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志愿者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017-07-01 02:52武慧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一带一路

武慧

摘 要: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主动对接。为了帮助更多外国人学习汉语,国家汉办力争做到全面覆盖“一带一路”国家。然而,沿线涉及国家众多,在历史、语言、文字、宗教和体制等方面差异巨大。要把中国语言、文化更有效地传播出去,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汉语志愿者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分析当前培养汉语志愿者教师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现状与问题,可探究切实可行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多元文化;跨文化沟通;汉语志愿者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0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01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秋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并强调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民心相通”是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基础。所谓“民心相通”,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相应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宗教、历史、文化等领域能做到互相沟通、互相认同、互相理解。我们已经在了解外部世界和文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使中国文化和思想更自然地、更润物细无声地为他国人民所接受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亲和而又具有渗透力的文化交流必将浸润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步步走向成功。国家汉办选派的汉语志愿者教师就是促进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使者。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汉语志愿者教师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近几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中心转移到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带动了其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并主动同中国在各方面进行交往与交流。中国与世界的沟通逐渐从先前的较为单一的对外宣传演变成现在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相互交流。在许多国家或机构,汉语成为被广泛应用的交际工具。掌握汉语甚至成为职场晋升的敲门砖。为了顺应和满足全世界范围汉语学习者的热切需求,国家汉办在海外不断增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教学点。相应地,派出对外汉语志愿者教师的人数也逐年增多。截止到2016年底,已有一万多名志愿者教师由国家汉办派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任教。

汉办在选拔志愿者过程中除了最基本的政治、专业和外语方面的能力外,还要求性格开朗,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适应性强等等。这其实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量。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需要适应的不仅仅是气候、地理、语言等陌生的大环境,还有文化差异需要跨越。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志愿者教师们都面临着不同的文化。这样两种文化跨越国界而相遇即是“跨文化”。 而参与者在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异的新环境中生活并对其的适应过程即跨文化适应。这种适应过程对参与者的跨文化沟通技巧提出了较高要求。

大部分志愿者教师到任后能快速调整,对异国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在教学工作中的饱满热情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广泛称赞。但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在适应过程中遇到各方面的挑战,却找不到适当的解决办法,同时也不乏一些人最终都无法融入当地环境。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则能使志愿者教师迅速适应新环境,如鱼得水地开展新工作。

除此之外,志愿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海外各国的汉语学习者,其工作目的绝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传授汉语言知识,或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基本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了解掌握中国文化。语言能力的获得和社会文化能力的获得是相辅相成的。熟识而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并能以外国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传扬出去,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刚刚大学毕业的志愿者教师的一个重大挑战。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对汉语志愿者教师来说,跨文化沟通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汉语志愿者教师跨文化沟通能力现状与问题

(一)当前汉语志愿者教师的受教育背景

目前,汉办所招募的志愿者教师主要来自于各个高校的应往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或归国志愿者,少部分赴任国要求在职教师。这些人员的所学专业通常为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育学、历史、外语等。

当前国内大学为这些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与跨文化相关的课程较少。学生所了解的跨文化知识多来源于公共英语课、课外阅读、朋友间包括与外国友人间较有限的交流等等途径。在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有的可能对一些差异现象不够敏感,有的可能有所感悟,但处理起来却又感到茫然。毕竟这些认识常常是间接的、感性的,大学生们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再加上没有专业人员引导,他们很难把这些体验转化成为相关理论,并对自己今后理解跨文化差异,化解跨文化冲突给予指导。

另外,一提到跨文化,人们脑海里出现的就是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与英美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所覆盖的国家面更宽,以中国为中心向欧亚大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辐射。沿线多达六十多个国家。学校教材中以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志愿者教师的岗前、岗中培训

通过选拔考试后,志愿者教师必须参加由汉办组织的为期一至两个月,包含汉语教学技能、中华才艺、课堂管理等在内的赴任前培训,跨文化交际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岗前培训不仅对志愿者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更在心理预期方面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特别是为其赴外工作提供了缓冲带,做出了必要的心理建设。此培训按照赴任地区分批进行,比较有针对性,但是培训内容较多,相对时间较短,到达深入理解学习有一定困难。志愿者教师能在培训期间了解赴任国的一些基本国情并树立起跨文化交际意识,但是分析跨文化冲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養。

在一些志愿者教师较多的国家,到达赴任国后,所有人员会集中在一起以座谈的形式进行再次培训。通常是老志愿者做一些经验性的介绍。而此时新志愿者老师还没有进入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对于真正的跨文化沟通问题仅限于肤浅的表明认识和道听途说。endprint

汉语志愿者教师的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的前期准备及培养工作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汉语志愿者教师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策略

(一)大学本科教育期间设置跨文化课程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沿线国家再次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孔子学院站在学习汉语的前沿阵地需要输出更多的汉语志愿者教师。作为输送生力军的高校应顺应时势,尽早在大学本科教育期间对大学生展开跨文化沟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把跨文化沟通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让每个学生,特别是语言、教育类专业学生有機会学习。

更新观念,选取合适的教材,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编写适合自己办学特点的跨文化沟通教材。“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四种大型文明,近百个国家和上百种语言。各个国家的自然条件、宗教习俗、政治制度等都不一样,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尽相同。即便是以英语为通用语的国家,其国情和民俗也与英美国家有很大差异,所以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核心应该是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习英美或欧美国家概况。同时,建议所选教材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案例,以期课上讨论分析,侧重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二)跨文化教学师资培训

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必须以过硬的师资为基础。很多语言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加入了跨文化内容,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化背景,促进语言教学。这种随意性和不系统性使得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流于肤浅的表面现象,不能深究背后根源。所以,首先要从意识上更新教师对跨文化教学的认识。

跨文化沟通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良好语言功底和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跨文化沟通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能力的培养。通过专家讲座,相关文献共读,观看视频,分析成功或失败的案例等方法对教师的跨文化批判性思维能力加以塑造。这也正是今后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目标之一。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增加骨干教师的国外深造机会,使其参与多元文化体验,理解并实践所学到的跨文化理论。另外,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教育人才、聘请国外学者也不失为对教师队伍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三)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高校如能借此东风增强办学实力,吸引更多留学生生源,一方面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教育国际化;另一方面也营造出多元文化氛围,使大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交融中获得分析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

为本国学生接触异质文化创造条件还有很多途径。开展大学生互访互换等交流项目,筹办一些国际性活动、会议,鼓励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会议服务接待工作中。与校外机构合作,提供更多的国际活动志愿服务机会。

四、结语

传播中国文化任重而道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汉语志愿者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汉语教师志愿者身处传播中国文化一线阵地,提升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和沟通能力迫在眉睫。为培养出满足多元文化沟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建议以高校全日制教学培养为主,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国际活动的机遇,再在外派前辅以汉办的短期针对性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昆.传播先行,实现民心相通——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传播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9):62-72.

[2] 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13-21.

[3] 庄恩平.跨文化能力:我国21世纪人才必备的能力——“2006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语界,2006(5):79-80.

[4] 范周,周洁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40-47.

[5] 史笑艳.留学与跨文化能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一带一路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