,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园的人际关系好,会使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体水平更高;财务状况更好,会使校园的基础设施更好,教职工与学生会更有幸福感。

2.4.2被影响度分析

领导素质的被影响度最大,其次为教师素质和师资力量,财务状况的被影响度最小。在当前状况下,一个学校的实力本身就关系到领导干部、教师的选拨与任用,学校的各方各面发展得好,氛围融洽,身处其中的领导和教师的身心愉悦度、工作积极性会得到提高,会更好的进行管理与教学。

2.4.3中心度分析

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心问题主要在于领导素质、学生素质、校园文化、人际关系、教师素质等方面。其中,领导素质是最为核心的要素。领导的素质越高、学术和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越丰富,其就会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最有效的和谐校园目标,最大限度的得到财政支持。同时,高素质的领导由于其自身的资源广阔,更加能吸引和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团队,进而充分挖掘学生能力。

2.4.4原因度分析

影响构建和谐校园的原因要素主要有财务状况、学生素质和领导素质;影响构建和谐校园的结果要素主要有师资力量、生活设施、教师素质、治安管理等。结果要素主要受其他要素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溯根求源,找到它们的影响要素。如生活设施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和专项拨款建设来解决。

3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与对策

第一,从大学领导角色定位出发,严格按照大学领导应具备的素质进行选拔。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推动,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大学领导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实践其教育理念的勇气;是专业学术领域的学术精英;勤于思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和善用“外脑”的民主作用;开源节流,筹措办学经费的能力;敢做敢当的决断魄力等。为此,大学和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报纸等途径面向海内外发布信息或飞赴海内外现场招聘,延揽人才,选拔一批符合条件的人才進入到领导岗位。

第二,建立高等教育经费多元筹集模式,将资金用在实处。充足、合理的财力投入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学校的资金除了来源于政府外,还可以通过众多非财政性渠道筹集,比如通过校企联合获得充裕的资金;紧密联系知名校友、鼓励民间捐赠来筹集资金;合理利用信贷资金;发行教育彩票等。筹集的资金应该优先投入到教学科研和教学设施项目中,充分利用好每一笔资金。

第三,大量引进优秀教师人才,构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引入优秀教师人才不仅可以稳定和补充人才,还可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群体素质。高校在大力引进优秀教师人才的同时,也要制定出适合本校的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和政策,构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支持、监督教师在职进修或攻读学位。此外,在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出国进修方面,高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以使教师开阔视野,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最新科学发展动态。

第四,加强学风建设,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道德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吸引优秀教师人才,陶冶学生性情。高校要充分重视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层的建设。

第五,在人际交往、日常管理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才能充分考虑教职工、学生的自身因素,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让广大师生切实从中得到实惠,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猜你喜欢
要素分析和谐校园
浅析视觉审美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写作要素分析
额济纳旗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不是每档节目都能称为“现象级”
浅析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