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晨间接待 助幼儿快乐入园

2017-07-01 02:50蔡英
关键词:运用

蔡英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给我们很深的启示,让我们教师认识到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要以生活为抓手,慢慢地渗透。为了帮助幼儿消除入园不安心理,作者提出应从创设温馨环境、建立生活活书、担任晨间接待这三方面来助他们快乐入园。

关键词:运用;行知理念;快乐入园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96-1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我的理解是,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在生活中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晨间接待幼儿来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幼儿一日愉快情绪开启的重要时机,更是幼儿快乐入园的前提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只有优化幼儿园的晨间接待工作,消除一切对幼儿健康不利的因素,才能帮助幼儿快乐入园,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创设温馨环境,助幼儿快乐入园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一个干净整齐、清洁优雅的环境会让人感到身心舒畅。晨间接待的第一步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开窗通风,整理室内物品,擦拭桌椅,再整理好丰富多彩的玩具和桌面游戏材料,以备早来的幼儿自由活动。

二、建立生活活书,助幼儿快乐入园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我的理解是:生活是教育的动力,教育要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教育是为了生活,幼儿是为了今后美好的生活而去接受教育。为什么要让教育联系生活呢?因为我们不仅仅要让幼儿掌握可怜而有限的书本知识,还要让幼儿在教育中体验和构建理想的生活。教育不应该设法让学生去适应书本,而是应该设法让幼儿去适应社会生活的规则,并努力去创制生活的新规则或创制新生活的规则。那些书本教育只是讲的前人的经验总结,是狭隘的、封闭的,这些书本教育是没有办法适应我们现代丰富而多变的生活。譬如在晨间接待这一环节就是一本生活的活书。它要求我们的教师和当天的值日生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晨间接待的环节中去,要热情地接待幼儿及家长,让每个孩子沐浴着礼仪的春风,让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友好的微笑。在老师的指导和带动下,我们引导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同成人之间礼貌问好,改变了以往只对自己班级的老师有礼貌地问好,见到其他班级的老师或家长就不会问候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犹如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心田,让人感觉热情而温馨。孩子们也从心里喜欢进入这个大集体的氛围中,促进孩子每天能够快乐地入园了。

三、担任晨间接待,助幼儿快乐入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我们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处于主导位,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生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是将知识灌输给幼儿,而是应该将学习的方法教给幼儿,这样幼儿不仅仅学到了书上的死知识,还学习到了自己自主学习的方法,等将来遇到了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问题时他们也就会利用上课时学到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教师一定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改变“拿学生來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的做法。我们应该要主动地去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教给幼儿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只管“教”,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譬如:小朋友在担任晨间接待时,刚开始都很积极,有些甚至为了当上值日生提早来幼儿园。初期的值日生工作干的是热火朝天,但是渐渐地在工作中并不是小朋友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有的幼儿就打起了退堂鼓,选择了不愿意做值日生了,问他原因,他回答是不会做。我们针对这点着重演练了值日生的工作职责,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到值日生的任务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困难的,只是习惯性的工作。有了晨间谈话中的情景练习,幼儿的积极性又被提高了。有的幼儿在做值日生的时候对其他小朋友声音大声大气,一副领导的模样。有的幼儿平时发言踊跃,和教师和同伴间的交流也比较积极,可当他做了一天的值日生之后,他就向老师提出他不愿意做了。因为要面对的是很多家长,大多是不认识的,对他来说心理上是一种考验,有的值日生还是胜任不了这一工作,反而平时会说的,现在成小哑巴了。有了问题,就要解决,在针对孩子出现困难退缩的时候,我们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叫叔叔阿姨,年纪大的叫爷爷奶奶。不认识的老师就说声:“老师早”。问题一个一个在解决,孩子们懂得了就算是值日班长也不能像领导口气一样,不然人家听了会不舒服。我们还特意演练了一遍,教师采用两种不同的态度和孩子说话,让孩子体验友好的语言和粗暴的语言带来的心里感受。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如何履行值日生的职责奠定了基础。在不断的以小朋友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的烘托下,小朋友已经慢慢习惯了晨间接待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也激发了孩子和他人交往的热情,也让孩子更加喜欢上幼儿园。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勤剪指甲,每天带干净手帕的良好生活习惯。看着这些成绩,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这样的以陶理论为本的晨间接待模式,优化了幼儿入园的不适感,它不仅帮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交往习惯,更如一股春风温暖了幼儿的心田,让孩子爱上了幼儿园,使他们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快乐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