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取向

2017-06-30 15:40秦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和谐共享发展命运共同体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價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传承着人类进步思想观念,反映着时代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贯通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追求。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社会和谐;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秦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也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深刻认识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取向,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规定、发展进程和未来走向,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取向。

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命题。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其强大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其深厚基础也在人民群众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保障人民的权利,把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利益关系人心,人心决定事业的成败。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的要求和期盼。人民向往美好生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就要顺应人民期待,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有更多的获得感。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的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实意地理解和支持,就可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矛盾,即使出现了一些偏差,也不会引起大的动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关注人民的呼声,以人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的各项工作成败得失根本尺度。邓小平指出:“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②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都关注人们的情绪,把人们的精神状态变化视为改革发展效果的综合反映。他特别强调,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基本准则;要自觉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反映民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也明确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③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的许多具体思路和新事务,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注重保护好、引导好和发挥好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为各行业各方面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持久内生动力的重要原因。

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要,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尊重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为准则,不断为人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要,积极回应人们在物质文化需要方面出现的升级和个性化趋向,以及在生态环境、社会安全、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新需要,满足人民大众的新期待。这样的价值取向体现,提升了社会的个体活力,增强了社会的合作意识、互助观念,也助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

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有的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反映了人们对一个美好社会制度的向往和期待。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很早都产生了有关公平正义的思想观念,其中有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合理的因素,也包含着不少有价值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写过专门探讨公平正义问题的论著,但在探索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程中,他们对公平正义问题也作过深刻的分析和科学的阐释。与以往的思想家不同,他们不是对社会不合理、不公正现象进行道德谴责,也不是对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体系作价值判断,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实现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线索,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出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手段,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基础和线索,他们对公平正义的阐释才超越了抽象的理性,摆脱了空想,有了全新的视野。他们认为,公平正义本身是历史的产物,没有超越特定社会历史条件、超越阶级的永恒尺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是消灭阶级,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关系;只有在消除了阶级压迫的未来新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未来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也经历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和阐释,为人们理解和追求公平正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启示,指明了方向。endprint

社会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就是因为它的目标指向是要建立一种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邓小平说过:“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其意义也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公民,让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平正义。在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明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的要求和部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权利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逻辑前提和实践前提。保障权利公平,就是使全体公民能够没有任何差别地在社会发展各方面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而且各种权利都能平等地得到国家法律的尊重和保障。人们享有了最基本的权利公平,拥有了最起码的尊严与自由,社会才能稳定发展。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首先是保障权利公平。就是“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⑤

机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种公平强调的是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保障機会公平,就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均等地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机会,都能拥有自由选择、生存发展、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平等机会,能够在平等的起点上融入社会。有了机会公平,社会成员才能积极地发挥自身的能力,通过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

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存在形式,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保障规则公平,就是使社会成员遵守公平的规则约束,坚持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区别对待,不允许任何个人、任何团体凌驾于规则之上,每个人都要在同一规则下平等竞争。同时,规则的制定要科学民主,规则的执行要公开透明,不允许任何人通过对规则制定或执行过程控制而谋取不正当利益。

习近平指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⑥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公共财政、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就业创业、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司法行政等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废除了众多不合理的规定,加大了反腐倡廉的组织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力度,这对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三、实现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也是共同富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必然要以坚持和实现共享发展为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也是体现共享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新社会,本身就包含着共享发展的要求,也包含着共同富裕的目标。马克思指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⑦资本主义的倡导者认为,个人对私利的追求能使整个社会变得更为富裕。但这种富裕只是少数人的享有,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享有,更不可能是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个人对私利的追求必然产生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产生两极分化。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马克思明确强调,在未来新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⑧。恩格斯也强调:“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⑨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就明确强调:“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⑩。毛泽东提出的共富共强,虽然只是针对改变贫困状况而言,但也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要求和必然趋势。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他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1} 共同富裕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没有共享发展,就不可能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理念要求,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个体联合而成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和维护整体利益,也包含着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发展是为社会成员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使人们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就是使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发展机遇,都能平等地享有发展成果,使其所有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全面的,人的需要也是全面的。发展的全面性和人的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共享的全面性。共享发展就是全面保障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合法权益,使社会成员共享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共享发展要通过共同建设来实现。共同建设,就是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创造活力,营造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共享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财富的积累,社会制度的完善,是共享发展的必要基础。而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共享发展也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endprint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摆脱了物质短缺、社会贫困的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中国,依然面临贫富差距较大、公共产品供给不均、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和矛盾。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12}

为解决实现共享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现阶段正在推进的改革发展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的体制机制,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消除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大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的扶持力度,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进一步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对低收入群体权益的保护,完善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和基本生活的体制机制。这些富有成效的措施,都内含着共享发展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要求。

四、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相继产生过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不少思想家也都把社会和谐看作是人类社会应有的进步状态。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升了人类对社会和谐的理想追求,也使促进社会和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价值取向。

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趋势,社会意识和价值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了。在社会利益关系和价值追求大同小异的情况下,社会发展更多地可以强调一致性或统一性;而在利益多元、价值追求多元的情况下,社会发展必然要更多地强调求同存异、多元一体,保持社会的活力。正因为有了多样性、差异性,社会发展需要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凸显了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在改革发展的初期,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生活的改善和温饱的解决。随着改革发展的推进,人们的温饱解决了,要求也就普遍提高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也产生了。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的出现,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化解各种新矛盾,解决各种新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改组,使党的执政基础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使原有的工人、农民逐步分化和重组为多样化的阶层或群体,而新产业和新职业的不断出现,也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多元化,同时也使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动。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探索促进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合作互助的新途径,建立健全社会整合机制,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合力,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并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重要判断。明确这样目标,作出这样的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强化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把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明确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个基本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落实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上,是目标、过程,也是现实任务。作为目标,同党的远大理想、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永久追求;作为过程,有其阶段性,是一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持续进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作为现实任务,是以解决那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要分步骤地持续推进。从现阶段的社会建设来看,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具体的体现。例如,创新公共服务体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改革和发展,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稳定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用稳定的环境增强人们改革的信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以城乡社区为重心,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依法回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营造社会和谐的文化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endprint

五、推动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和人类前途命运作出的新思考。它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同时也是为世界合理走向提供的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价值取向。从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一条旨在通过和平发展进而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这一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华文化精神的传承和提升。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追求天下太平的民族。中华文化的长期演进孕育产生了向往和平、注重合作的共生共荣精神和理念。“协和万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等,就是这种精神和理念的体现。这样的理念是中华文化的特有的精神和传统,也是中华文化对于人类文明永久性的价值贡献。这种理念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宽厚包容、不尚暴力的民族性格,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代对外交往的思维与方式。中华文化中主张和平相处、反对以邻为壑、反对用武力征伐他人的文化理念,对于形成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良好准则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用现代眼光看,“协和万邦”理念所体现的,就是以和平、互利、合作的方式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主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始终存在的现象。这种交流和激荡,有利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比较和吸收中促进文明的发展,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不断提升到新的水平。在当今世界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难免的。但人类社会的进步要通过不同的文明共同促进,各个国家的社会理想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来实现。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都有自己的独到经验,都有追求文明的内容,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各种文明和各种道路和谐共存,相互交流和借鉴,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以平等的态度来看待其他国家的文明及其发展路径,并努力倡导和实现同各种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尊重和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和谐共存,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阔视野,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包容和自信。习近平强调:“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倡导和践行的文明交流互鉴,也推进了世界各国更多地展开了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今世界合理走向的积极顺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利益交织空前紧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背景下,只有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只有坚持互利互惠、平等合作,世界才能实现共同繁荣。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推进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克服和解决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合作共赢,坚持正确义利观,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同时也为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准则和道义保障。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③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④{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364.

⑤{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1,262.

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553.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⑩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496.

{1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27.

责任编辑:李瑞山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和谐共享发展命运共同体
浅谈山区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 促进共享发展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于家庭教育立法的理念和思路
通知“被害人”参加庭审活动,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大国文明新气象: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澳媒:中国用“命运共同体”拉近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