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的小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17-06-30 13:40王文熙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对话阅读教学探究

王文熙

摘 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能仅限于师生间的一问一答,而是涉及教师和文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对话式教学就是要建构起多重对话关系,引导学生在对话中阅读,从而更好地获得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的教学方式。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实施对话式教学,充分做好预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話,这样方可让阅读教学更为有效。

关键词:对话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

阅读是阅读主体和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则涵盖了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正确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阅读过程中,摆脱接受式的阅读,真正融入到课文中,在读中获得感知,在对话中获得体验,进而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提倡自主,构建学生和文本对话关系

阅读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和文本之间要建构起互动关系,否则,在阅读中以讲授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所能接受的只是来自“咀嚼”过的东西,体验自然难以生成,故而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阅读要珍视学生的体验。在高段阅读教学中提倡自主阅读,以任务形式引导学生初步阅读,了解文章背景、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内容,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获得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以《郑和远航》的自主阅读为例,自主阅读的任务要求为:1.通过查找资料而了解郑和及其远航的故事;2.认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了解其基本意思。如“炫”“鬓”的字的读音和写法,“扶老携幼”中“携带”、“惊叹不已”中“已”的意思;3.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写事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如此,在任务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阅读,初步了解课文,构建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课堂中再组织探究,效果会更好。农村小学生的自主性要差一些,在自主阅读中,要注重以小组形式完成,加强检查反馈和评价,这样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如《埃及的金字塔》中需要学生掌握“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精巧”等词汇的意思,教学中先讲这些词汇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抄写,抄写后听写,至于学生会不会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理解,大多教师不会关注,这样的教学其实效果并不是很好,在教学中若通过任务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检查、评价和反馈,更利于学生掌握。

二、做好预设,建构教师和文本对话关系

要上好语文阅读课,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在以往的讲授式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我”的预设,而对课堂中的生成却较为忽视,即只重“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而轻“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从教学预设来看,教师和文本之间存在对话关系,在预设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全面解读文本,再从学生角度思考而做好充分的预设。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作为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对老人的形象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学生在阅读中是否能结合对老人的描写而感悟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如果不能,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这就需要在预设中做好问题的设计和点拨方法的规划。

在预设环节,一是教师和文本之间在进行对话,即教师要在“我”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获得自我理解,然后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理解;二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如对句子的理解,学生会有哪些理解,针对学生的理解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内涵中。当然,预设只是提前准备,阅读教学中更多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生成体验。如《鞋匠的儿子》中对“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那样做得那么好”的预设,学可能会认为这句话是林肯说自己没有父亲做的那么好,而实质上,这是林肯对父亲的赞美,在指导学生理解该句话时,就可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再给予点拨。

三、加强互动,构建师生、生生对话关系

对话式教学追去的是互动,即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师生间的互动而言,并不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而是相互的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以问题、活动等而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教师再进行指导。以《船长》中“指挥部分”的的师生互动为例,教学中围绕“为什么要指挥?”“怎样指挥?”和“指挥的结果怎样?”三个问题展开。如“怎么指挥”,在分析了慌乱、急迫的情势后追问“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沉着镇定地指挥的?”引导学生找出4处指挥的语言(教师幻灯显示),指导学生读并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引出“镇定果断”和“临危不乱”,精讲船长的忘我精神。

以《莫高窟》第二课时第二自然段为例,预设中是想通过引导学生读而抓住本段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来体会,而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不知道课文是围绕这句话进行的,于是,后面的探究也就无法再进行。此时,可做调整,先问“本段在写什么?”由此而引导学生找到“彩塑”这个关键词,追问“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彩塑?”由此引导学生找到“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再追问“本段主要是围绕那一句话进行的?”如此,学生也才能把握住该段的内容。

如《记双华双龙洞》中对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的分析,先问“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由此引导学生阅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写路上的句子,自己动脑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好处。学生阅读并找出句子,教师幻灯显示并问“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学生交流,教师指出“明艳”一次,引导学生体会其含义,并点明这是金华一带山区景色的特点。然后再过渡到对溪水的探究。这样,在文章的阅读中,学生不是听老师反复讲,而是在问题启发下思考,在老师的点拨中理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知,在预设中做好计划,课堂中借助问题、活动等而引导学生探究,在师生互动和生生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农村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定要加强自主阅读引导,构建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再辅以课堂中的探究,这样才可让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刘宁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2]孙桃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

[3]肖雪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2(07).

猜你喜欢
对话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