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三雕技艺中的加、减、乘、除法则

2017-07-03 14:49任立卓
上海工艺美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砖雕徽州雕刻

任立卓

徽州三雕技艺中的加、减、乘、除法则

Brief Analysis on Addition, Subtraction,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of “Three Huizhou-style Carvings”

任立卓

西递牌坊

Three folk carving processes (brick carving, stone carving and wood carving with Huizhou style) are called as “Three Huizhou-style Carvings”. “Three Huizhou Carvings”have a long history, and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ong Dynasty, which reached the peak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这三种民间雕刻工艺被称之为徽州三雕。徽州三雕历史源远流长,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在与建筑的整体配合上,徽州三雕不仅严密稳妥,而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内涵之深,令人叹为观止,是徽州能工巧匠的佳作之一。它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制造的实力,赞叹之余,分析徽州三雕的技艺精髓,在当下时代仍有积极意义。

一位徽州工匠说得好:石头是冰冷的,但被徽州艺人雕刻后的石头却是有生命的。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在工匠眼里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们的工作是一种人生选择,更是一种修行,徽州三雕的技艺中蕴含着一种亘古不变的 加、减、乘、除法则,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从容不迫和精益求精。

所谓“加”—— 即是徽州工匠将雕刻技艺世代相传,并在漫长的修行中积淀职业的操守和热情。徽州的乡野间四处散落着古老而精美的各式徽派雕刻,它穿越了几百年的时光、或残破或完整地暴露在雨水和阳光下,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记录下时光流逝的岁月沧桑。

为了经受得住数百年的日晒雨淋和数十万次力量深浅不一的凿刻,徽州砖雕所用的青砖与普通黏土砖有所不同,用料与制作要求极为苛刻,这其中很重要的是土质的选取。最好的土要到新安江的北岸去找,那里的土质特殊加上水流不断冲击江岸,为历代的徽州匠师们沉淀出优质绝佳的土壤。取来的泥土需要经过长达数月的发酵,再用清水反复几次清洗沉淀就变成所谓的生泥,放在阴凉处晾干到一定程度,之后利用牛的反复踩踏使其成为熟泥并制作成砖坯入窑烧制。前期这个过程往往耗时数月。后期青砖的烧制是古法制砖中最重要的环节,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导致所有前期工作功亏一篑。砖坯入窑、封门点火,再烧制半月有余,历经排潮、赶火、烤火、紧火四个阶段。师傅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依据烟火的颜色变化调节火候。等到火灭后,需浇水四天,之后再冷置两天方可成砖出窑。一窑成砖中一般可筛选出八成左右的成品,砖以青灰为最佳,青色过深则说明质地过硬,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太嫩刀刻易进,太脆入刀易碎,软硬适度方算合适。成砖形后需把青砖放在特制的工具中用细砂反复打磨以达到平衡如镜的效果,由于砖雕的操作环节需要在精细的工序中进行,因此这种砖的质地必须细腻纯净,而不能有任何的细小砂石杂质。而这些才仅仅是砖雕艺人开始凿刻的前期工作。

徽州砖雕

徽派木雕一直是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手艺则要从粗活开始干起。百日斧头工,一年刨子工,传统的基本功再学三年,这时候才能基本掌握徽雕的技法。徽州木雕的非遗国家级传承人曹篁生回首自己几十年的雕刻生涯总结了八个字:甘于寂寞、操刀不辍。“我们做手艺的人必须坐得住,坐不住就等于失败。有的时候做一件复杂一点的一平方左右的山水雕刻,可能仅仅雕刻一个人物就花一、两年都很正常。雕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也是很无聊的一个过程”。

“物必饰图,图必有意”,徽州三雕不仅是民居建筑的组成部分,还是徽州独特地域特征的反映,更是徽文化的折射。徽州工匠师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概括,运用想象,集它们各自优美的部分,来创造理想之意境,形成一种新的可视形象,徽州雕刻是优秀的工匠们将徽州的礼制文化与徽商的审美情趣加以完美结合的产物。

所谓“减”——即只减无增,是徽州三雕的雕刻特色。一刀雕错,前功尽弃,这就决定了徽雕工匠树立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徽州雕刻精细复杂,明清时期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构图、布局讲究艺术美,深浮雕和圆雕被普遍运用,很多工匠都善用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在同一个画面上,常常同时出现亭台楼榭,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等,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三雕技艺鬼斧神工,化砖、木、石头粗犷材质为神奇,雕刻工匠为了达到"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艺术意境,需要熟练掌握十几种工具以及几十种雕刻手法的运用,在见方尺寸、厚不及寸的砖上一刀一刀勾勒出每个形象的细部,既要考虑造型、比例、还要考虑笔触深浅,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需要砖雕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古法要求 一幅砖雕作品不能有超过三处损坏失误,在整个过程中徽匠唯一可以依靠的是在无数次雕凿中积累的经验与感觉。在称为出细的工序中具体刻画人物、楼台、树木等,这也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它对刀路技巧要求极高:不同的造型要以不同的方向和手法去雕刻。比如打法做坯体,铲法做修光,挑法做起纹,多种手法混合并用。砖雕必须要深雕到两公分以上,最低要有六个面才能将每个元素凸显出来。由于砖雕是同色材质的青砖,但艺人通过对造型层次及透视法的灵活运用,砖雕作品会显现优美丰富细腻的色调变化,让人感到在单色中微妙变化的色彩调子。比如深刻花纹表现人物的袍服、胡须,浅刻表现衣袖等等,运用这些造型手法细致的塑造,让砖雕在光线下看起来能呈现出黑白灰的丰富调子。徽匠雕刻时执刀潇洒自如,运刀铿锵有力,刀随心动,刀落意达,做到眼、手、刀、形、意一致,此乃徽州三雕技法的集大成之处。

所谓“乘”——是比喻徽州雕刻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过程。几百年来徽州工匠习古创新,作为设计和实施者他们以兼具艺术家和工匠的双重身份用心经营、创造新的徽雕价值。

在徽州砖雕的发展历程中从明中叶到清末期的三四百年间争奇斗艳,其作品数量之巨、涉及内容之广、造型形式之妙堪称历史文明光辉。明时风格粗犷,画面构成强调对称,人物造型线条洗练;清时细腻、繁琐、注重故事情节和画面构图之美,雕刻层次比以往更多,并且远、中、近景层次分明,令人赞叹不已。据《歙县志》记载,商人致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以此光宗耀祖,炫耀故里。这时徽商“贾而好儒”的文化品质及互相攀比的心态逐渐影响到他们的艺术品味,他们善于借用建筑的空间造型规格、布局结构、雕梁画栋的装饰来体现主人的涵养,这在相当的程度上促进了徽州雕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徽州新安画派、徽州版画等艺术流派的蓬勃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对徽州砖雕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艺术当随时代,徽派雕刻的革新并非简单地源自天分和灵感,而是作为手艺人、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责任,才是他们一路走来的最强的支撑和动力,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理解和一种渗透的程度。徽派木雕传人曹簧生自幼饱览古民居徽州三雕的刀法,不断从古徽州雕刻艺术宝库中吸取丰富营养,又因为对生活的热诚与对自然的敏感,他独创了一种雕刻技艺叫“罗汉纹”。将两种性能截然不同的不规则薄木片完全贴合起来达到自然逼真的效果,表现一种天然、苍劲之美。

所谓“除”——是说徽匠心无旁骛,精益求精。徽州雕刻工匠在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低下的,远走他方谋生技术便成为生存的唯一要素,所以这些世代相传的工匠为了名誉,相互竞争、学习、非常看重雕刻技术才能,丝毫不敢懈怠。也正因此,经过世代的继承和发展,徽匠的工艺水平整体都非常高。流传至今的宏村承志堂木雕"百子闹元宵"、歙县棠樾牌坊群和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均堪称徽州三雕的代表作,是徽州工匠登峰造极的绝世佳作,闻名于世。

徽州工匠在雕刻技巧上的不懈追求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徽雕升华蜕变的过程中,徽匠们以一种符合自己制作要求的形式存在来满足自我的精神慰藉。徽雕的制作十分注重细节和形象刻画,刀法的细腻繁复是它最鲜明的特点,这种工艺之“细”,要求之“高”,从其传统工具便可知大概,徽州雕刻的工具基本上就是一百几十把刀,基本上都是一到两毫米之间做一把刀。工匠对每一块材料、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造型都以传统要求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雕凿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徽州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对雕刻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徽州三雕的技艺正是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法则,将自己的精华血脉注入作品,使徽州三雕得以誉满天下成为经典,纵使岁月磨砺、风雨剥蚀,更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力和沧桑感。

谈古论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技艺精湛的徽州工匠已不多见了,徽雕精品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有新的学徒耐不住寂寞,不愿潜心专研,急于求成,最终作品难以达到古徽州雕刻的技艺水平。其次,大众化的纪念品文化、众多粗制滥造、复制抄袭的仿古作品极大地混淆了对传统徽州雕刻技艺的审美和理解。那么在现今快餐文化盛行的年代我们还需要这些徽州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答案当然是非常肯定的,我们现在缺失的不但是优质的产品、优质的人才,更为缺失的是支撑优秀人才、优秀产品、以及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工匠精神,这是一种一丝不苟、不甘寂寞、不满于现状、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所以,徽州工匠们高超的手艺,他们对于技艺的认识,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他们工作的热情,以及他们所表现出的创造力,尤其是他们的精神价值隐藏在众多的徽州雕刻中,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仍旧非常值得我们来挖掘、学习。

宏村承志堂木雕 百子闹元宵

黟县窗格

猜你喜欢
砖雕徽州雕刻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徽州人
On art
宋墓与孝子故事砖雕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