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故事,增强教学效果

2017-07-01 13:25李彩霞
关键词:故事想象兴趣

李彩霞

【摘要】 本文论述在当前科技发达,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不断充斥的现代社会,小学生被动画片、游戏机的吸引,对阅读的兴致不高的情况下,我们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拓宽他们课外的阅读量,然后再让学生说出故事的情节,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的目的。最后是通过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构想故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想象力,从而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故事 效果 兴趣 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6-083-02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十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在目前科技发达,各种新鲜事物不断涌现、不断充斥的现代社会,小学生在动画片、游戏机的吸引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致不高。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训练。那么应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下我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

一、巧用故事,设置悬念,诱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先给学生讲故事,打开了学生紧锁的心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因为故事本身具有的形象性可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不言而喻,生动的故事胜过抽象的说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枯燥的说教,也没有人会拒绝精彩非凡的故事,它能让讲故事的教师增添魅力。在课堂纪律乱遭遭时,教师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学生安静下来了,课堂纪律好起来了。每当语文教师拿着课本走到教室时,学生那种微笑的欢迎和发自肺腑的“大家安静,语文老师来了”,这些,让教师心中多少得到了成功的安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故事,亲近了学生,慢慢地学生也接近了教师,并常与教师交流问题。这样教师就亲近了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且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听妈妈的故事,看卡通故事长大的。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看,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错,期待结局大白之际,教师适时收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原文。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便来了……

1.利用故事情节设置悬念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认识外国名著”这单元,由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对这一内容认识不多,兴趣不大,我就巧用了故事。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就利用其他童话故事勾起对学习本文的兴趣。在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就把原著中惊险、扣人心弦的并渲染一些卡通片“哈利波特”的色彩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学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利用故事人物激发兴趣

此外善于搜集文章的人物故事,通过文章的人物故事诱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时,我先讲周总理一些有趣的外交故事来诱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周总理高尚品质,为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周总理故事,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

二、巧用故事,促进教学,增强效果

讲故事能促进教学。通常小学生要把一件事表达得完整、流畅较困难,往往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导致了他们不敢开口讲。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讲故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包含原发性心里因素和继发性心里因素。所以利用故事打开学生的话闸子较为容易。教师还可以借讲故事为锲机,进行人文教育,激发小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讲故事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更来自生活的体验累积。如我教《怀念母亲》理解、感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时,我请学生把自己经历的、看到的、或听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出来去切身体会作者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三、巧用故事,展开想象,提高素质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学实践告诉我,当代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利用构想故事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鼓励学生续编故事。续编故事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是指老师把故事的地点、时间、人物和情节的开端讲出来;在转折处中断故事,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编出故事。续编故事,不应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答案,可以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发挥想像,启发学生求异、求新、求奇,开阔思路编出多种不同的故事情节。学生想出的故事情节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正确,都要给予肯定,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如《穷人》结尾的补叙《桑娜拉开帐子后》,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唯一的聽众》一文中“……”这一段落让学生补充:如果你是作者知道真相后会怎么样?从续编故事中可以看到孩子可贵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这样学生在续编故事的积极性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像。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从狭小单薄到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和从电视看到的抗日片思考想象: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练习想象性扩写。

再次,在诗歌教学中妙用故事。诗歌教学借用故事创造情境,来领悟诗意,这样效果更佳。在入情入境的故事中,学生走近了诗人,领悟了诗意,读出了古诗的魅力,自然而然就会爱上诗歌。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有个学生在深刻领悟诗意的情况下,完成了如下创作:

马致远领着自己的老伙伴行走在荒凉的古道上。萧萧寒风吹乱了他苍白的头发,掀动他的衣襟。抬头望,一棵老树枝干盘曲,七弯八绕的枯藤缠缚在上面,枝桠间有几个大大的鸟巢。一只乌鸦飞来,嘴里叼着虫子,急急地落进巢里。老伙伴陪着他走进一个村庄,一条小河水流潺潺绕村而过。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团圆平和。“真好!”说完,马致远早已热泪双流但他没有哭出声来。这时,下起了小雨,他把老马牵到树下避雨。他坐在石头上,对自己的伙伴说:“老马,你跟了我,后悔了吧……”似乎意识到什么,他拍拍后脑勺:“我怎么这么糊涂,竟跟一匹不会言语的马说话。唉……哈哈……”那笑声慢慢转变成无声的泪水。他一边拂去腮边的清泪,一边吟唱起哀哀的曲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可见,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故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在刘绍棠的身上也得到见证。刘绍棠就是因为小学的启蒙老师田老师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使他爱上了语文,爱上了文学,从而成功地踏上了写作的道路。由此我深有感触:我们教师只要满腔热忱地设计一个个符合自己学生实际和特点的语文课堂,其实也正在谱写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才会有更多受人传颂的故事!

[ 参 考 文 献 ]

[1]许万里.《成才之路》2012年第05期.

[2]关义凤.《教师》2016年34期.

[3]錢秋月.“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肇庆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故事想象兴趣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