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流程改进对低年资护士交接班效果的影响

2017-07-03 15:54褚晓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交接班年资病情

褚晓静,袁 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1.骨关节外科; 2.康复六科,江苏 徐州,221009)



交接班流程改进对低年资护士交接班效果的影响

褚晓静,袁 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心医院,1.骨关节外科; 2.康复六科,江苏 徐州,221009)

低年资护士; 交接班流程改进; 交接班效果

护士的交接班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严格程序化的护理交接班对保障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1-4],而低年资护士是否能够高效规范的进行护理交接班也是影响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有效的护理交接班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搞清楚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治疗情况,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交接[5-8]。因此,提高护士的综合技能对有效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低年资护士的交接班进行培训包括护士个人素质、专业护理操作、与患者的沟通等多个方面[9-10],激发低年资护士的主动参与意识,注重对关键流程的规范化流程培训。为了持续改进和提升护理质量,本科于2014年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交接班流程改进方案,本套方案的实施主要是针对临床护理中出现的各种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据此进行针对性的制度改进,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升交接班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有3个病区,床位180张,每个病区60张,护士共60人,包含护士长3人,其中低年资护士40人,均为女性,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2.3±1.2)岁,学历:本科16人,大专24人,护龄1~3年,平均(1.8±0.7)年,平均每名护士负责8~12例患者,夜班护士2名,各负责30例患者。均从2014年开始进行整体的交接班流程改进,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将40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护理人员的年龄分布、学历、护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交接班优化流程:⑴对照组:在未进行交接班流程改进之前,交接班流程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患者的病情、治疗方式等方面,由护士长主持,夜班护士分组带领全体护士进行口头床头交接班工作,对危重症患者及新患者进行重点交接。⑵观察组:观察组护士进行交接班流程优化。① 交接班形式:将集体的交接改为小组交接,小组交接主要组成人员包括护士长,交班护士,接班护士,责任组长。每个小组的护士均无需参加非负责区域的护士交接班工作,为接班护士提供充足的时间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11-12]。交接班过程中对交接班护士站立的位置进行规定,为了保证接班护士能够清晰明确的接收交班护士的转达内容,护士长根据交接班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补充。接班护士提前10 min到岗,主动查阅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根据专科制定的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在交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逐一进行记录,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进行全程的床边监督指导,使低年资护士能够对每例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② 交接班内容:制定交接班内容的指引,明确医嘱交接和护理内容的交接,患者的个体需求,目前患者的整体情况,特殊用药情况等[13],在进行必要的护理过程中可以适时对患者进行适当鼓励指导。③ 交接班质量检查:交接班工作完成后,由护士长或者高年资护士随机抽取1~2名低年资护士对所管理的患者病情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诊治和护理几个方面,并分享阐述护理心得。每周1次将抽取资料进行汇总,综合评价交接班质量,促进交接班制度的改进。④ 针对性的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知识:由于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知识相对匮乏,护理经验不足,往往可能会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科室需要通过案例讨论,病情模拟,现场提问等方式[14],督促低年资护士养成提前查阅资料,主动思考的习惯,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的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充实自己。

1.2.2 交接班考核评估方法:交接班考核主要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评价,制定床边交接班评估表,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对原有的流程进行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在试用半个月后进行再次讨论流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根据其中出现的问题逐渐进行修订,确定最终的交接班评估表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自理能力、饮食、营养情况、体温、血压等),对患者进行的基本护理等。根据各个条目分别进行评分,总分40分,每个条目10分,得分越高代表交接情况越好。

1.2.3 患者满意度评价:通过本科室自行制定的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调查问卷涵盖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多个方面,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性,交接后护理的连贯性等,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患者数×100%。

1.2.4 其他:除了对制度实行前后护士交接班考核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外,还需要对制度实施前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患者对病情的知晓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对病情的知晓情况采用百分制进行比较,得分越高代表知晓情况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患者病情知晓程度、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比较

分析比较交接班流程改进前后,观察组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不良情况的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士交接班考核情况比较

分析比较交接班流程改进前后,观察组护士的交接班考核情况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比较

分析比较交接班流程改进前后,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对病情的知晓程度,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护士交接班考核情况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优化床旁交接班流程是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护理流程,提高交接班护士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15-17]。对于保证临床工作的连续性、交班质量的优良、医疗护理的安全、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等[18-19],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目前低年资护士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护理人员对交班工作的态度、护士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20-21]。因此,低年资护士缺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能够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患者的需求等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

本次研究中对交接班流程的改进工作是在总结分析了本院众多科室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护理问题之后综合做出的,希望做出具有借鉴意义的交接班流程改进规程。本研究中,进行了交接班流程改进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进行交接班流程改进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病情的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同时通过对交接班流程进行改革,将交接班流程细化,做出详细的考核流程,强化低年资护士的交接班意识,促进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交接班工作,并按照标准要求完成交接班的工作,提高交接班流程的质量,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流程以及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从旁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接班护士对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病情的知晓情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2-23]。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科实施的针对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采用资深护理人员帮扶低年资护理人员,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做法取得了极好的成效。同时,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高了行交接班流程优化的积极性。综上所述,这种交接班流程优化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24-25]。

[1] 朱蓓,徐剑鸥,眭升.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优化[J].护理学杂志,2013,28(8):25-26.

[2] 徐丽芬,杨荆艳.交接班流程改进对低年资护士交接班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9):57-59.

[3] 刁庆庆,徐剑鸥,陈丽,等.床旁交接班流程的优化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79-81.

[4] 肖爱华,杨文红.床旁交接班流程在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113-114.

[5] 黄小红,熊玲.提高支助中心护士交接班质量的规范化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6):706-708.

[6] 付沫,唐霖,肖继荣,等.提高骨科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的规范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14):63-65.

[7] 喻晓芬,胡弦琴.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手术病人复苏室交接班质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7):2404-2406.

[8] 范桂云,董梅花,张娟,等.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内科病房护士交接班质量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04-106.

[9] 吴翠诗.专案管理干预低年资护士交接班质量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18):11.

[10] 肖爱华,杨文红.床旁交接班流程在低年资护士综合素质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113-114.

[11] 汤春玲,陆云.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床边交接班培训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6,2(3):176-179.

[12] 朱小冬.行动研究法在低年资护士床边交接班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2(9):133-135.

[13] 金萍,蔡惠芳,童利珍.低年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47起的特征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3,12(5):458-460.

[14] 赵华,耿希华.无缝隙交接班流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44-46.

[15] 张曦,夏莉娟,鲍春燕.SBAR-床头交接班工作模式在低年资护士临床应用中的质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7-11.

[16] 钱维明,陆小华,杜丽丽.作业流程重组在急诊手术交接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4):69-70.

[17] 郑丽娇,冯燕英,麦敬芳,等.双向互动点评模式在护理交接班应用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2014,29(14):1267-1269.

[18] 任凤英,李娜.交接班流程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522-523.

[19] 陈影霞,赵莺柳,赵翠兰.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88-89.

[20] 赵华,耿希华.无缝隙交接班流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44-46.

[21] 李卫林.规范交接班流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30(18):2185-2186.

[22] 夏大珍,许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晨间交接班流程的改进[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A01):117-118.

[23] 王晓莉,徐莉,张丽萍.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36-38.

[24] 孙境,张伟,张丽,等.分组反式交接班在产科病房的实施与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48-149.

[25] 秦爱玲,屈莉.181起低年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早期干预[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2):1246-1247.

2017-01-25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资助项目(BL2012030)

袁芳

R 471

A

1672-2353(2017)12-202-03

10.7619/jcmp.201712068

猜你喜欢
交接班年资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三阶梯”方法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