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是苏州

2017-06-30 23:35秦锦丽
延河·绿色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太湖方言苏州

秦锦丽

我从太湖的南岸绕到东岸,到底没搞清我绕着太湖转,还是太湖绕着我转。淼淼。茫茫。又始终是一副大小姐的模样,楚楚、静雅。慌里慌张中,跌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湖潋滟水光,四围油画山色,陶醉其间,心随景动,款款从容起来。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在姑苏城西,像枕着太湖的一位秀女,裙摆飘至“中国刺绣之乡”镇湖。却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时尚休闲景区,生于湿地,占利湿地,看吧,渔业体验区、展示区、生态栖息地、生态培育区、水乡游赏休闲区、生态科教基地、原生保护区等七大功能区无一不打着湿地烙印,设立了桃源人家、桑梓人家、七桅古船、渔矶台、槿篱茅舍、半岛茗茶、青云画舫、烟波致爽等景点。

谁能想到,这份优雅美丽来自超人的设计理念。它原是一项利用太湖综合治理的清淤工程巧妙改造。当地朋友介绍,是在太湖沿岸纵深200米范围内进行地形改造,形成高底错落,然后种上各类水生植物,营造野生物种栖息、衍生的自然环境,营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特色景观。把长期以来逐渐加高的防洪大坝,和生硬的人工大坝恢复自然亲和力,将生态湿地,回归自然。据介绍,公园主要是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地。截至2012年,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珍稀濒危植物2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苏州地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3种,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地。

正值秋末初冬,候鸟北来,湖面微澜浅放,鸥鹭翩跹,天鹅嬉水,自由觅食,一副安详自在神态。一波碧水、一洼湿地,成为这些自然精灵们的天然家园。远处,粉墙黛瓦、假山长廊、流水人家,不知不觉间,洇洇水气潮湿了目光,潮湿了一怀隐秘心事。

人,可不可以是这迷人栖息地的一只候鸟?

我的家乡在陕北吴堡县,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古城安卧石山之巅,四围整石砌墙,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故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史志专家们在研究吴堡历史时发现,唐代的《元和郡县志》记载,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军自?攻破长安,灭掉后秦,留下12岁的幼子刘义真和部分兵力镇守长安,自己则统帅大军返回建康(南京)夺取帝位。这当口,大夏国王赫连勃勃乘机率铁骑两万,取道南下,击败刘义真军队,夺取了长安。于公元418年春称帝于灞上,是年秋冬还都统万城。当时不可一世的赫连勃勃从长安返回时押回一批被俘的刘裕官兵,多为江苏一带人,故蔑称“吴儿”,安置在陕北吴堡、绥德、横山、神木等各处堡寨为奴,时人呼之“吴儿城”。至于赫连勃勃修在吴堡的“吴儿堡”是不是就是当时的石城,史界尚无定论。

可有个奇特的现象是,吴堡方言与相邻的陕北各县皆不搭界,形成了一座“语言孤岛”。陕北人在一起交谈,纯正的吴堡方言无人听懂。随着历史的进步,南来北往增多,吴堡方言被指与江浙口音类似。吴堡县志办便组织人员赴江苏一带考察,惊喜发现,有些地方的方言与吴堡话十分相似,也把“哥哥”叫“嘎嘎”,把“陕西”,念成陕(shei)西,把“编席子”,叫成“打席子”。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在苏州汽车站,竟然看到去“吴堡”的车,上前一问,吴堡,是当地的一个乡村。难道,难道?考察人员既感亲切,又倍感兴奋。可惜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地方经济落后,几位乡党走访一周后,已囊中羞涩,盘称所剩无几,只好打道回府。《吴堡县志》中提到的“吴堡次方言和江淮方言、吴方言是亲属关系,吴堡丁家湾乡沿黄河岸村民的口音更是接近南方,如“担水(deisui)、“梯子(teize)”“碗(wouer)”,这些发音多少有了些越剧清音的味道。”就是考察的结果。

到底是一桩心事。苏州有“吴堡”村?我好想去走访,想弄清苏州的吴堡与我的吴堡纯属名称巧合,还是有宗源关联?写此文时,我特意打长话询问了当年考察成员之一冯东旭先生。他说元曲、杂剧中的很多词汇,正是吴堡方言。如元末作曲家江苏扬州人睢景臣写的《高祖还乡》一曲中有五处口语和吴堡口语相同。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中有一句:“这答儿忒富贵”,“这答儿”也是标准的吴堡方言。〔越调〕斗鹌鹑《冬景》曲中有一句:“这天晴不得一时半霎”,“一时半霎”在现代书面语言中很少见,但在吴堡口语中却经常说。

史書亦记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今江浙一带的人口有过两次向陕北大迁徙活动。但鉴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其历史文化早于长江流域的事实,江浙人被俘虏到吴堡定居的“南掳之说”,现被质疑。冯东旭说,吴定高速公路施工期间,于吴堡后寨子堡发现了4500-5000年前人类居住的痕迹,就是一个佐证。因此他认为吴堡方言之所以有江浙口味,或许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即吴堡人迁往南方的“北迁之说”。

历史有待史学家尽早去研究、考证、定论。假如,我说假如,“南掳”或“北迁”,只要其中一种成立,不就等于说,江苏是我的缘亲之地,那里生活着我的远亲,我们血液里有相同的因子。联想一下几千年前,一队可称我们先祖的长袍大褂、结发蓄须者,木车布袋,扶老携幼,渡漠越荒于星光晨曦中,首尾不见,长路多舛,便陡生悲壮之感。让此刻徜徉于苏州的我,在情感上似乎认定,这片土地从前就是吴堡人的别一片家园。这样想时,我心室颤动,神思荡漾,远处的烟雨横塘、见证勾践“卧薪尝胆”的阳山、冰雪白马涧、绣姑妖娆的镇湖、“世外桃源”树山生态村,无一不向我传来口哨,青山绿水间,登时披挂上一层特别的亲切与喜爱。

且不延谈南掳、北迁之说。有一件事,真值得拿来传颂。

今年国庆长假,我回陕省亲,路过吴堡县城边上的张家墕村时,见小河上架起一座洋气的桥,名苏园桥。心生好奇,问乡人何以名之?答,此为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百万元为村民修建的钢筋混凝土大桥,长四十米,宽七米,高十米。结束了张家墕、雕墕和寨峁山三个自然村祖祖辈辈靠人背驴驮的历史,千年梦想,一朝成真,百姓为了铭记和感恩,取名“苏园桥”。

借“苏园桥”引渡,我深入一个温暖的故事里。

早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启动肇始,经苏陕两省协商,苏州工业园区与吴堡县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从此,相隔三千里之遥的两地牵手走过十八年,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扶贫之事并不稀奇。不论一国之内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经济差别很大,就是一省之内,受历史、自然、交通、文化等因素制约,也贫富悬殊。奔着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近几年中西部各省的脱贫行动风靡云蒸。可苏州、陕北,三千里携手,十八年不放,就稀罕了。

我向吴堡县委求证。宣传部的领导噼里啪啦倒豆子似地倒出一串数字。即苏州人捐资几千万元新建或改建了多少所寄宿小学、示范幼儿园、农村小学、高中,使多少小学撤离危房、多少名农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多少名走读生告别走读、多少批优秀教师接受传帮带培训、多少名贫困学子顺利考入高等院校学习等等。之外,苏州还先后派科技专家来县上,指导、建起优质蚕桑基地、张家山万亩红枣林工程……

电话那头讲得口齿溢香,我这边听得泉水叮咚,仿佛夹杂了朗朗读书和丝竹之声。丝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桥、流水、评弹、绣姑……难道苏州友人要给吴堡黄河边也营造“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意境?

一朝牵手,世代恩情。我遐想不止: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等等,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是否冥冥之中,吴地、吴堡真有亲缘关系,所以流年千载,后辈们仍把手结谊、视友如兄?此言绝非攀高结贵,既然史志专家在考证,今世,抑或他年,终有定论。

猜你喜欢
太湖方言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美丽的地方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太湖边的橘子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赞东太湖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太湖“开渔”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