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关于建立科学的博物馆评价体系的思考③

2017-06-30 01:54
国际博物馆 2017年3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评估博物馆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参与“指南针计划”,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5 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出版专著《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走过关键十年》等。2014 年9 月,荣获文物保護专业内的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

在中国,2008 年2 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首批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全国一级博物馆的评估定级工作。根据《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的规定,各地博物馆按照《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进行了自评申报。经专家评议确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83 家博物馆成为首批全国一级博物馆。此项措施旨在打破当前博物馆单纯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等级的传统格局,通过一系列服务标准的设定,对博物馆进行相应的等级评定,力图加强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博物馆行业管理,建立服务为核心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贡献率,促进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

评估定级重在分类指导,通过考评博物馆的工作效益和软实力,促进博物馆积极创造条件,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展示教育与社会服务三方面达到相关标准,更好地履行博物馆职能。其中明确将“法人治理结构”、“博物馆章程”、“网络建设”、“博物馆的数字化”、“博物馆之友等群众组织”、“文化产品开发”、“社会资助”等现代博物馆管理制度引入中国的博物馆管理。2009 年全国文物系统又启动了二、三级博物馆的评估,确定了全国171 座二级博物馆和288 座三级博物馆。至此全国一、二、三级博物馆共计542 座,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5。

国家一级博物馆代表中国博物馆发展的较高水平,具有重要的文化标志性、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性,在中国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管理,准确把握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定位,引导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规则的建设,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研究,确定运行评估指标体系中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的主要指标构成,组织制定了《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规则》,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的规范化、有序化开展奠定基础,并逐步建立起对国家一级博物馆进行动态评价、持续引导的机制。

从2010 年5 月开始,国家一级博物馆的2008—2009 年度运行状况的评估工作正式启动,旨在通过运行状况的评估,继续维持并加强对于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监督和引导,提高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规则》规定了运行评估周期、评估相关主体的职责、评估流程等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的重要事项,评估工作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估周期为两年。国家文物局主管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订评估规则和评估指标体系;认定评估专家资质,建立评估专家库;监督评估工作的实施并接受申诉;审核评估报告,确定并公布评估结果。

在开展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会同财政部制定《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管理办法》,将部分省级博物馆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通过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对其管理方式改革等进行重点突破,逐步创建一批国际一流水准的博物馆,并增强对区域内中小博物馆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必须具备五个基本条件:一是博物馆文物藏品具有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形成完整体系;二是陈列展示与本馆使命、宗旨紧密契合,社会影响力强;三是专业技术力量雄厚,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四是建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能有效地组织实施;五是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采取择优认定、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和稳定支持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和培育,每5 年核定一次,予以总量控制。另外,列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培育对象的,培育期限一般不超过2 年。2009 年,通过对全国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等级、陈列展示水平、社会教育能力、专业人员构成、科学研究成果等综合评估研究,确定评估排名前11 位中的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8座博物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等3 座博物馆为培育对象。

开展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推进我国博物馆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重要作用。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确定后,由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和省级政府签订共建协议,明确三方责任和义务。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主要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博物馆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组织审定博物馆年度计划和项目申请,合理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博物馆承担项目的验收和绩效考评;组织开展博物馆运行状况年度评估。省级政府主要负责:指导及监督博物馆日常管理;落实地方支出责任,足额安排博物馆运行经费及事业发展所需项目经费;配合开展博物馆绩效考评与年度评估。

博物馆事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同时,博物馆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占有大量的公共资源,首先应该明确博物馆的使命与宗旨,才能更好发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博物馆认定评估和博物馆运行评估都应体现博物馆的本质属性,都应符合博物馆使命。因此,需要开展博物馆的基本属性与功能研究,对博物馆的使命与宗旨、任务与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这既是博物馆合理设立的基础,又是博物馆科学运行的前提。博物馆的远期目标必须富有挑战性,服从于博物馆使命和远景的实现。进一步的目标分析就是确定博物馆明确的近期目标,转化为年度的任务和操作的行动,这些目标应该既可以衡量,也可以评估。评价一座博物馆的组织结构合适不合适,不能脱离开该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状况,其评价的最终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该博物馆的功能实现。endprint

博物馆评估工作应贯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估是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价值、研究成果的水准、陈列展览的质量、社会服务的效果、团队成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行综合判断;定量评估是对博物馆的藏品征集、科学研究、临时展览、教育活动、人才培养等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绩效评价应尽可能地综合使用两种方法,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把握被评价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实际的综合判断。在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判断时,应根据评价信息的特性和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最适当的定性与定量权重比例。企业组织的绩效评估常采用量化指标,但是博物馆最重要的社会服务职能,难以用定量的方式衡量其绩效,因此贯彻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可以避免单独采用定性评估造成的主观臆断,或单独采用定量评估而导致的重量不重质结果。

近年来,博物馆领域开始组织研究制订《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方面引导和鼓励博物館的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达到公认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一个衡量博物馆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业绩的专业标准。该评价体系将以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为经营目标,以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的绩效为考核重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举办陈列展览以及其他教育服务形式的数量、质量和效果;二是博物馆的延伸和扩展性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三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及其效果;四是博物馆所在社区的服务活动及其效果;五是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及其效果;六是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料的社会服务;七是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经营及其效果;八是博物馆服务观众的硬件设施和人性化的观众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九是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机制;十是博物馆环境等,以此来提高博物馆开放服务的水平。

绩效管理是一种广为运用的管理行为,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博物馆绩效评价是通过科学、系统、完整的博物馆评价指标体系,对博物馆及其员工的活动进行有规律的评价。国家可以将博物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预算挂钩,即把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决定财政投入力度的重要依据。博物馆也可以透过绩效评价发现问题,弥补缺失,提升能力。同时,探索对不同类型博物馆实行不同的绩效管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事实上,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博物馆绩效评价体系,才能使博物馆管理更加重视成本效益,更加重视社会的需求,从而推动博物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也是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强化博物馆责任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博物馆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绩效评估程序和方法、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中国的声音然存在规范化程度低、评估分散、评估程序和方法不一致、缺乏制度化的评估标准、观念不统一、执行难度大、责任区分散、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同时,目前博物馆的绩效评价过于偏重由上至下的评价,同业评价及社会机制缺乏制度保障。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了解博物馆实际运作状况,检讨博物馆规划措施,鼓励博物馆发展特色,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协助和促进博物馆追求卓越。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绩效评价机制,合理调整博物馆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体系,建立政府、社会、媒体、公众代表相结合,对博物馆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实施监督,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绩效评价制度。

实际上,对博物馆的绩效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博物馆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评价。这种绩效评价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博物馆馆长和管理层人员的评价,二是对博物馆各个岗位员工的评价。当前对于我国的博物馆而言,无论上述哪个层次的绩效评价,主要都是由上至下的评价和系统内部的评价,系统之外的同业评价及社会评价体系还没有被广泛引入,从而影响了博物馆绩效评价的公信力。为了深入了解观众目前和潜在的预期与满意度,应建立博物馆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全面服务质量管理由静态转入了动态,以有效推动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信息反馈系统包括:观众留言簿、讲解接待、观众调查、员工意见箱等,以及时搜集社会公众和博物馆员工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提倡换位思考,从观众的角度看博物馆,用观众的感知来完善服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评估博物馆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博物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