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7-07-05 08:41吕天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椎板后路椎间盘

吕天才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 疼痛科, 重庆, 404000)



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吕天才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百安分院 疼痛科, 重庆, 404000)

后路椎间盘镜; 纤维环修复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脊柱外科常见的疾病,会引起严重的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1-2]。近年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越来越多,且趋向年轻化[3-4]。研究[5]认为,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本研究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6.25±3.27)岁,病程在3个月~4年,平均病程(2.36±0.67)年。观察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5.28±2.94)岁,病程在5个月~4年,平均病程(2.69±0.82)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取俯卧位,于脊柱架上经C臂X线机透视确认手术间隙并定位。给予患者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病变侧后正中线旁开切口,长度为2 cm,以骨膜剥离子沿棘突外侧缘做钝性剥离至椎间隙,安全放入扩张管,建立工作通道,固定工作套管后安装后路椎间盘镜系统。

对照组患者予以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术中于后路椎间盘镜下采用髓核钳将椎板以及黄韧带外的软组织清除,采用枪式椎板咬骨钳将上位椎板下缘清除并将黄韧带向下进行剥离,采用枪式椎板咬骨钳将黄韧带咬除。显露患者硬脊膜以及神经根后,仔细探查神经根与周围关系,采用神经拉钩将患者硬脊膜囊以及神经根向中央拉开并予以保护,显露突出椎间盘,应用尖刀环形切开椎间盘纤维环,并应用髓核钳将髓核摘除。手术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无出血活动后拔出工作套管并以此缝合切口。

观察组患者予以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进行治疗。术中于后路椎间盘镜下逐层切开患者皮肤、皮下至腰背部筋膜,显露棘突并保留棘上和棘间韧带,将附着于椎板后的软组织剥离,将椎板间隙以及小关节显露出来。采用椎板咬骨钳将椎板间黄韧带及其椎板部分骨质咬除,将神经根潜行分离牵开并显露椎间盘组织。采用尖刀于纤维环处做切口,应用髓核钳经该切口逐步取出椎间盘突出组织,该过程中注意保护切口两侧的纤维环。成功取出后于纤维环切口一侧约2 mm处采用一次性缝合器穿入,回转旋钮进行切口缝合,对纤维环进行修复。拔出缝合器后保证切口锁紧,将线结推紧后剪断缝线,清洁消毒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VAS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强烈, ODI分数越高代表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依次为(71.44±10.67) min、(428.14±38.37) mL、(4.39±1.18) 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2.16±12.05) min、(450.57±54.12) mL、(6.25±1.43) d(P<0.05)。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组患者术前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3、6、12个月的OD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见表3。

表1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段的ODI评分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因为患者腰椎间盘各个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者椎管内,导致相邻的脊神经根受到了刺激或者压迫[6]。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会产生腰部疼痛、单侧下肢或者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7]。

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相比,虽然在临床具有一定疗效,但是并不适合青年人群的治疗,主要由于在切除术后对于纤维环上遗留的切口并不会恰当处理,比较容易造成残留髓核或者腰椎间盘复发等情况[8]。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当中能够对纤维环进行修复,使纤维环产生收缩,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作用,更加有效地消除患者疼痛症状,加快患者腰椎间盘功能的恢复[9]。当前,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已经凭借其恢复患者正常椎间高度以及部分活动功能较快,能够有效降低临近节段应力集中可能性等优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0]。本研究中,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纤维环修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情况和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

[1] 宋钦勇, 唐晓杰.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1): 111-113.

[2] 王涛, 康汇, 李红川.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组织 MMP 及 TIMP 指标的变化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9(6): 129-131.

[3] 雷金生. 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联合经皮穿刺臭氧氧化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河北医学, 2015, 4(5): 558-560.

[4] 谭斌, 刘雄文, 胡辉林, 等.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海南医学, 2015, 5(7): 654-657.

[5] Rafael A, Buerba, Erica,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complications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in the elderly: an analysis of 6253 patients i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database[J]. Spine, 2014, 39(25): 2062-9.

[6] 何升华, 赖居易, 王业广, 等. 腰椎弹性内固定系统联合纤维环缝合修复术治疗青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间不稳症35例[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 10(12): 45-47.

[7] 史凡祺, 张为, 冯硕, 等.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8): 621-625.

[8] 王翀, 田征, 梁青福, 等.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分析[J]. 中国内镜杂志, 2016, 1(8): 32-36.

[9] 郭二鹏, 李宽新, 李建柱, 等.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 重庆医学, 2015, 44(21): 2935-2938.

[10] 王文达, 金祺, 阮文枫, 等. 髓核摘除与椎间融合修复伴有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 20(9): 1345-1352.

2017-01-16

R 681.5

A

1672-2353(2017)13-130-02

10.7619/jcmp.201713039

猜你喜欢
椎板后路椎间盘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椎板棘突切开复位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