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7-03 15:54刘利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电切痉挛舒适度

刘利华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体检中心,湖北 咸宁,437100)



循证护理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利华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 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体检中心,湖北 咸宁,43710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86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预防膀胱痉挛,比较2组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在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干预的盲目性,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预防

前列腺电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可重复治疗的特点,已经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金标准。但作为一种手术治疗方式,并发症是困扰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问题。膀胱痉挛属于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40%~50[1]。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表现为强烈的便意、尿意、尿道口溢尿,严重者膀胱区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是术后护理的主要目标,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确、正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用最佳的科学依据而制定护理对策的一种护理模式[1]。本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2—4月将循证护理用于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86例,纳入标准:均经直肠指诊、B超及尿动力学检查确诊,并符合BPH的诊断标准;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未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 无意识障碍、认知清楚,可准确表达语言; 无手术禁忌症; 无神经源性膀胱病史; 无持续导尿及膀胱造瘘。排除标准:合并有恶性肿瘤; 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 合并有膀胱结石、膀胱颈硬化症、神经源性膀胱等; 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以上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6~81岁,平均(67.5±12.5)岁; 病程3个月~6年,平均(3.2±1.3)年。增生情况:Ⅰ度7例,Ⅱ度8例,Ⅲ度28例。IPSS评分18~26分,平均(22.5±3.5)分。对照组患者年龄55~84岁,平均(68.2±13.4)岁; 病程4个月~7年,平均(3.5±1.4)年。增生情况:Ⅰ度8例,Ⅱ度10例,Ⅲ度25例。IPSS评分20~27分,平均(23.2±3.8)分。2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2组经术前充分的准备后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治疗,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合理控制冲洗液温度和冲洗速度、保持膀胱冲洗通畅、减少不良刺激以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选取泌尿外科护理经验丰富、计算机检索水平好的6名护士组成循证护理小组,确定为1名责任组长。小组成员均接受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依据科室内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查阅文献,确定循证问题。

1.2.2 循证问题:根据工作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如手术应激性、精神心理因素、导管问题、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等,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由小组成员对以上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关键词为“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预防”等,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Medline等数据库,认真分析与评审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

1.2.3 循证支持:⑴ 膀胱冲洗:冲洗液的温度、速度对评估痉挛的影响很大。术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保持在20~37 ℃(考虑到季节因素,夏季为20~30 ℃,冬季为30~37 ℃)。严格控制冲洗液的速度,术后当天为100~120滴/min,术后1 d控制在80~100滴/min,术后2 d为60~80滴/min,并视冲洗液颜色进行调整[2]。⑵ 导管因素:导管堵塞也是引起术后膀胱痉挛的重要原因,由其刺激诱发膀胱痉挛的发生率高达42%。① 首先将导尿管粘贴于大腿前内侧,牵引松紧适宜。② 为患者设置高危导管巡视卡,确保引流管通畅,每2h检查1次引流管是否受压、折叠、扭曲,对引流管定期挤压以防止堵塞。③ 减少不必要的下肢活动,避免对膀胱的刺激。根据冲洗液的颜色对气囊内的液体量进行调整,无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协助采用平卧位。⑶ 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于术前1周指导患者进行排尿中断训练(每当排尿时有意中断尿流2~3次)和盆底肌训练(收缩和放松肛门,每次收缩在10 s以上,30次为1组,3~5组/d)。训练前向患者讲解干预的目的、方法及效果,取得患者的配合,告知患者该训练能够以增强盆底肌和尿道周围肌肉的张力,减少术后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的收缩。指导患者当出现膀胱痉挛症状时运用行为疗法抑制膀胱痉挛。⑷ 手术应激因素:① 按摩法,采用点、按、压、揉等方式进行按摩内关、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气海、中极等穴位。按摩时嘱患者取舒适体位,平静呼吸,吸气时按摩、呼气时放松。每个穴位按摩2 min,手法由轻到重,以出现酸、胀、麻感为度,3次/d。② 药物干预,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硬膜外腔留置管或与静脉输液管道上的T管连接,持续镇痛48~72 h,以减少疼痛导致的膀胱痉挛的发生。还可通过应用解痉药物,如口服舍尼亭、在冲洗液中加入利多卡因、肌肉注射莨菪碱[3],缓解膀胱痉挛。⑸ 心理因素:术后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抑制逼尿肌功能。① 术前结合宣传资料、影音视频等向患者讲解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流程、注意事项、配合事项等,告知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对策,让患者有心理准备。② 术后责任护士主动到床边安慰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劝解和安慰,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可导致、加重膀胱痉挛,教会患者心理调节的方法。可播放一些轻音乐、悠扬的歌曲等,引导患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想象,内容为良好的自我体验以及美好的大自然景色,减少术后的心理应激。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消失时间、痉挛时的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

1.3.1 膀胱痉挛: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类型[3]。轻度,冲洗液颜色变化不大,导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溢出,膀胱痉挛5~6次/d; 中度,冲洗液不滴,导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溢出,患者膀胱有憋胀感、下腹胀痛,但并不剧烈,每1~2 h出现1次膀胱痉挛; 重度,冲洗液血色加深、不滴,下腹部急迫的憋尿感、疼痛剧烈,患者不断屏气,膀胱痉挛几分钟出现1次。

1.3.2 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分0~10分,按照疼痛的剧烈程度分为无疼痛(0分,无不适,0°)、轻度疼痛(1~3分,患者安静,不影响休息,Ⅰ°)、中度疼痛(4~7,影响休息,但尚能忍受,Ⅱ°)和重度疼痛(8~10分,患者辗转不安,不能入睡,Ⅲ°)。

1.3.3 舒适度: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价,内容包括4个维度28个项目,分别为环境(7项)、社会文化(6项)、生理(5项)、和心理(10项),每个项目李克特4级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舒适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

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消失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发作时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持续时间、消失时间及疼痛程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在生理、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环境与文化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泌尿外科治疗的一个突破性进展,已经成为治疗BPH的常规手术方式,基本取代开放手术。该手术治疗方式不仅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且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性功能的影响更小[4]。但术后膀胱痉挛是该手术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发作时疼痛难忍。膀胱痉挛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反复膀胱痉挛易导致继发性出血、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由于前列腺电切术的大多患者年龄较大,往往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疾病。膀胱痉挛作为一种恶性刺激,可诱发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等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的呼吸、心脏功能负担,诱发心血管意外,严重者甚至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增加患者的死亡率[5]。但目前而言,膀胱痉挛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膀胱三角区黏膜对温度、压力及机械性的刺激敏感有关。前列腺电切术后有效控制膀胱痉挛的发生是护理的重点。

循证护理是根据临床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得到循证支持,为患者实施最佳护理的一种模式。研究[6]报道,循证护理可引发临床问题找出最佳的应对措施,能够积极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将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留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减轻膀胱痉挛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管理在实施前,首先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对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力度进行监督。小组成立后,小组成员循证导致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手术应激因素、导管问题、膀胱冲洗、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心理因素等是导致术后膀胱痉挛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寻找循证支持、结合临床实际和专家意见制定护理对策。研究[7]认为,循证护理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资源,对术后膀胱痉挛预防的护理内容进行了规范,避免了护士因个人经验不同、能力不同而导致护理质量的差异以及护理工作的盲目性,有效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在制定的循证支持护理措施中,通过循证文献控制冲洗液的温度和速度,减少膀胱冲洗对膀胱的刺激。通过设置高危导管巡视卡,合理固定导管位置,减少导管因素的刺激。盆底肌训练能够增强尿道、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盆底肌肉力量,增加尿道阻力和控尿能力,抑制尿急的发生[8]。穴位按摩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治疗和护理措施,其一方面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使患者感觉身心舒适、愉快和放松[9]。另一方面所选的穴位均与膀胱有关联,能够有效地阻断病理性神经冲动的传入,降低使膀胱的痛觉感受器兴奋性[10],减少膀胱空虚感,增加逼尿肌的肌力,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同时注重心理因素对膀胱痉挛发生的影响,通过认知干预、音乐干预以及传授心理调节方法,提高患者的心理准备水平,缓解术后的不良心理[11-12]。以上综合性、前瞻性的措施有效预防了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有效避免护理干预的盲目性,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值得推广应用。

[1] 田文华,钱洁,姚宏燕,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2):141-142.

[2] 邵惠弟,王灵红.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52-53.

[3] 王静,王容,尹世玉.行为疗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89-3290.

[4] 魏兴华,胡海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四川医学,2014,36(10):1410-1411.

[5] 周庆云,卫中庆,陈星梅.循证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的Meta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71-74.

[6] 黄立文,马洪新.循证护理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16(9):33-34.

[7] 朱国宁.循证护理在预防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后膀胱痉挛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2):117-119.

[8] 朱亚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57-58.

[9] 喻露.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12):91-92.

[10] 李文莲,金卫红.穴位按摩改善泌尿外科微创术后膀胱持续痉挛的疗效[J].上海护理,2013,13(6):48-49.

[11] 农小珍,李小潘,黄丽芳.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87-90.

[12] 顾小玲.综合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痉挛及康复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138-139.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revention of bladder spasm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LIU Lihua

(PhysicalExaminationCenter,XianningCentralHospital,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HubeiCollege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ning,Hubei,4371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revention of bladder spasm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Methods A total of 86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to prevent bladder spasm,and the incidence of bladder spasm and hospitalization comfor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ladder spasm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severity was ligh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uration,bladder spasm disappeared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nset of pain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mfor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blindnes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ladder spasm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fort level.

evidence-based nursing;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bladder spasm; prevention

2017-01-25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研究项目(2014CFC1088)

R 473.6

A

1672-2353(2017)12-101-04

10.7619/jcmp.201712030

猜你喜欢
电切痉挛舒适度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内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术后护理干预对策的研究
胆道镜下高频电切技术在肝内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与改良Madigan术治疗不同体积BPH对比分析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