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坠素辉同郊风范长

2017-07-05 15:41刘晓燕胡晓霞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风范泸州门诊

文/刘晓燕 胡晓霞

清露坠素辉同郊风范长

文/刘晓燕 胡晓霞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955年,孙同郊先生和丈夫任定一接受组织安排来到了川南医院泸州医士校(泸州医学院的前身)工作。想象中,他们风尘仆仆到来的那天,泸州一定是酷热难耐的。他们提着简单的行李,及目之处全是空气中上下飞舞的尘土。先生径直走向了泥墙搭筑的校舍,那般柔弱却又坚定的背影一走就是50余年。

或许那个年代并不缺乏理想主义精神,年少的激情和浪漫足以支撑奉献的初衷。然而10年呢?50年呢?时光就像群居的白蚁,蚕食了无数人出发时就注定会丢失的梦想。然而从玄滩到忠山再到城北新院,不管大道两旁风景轮换,不论满头鹤发渐染,先生依旧每日虔诚地走进医院,一丝不苟地穿上白大褂静静等待病人前来。

事实上,先生并非没有机会离开。1956年,先生师从著名中医专家赵锡武在北京学习。学成之后,有很多人都劝先生留在北京,为了发展,为了前途,为了将来。很难想象,先生是怎样从繁华中选择了守护贫瘠的一方。也许先生也曾犹豫,也曾彷徨,但先生用一生坚守了专业与责任,从来无愧于病人,亦无悔于时光。

众所周知,川南地区的肝病患者居多。先生认为此系湿热疫毒所致,她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选择价廉效高的中药处方救治了大量慢性肝炎患者,总结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方法。先生在岁月中逐渐沉淀下治疗经验,研发出了解毒护肝冲剂,为无数肝病患者带来了生的曙光。

先生年事已高,却坚持亲自坐诊看病。她多次拒绝医院派车接送的安排,固执地用脚步丈量着日新月异的世界。偶尔有学生相伴,路上便多了几许欢声笑语。一日,先生独行出诊,却在途中不慎摔倒。没有人知道肋骨骨折、耳朵出血的先生是怎么坚持到门诊诊治病人的。同事们心疼先生,让先生回家休息。先生为难地说:“那病人怎么办呢?他们大老远赶来找我看病,不容易呀。”

先生平日的生活非常简朴,很难想象先生家中除了书籍和资料之外,竟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同事说,多年来,先生在面对贫苦病人时,往往直接拿着处方到收费处为病人付账,甚至还为病人支付返程路费。先生一直不同意自己的门诊挂号费上涨。她怕增加病人负担,她怕增加的那几十块钱划开了和困难病人之间的鸿沟。

有许多患者家属给先生送红包,但先生都一一婉拒了。她总是说治病救人是她的天职。她有工资,有补贴,不能拿病人们的血汗钱。一日,一个固执的病人家属特别想感谢先生,在蹲点数天之后,终于在门诊门口拦住了先生。他强行将红包塞进了先生的口袋之后转身就汇入了人流之中。此后,先生一直都闷闷不乐。她心中记挂此事,终于想法设法找到了病人家属并退还了红包。然而,诊室里仍会有病人悄悄放下的各类物品,这些朴实的心意让先生既感动又犯愁。先生喜的是病人病情有好转,忧的是送礼开了头又会增加病人们的负担。后来,那些被偷偷放下的礼物就出现在了进修医师和实习医生的饭桌上,先生开玩笑说吃了病人送的东西就得心里装着病人啦。

曾有一次,须接先生参加一个活动,与先生约好下午2点30见面。那日小雨,为免先生久等,打算提前10分钟便前往先生所住小区门口等候。等到小区门口一看,先生已立于门口大树下。她单薄的身躯立得笔直,花白的头发上早已闪烁着星星点点的雨珠了……

也许这个世界太过浮华嘈杂,但先生的坚守与德行却让人看到了古时称颂的大医风范,看到了医学温暖人心的篇章,看到了人性本善之光闪烁在个体存在之上。我想,只要先生这一脉风范传承,无论做人抑或行医,未来总是会绽开希望的吧。丹青不知老将至 富贵于我如浮云

——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风范泸州门诊
泸州老窖
领袖风范
门诊支付之变
泸州油纸伞
师者风范
敢于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
邢兴怀 泸州老窖香水背后的男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