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络的野草侵占传统文化的良田

2017-07-03 03:13葛兰宁
课外语文·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坚守经典诵读重塑

【摘要】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到浅俗、甚至庸俗、低劣的“快餐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正在逐渐淡化,网络的野草正在侵占他们心中的良田,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被践踏和颠覆!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经典诵读》课教师,应以引导学生走出低俗、走向健康为己任,并在教学中付诸实际行动。

【关键词】《经典诵读》;坚守;重塑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流行起了恶搞之风。网络上频繁出现各个版本的“变体”古文经典,无论是四大名著,还是《木兰辞》等乐府名篇;无论是短篇的唐诗,还是长篇的古代散文都未能幸免被恶搞。蔓延到中小学,以至于孩子们最流行的玩法竟是将诗词课文按韵律另行填词。恶搞版本“风行”孩子们口中,恣肆蔓延。这些“盗版”的恶搞,孩子们竟出口成诵!如将《望庐山瀑布》改诵为“日照香炉升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流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春晓》“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跑”。学生们心智尚未成熟,心如明镜,污垢未染,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偏离诗歌本意的恶搞会导致学生们对传统古诗文的误解。久而久之,这些无所不在的浅俗、甚至庸俗、低劣的“快餐文化”所包含的消极、暴力、色情等因素将熏染学生们的心灵,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其心理健康,以致人格扭曲,美丑不分。

以上现象都表明,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正在逐渐淡化,网络的野草正在侵占他们心中的良田,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被践踏和颠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传统文化又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一个民族的疆土被人用武力占领了,还可以收复;一个民族的文化被人灭绝了,或者自己抛弃了,则万劫不复。”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经典诵读》课教师,应以引导学生走出低俗,走向健康为己任,在教学中去做深度思考,并付诸实际行动。

一、诵读经典重塑自信

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份永恒久远的积淀,那是每一个中国孩子共同的童年记忆——唐诗、宋词以及一切与之有关的美好事物。作为教师,我们急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们拨开心中的迷雾,及时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记忆。通过诵读经典诗文重塑自信,重新找回民族自豪感,留住他们心中的真善美。

心理学家说:自信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和确信。自信心的建立源于社会活动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功。《经典诵读》课会给孩子们提供多次的朗诵实践。让学生们感受到成功。第一节课,我一定会真诚地对同学们说:“人生多姿彩,路途千万条。祝贺你们选择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请不要说你以前学习如何不好。那是因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不适合你。现在是从零开始,你们逆袭的时刻来了!从今天开始,讲台就是你们的舞台,教室就是你们的排练厅。跟着老师学习朗诵经典诗词,让你变得高雅、大方,气质好,人人都成小明星。”这样的语言能让学生们内心升腾起无限希望与信心。

二、展示经典诗文美

全方位包装传统经典诗文,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手段对“原汁原味”的经典名篇加以现代化的包装,从视、听、幻多方位展示传统文化的美,引导学生调动眼睛、耳朵等审美感官,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图画美,不再让学生觉得古诗词是单调乏味、老生常谈。

(一)传统经典诗文的德育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母子分離的时刻,慈母缝衣的情景,表现出了人间最真挚的感情。一针、一线、一衣这样最普通的东西,牵引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线儿长,针儿密,细细的针、长长的线在老母手中游走着……结实点,再结实一点儿。一针一线的缝制缝进了盼儿早回的期望,缝进了恐儿迟归的担忧……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这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没有眼泪,没有叮咛,这无声的场景中充溢而出的人间至情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无言语,却唤醒了每一位游子思念母亲的心;无行动,却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真情。这样的诗文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承袭的文化精华和道德精神。

试想当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了这一针一线的情意后,学生诵读起《游子吟》的时候,内心定能升腾起一份眷念,保留一段热肠、一片温情,就会少了许多污言秽语的咒骂。不管是朗诵者还是听诵者都会在这样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感受到母爱,并感恩母爱且珍惜母爱。短短的、凝练的诗句之中蕴含了人间至情,凝聚了最生动的感恩教育。这样一次次精神上的洗礼,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他们也会越来越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传统经典诗文的意境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引导学生按照如下三步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寻景,有哪些景物?构境,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析情,画面渗透出怎样的感情?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让学生从抽象的文字符号中感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图画美。

朗诵这句诗时,我们引导孩子们想象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的全景图。带着这样的想象,发动学生去网络搜索相关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再配上音乐《远去的草原》做朗诵表演的背景音乐,这样的活动会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朗诵兴趣。

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是一首多么快乐而又优美的草原牧歌!带着这样的理解朗诵这样的诗句,诵者和听诵者定会被千里草原,牛肥羊壮所吸引。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意象组合所营造的画面体现出的意境美定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片言只语却意蕴无穷,这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传统经典诗文的音韵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铃霖》)选择主题风格相似的乐曲进行配乐诵读,以体现诗词的音韵美,这是最好的包装手段。传统古诗词本身具有的韵律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再加上音乐的衬托,更能表现出它的音乐美和艺术美。《妆台秋思》笛子曲,正好配《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朗诵,以表现词中的千种风情。“吟诵时,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 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境界。”寒蝉,长亭,烟波,幕霭,杨柳岸晓风残月……都会在哀婉悠扬的笛曲中化成一个个美丽的灵动的音符,如秋雨,点点打在你我的心扉……悱恻凄哀的气氛,无限惆怅的心情会让每个人动容,也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经典诗文的感染力。

三、搭建平台多实践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文吟罢,口留清香”。让朗诵成为习惯、成为常态,让琅琅诵读声陪伴学生们成长。讲台上,教室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勇气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然后,想尽一切方法给孩子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一次次的演出实践中变得更加自信、阳光。

(一)组建学生朗诵社团

组建校园诗歌朗诵学生社团——“朗情社”。定期举办诗文朗诵会,如春有《迎新春诗歌朗诵会》、夏有《五月的歌》《棕叶飘香端午情》、秋有《金秋诗韵》《月是故乡明——中秋朗诵会》《九九话重阳》、冬有《冬之韵》等,形成经常性、时效性、常态化活动新机制。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平台,产生社会影响,更好地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真正成为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二)建立微信群或QQ群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尝试“互联网+经典诗文”的全新鉴赏模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诗文,制作成音乐相册发到群里进行评比。在群里开办“今日诵读”栏目,让同学们轮流当主播每天朗诵一首诗。同时,优秀学生的表演作品可制成微课视频,发给学生共享。让学生在课余模仿练习,并进行个性化创新,然后带到课堂上集中展示,老师进行点评指导,互相取长补短,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学模式。

(三)编写朗诵案制成口袋书

引导学生们编写诗歌朗诵案,画上个性装饰画,制作成精美的作品集。组织学生定期展览,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编辑成册,制成便于携带的口袋书,方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学习浏览。让经典诗文无处不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陶冶,在琅琅的诵读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并找回熱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

(四)创办学生社团刊物

创办学生社团刊物《扬帆远航》。发掘学生中的人才,在教师的指导下编辑、策划、排版,定期在校内出版发行。以社团刊物为阵地,发表师生经典诗文朗读案例以及师生创编作品,宣传报道学生们在校内外的精彩朗诵活动,表彰各项赛事活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让《扬帆远航》刊物真正成为经典诗文阅读鉴赏及时有效的活动与宣传鼓励平台。

“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种归属感;一个对自己的传统不懂得继承发扬的民族,便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中不断开动脑筋,和网络野草抢地盘,守住宣扬传统文化的阵地,守住孩子们心中的那片净土。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民族品牌的维他命、蛋白质,滋养孩子们成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大声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千万不要让传统文化的良田被侵占,莫让学生们心中的传统文化变异、抛荒。

参考文献

[1]袁行霈.国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葛兰宁,女,1970年生,学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坚守经典诵读重塑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