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农村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2017-07-05 04:56贾璟琪李富忠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生态旅游

贾璟琪 李富忠

摘要介绍了太谷县的基本概况和休闲农业现状,着眼于精准扶贫下的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认为太谷县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存在产业链构成不完善、经营方式不规范、政府引导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主要问题,建议多种渠道延长产业链,提升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并由政府多方面加强引导。旨在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经济效益。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4-0249-02

AbstractThe basic situation of Taigu Count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was introduced, which focu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under th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aigu County, such as the imperfect industrial chain, the nonstandard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guidance. For the main problems, it is recommended to extend the industrial chain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the operators, and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many way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ansfer the surplus labor force in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rural economic benefi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Eco tourism;Industry chain;Management model

近幾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城市里人们对于快节奏生活逐渐感觉到疲惫,休闲农业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受人喜爱。休闲农业是新环境下增加休闲、生态等功能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拓宽农业发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国家提倡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休闲农业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当中继续成为亮点。笔者将着眼于太谷县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推动其发展。

1太谷县基本概况及休闲农业现状

1.1太谷县概况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中部,总面积约1 049.92 km2,境内辖3镇6乡198个行政村。县内总人口28.8万,其中农业人口21.0万,占总人口的72.9%[1]。正是因为大量的农业人口及县内百年农业高校山西农业大学的存在,太谷县多年来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农村工作发展先进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是山西省“四化”发展示范县,且先后被评为山西省6个首批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县、山西省唯一省部共建新农村示范村所在县等。

截至2016年底,全县手续完备的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已达到791个、家庭农场230余个,且有在职的各类农业经纪人7 000余人,总体带动约3.4万农户。县内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逐步多元化的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2016年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2亿余元,其中仅酿造业销售收入就超过4.5亿元。

1.2太谷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按国家现有现代农业示范区检测及评价标准,太谷县已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2016年11月山西省政府常务会原则上通过山西“农谷”初设方案,“农谷”建设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这也是当前山西“三农”发展的一次跨越性转变。太谷县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为全省第一,也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生猪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太谷县也是省级粮食与蔬菜生产大县,并多次被山西省命名为粮食增产大县。因此,建设以太谷为核心的山西“农谷”有着坚实的农业基础和发展优势。

距离太谷县城15 km处的北洸乡三台村素有“天然氧仓”之称,因村南三座山峰而得名。村中常住人口145户,共502人,境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保存完好的明末清初时的古窑洞、农耕农具等,同时保留了较多传统婚嫁习俗、农耕文化与祭祀礼节,民俗文化多样。受发展休闲农业影响,村内成立了以“秧歌韵味,民国风情”为主题的三台韵味组团,以春季赏花、假日采摘、农事体验为主的具有本土风味“农家乐”活动站。

从政府公开信息来看,2017年太谷县将建设5个示范区作为新型空间架构,即建设以小白乡为重点的红枣苗木特色产业推广示范区、以阳邑乡为重点的绿色养殖产业推广示范区、以任村乡和范村镇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推广示范区、以侯城乡和北洸乡为重点的生物技术推广示范区、以南山一线为重点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3精准扶贫下的休闲农业 2016年太谷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為5 423户、共10 196人。一般贫困户主要集中在范村镇、阳邑乡、北洸乡等5个山区乡镇66个行政村。其中范村镇东曲河、田受沟,阳邑乡庞庄、小店、窑子头、南峪6个村为省级贫困村。

我国许多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产业特色突出,完全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种养加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定角度来讲,致使这些地区仍然贫困的原因是拥有资源尚未被有效开发利用,总体产业发展方向不明朗,由此导致农业生产产业链不长,价值也不高,属于富饶的贫困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劳动力转移等传统做法之外,还需要新途径。

休闲农业是将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中较为富集的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结合旅游、生态等发展模式,深度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将很大程度上加速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康社会进程。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脱贫致富基础上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2]。

随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不断优化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向多元化转变,休闲度假需求将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只要方向正确、引导有力、政策精准,再从形成稳定产业支撑基础上建立相应帮扶机制,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共享,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2太谷县发展休闲农业存在问题

近年来,太谷县先后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园区、休闲农庄以及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其经济效益也逐步提升。总体而言,由于县内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实力较弱,缺少休闲元素和文化内涵开发,经营规模也普遍较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2.1产业链构成不完善从概念上讲,产业链即是基于一定技术经济关联,各产业部门间由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及增加产业价值。当前太谷县休闲农业发展主要处于休闲农业中游生产管理阶段,而一般意义上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如品牌经营、原材料控制等环节却仍未形成系统化运作。正是因为休闲农业产业链缺失上游与下游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阻碍休闲农业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相关产业价值的累计和增值[3]。

根据其他地域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如果休闲农业覆盖范围太小,则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用,而太谷县大多数休闲农业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大部分休闲农业也并未对乡村旅游资源与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仍旧停留在满足游客物质需求层面,缺乏使游客接受精神升华的氛围。相关休闲农业产品也较为单一,没有别具一格的特色,这样既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无法通过发挥休闲农业自身优势带来更为理想的经济收入。

2.2经营方式不规范当前太谷县休闲农业的经营主要依赖于自身经济状况较为良好的农户所进行的自主家庭经营,此种经营模式自由性较高,但规模普遍较小,且对相关服务人员要求较低。参与经营人员大多缺乏经营知识与相应服务技能,由此而导致服务设施不匹配、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且用户体验差,很难拥有回头客。产业整体运营中管理也较为混乱,存在没有进行正规审批手续和申办报告及尚不具备所需经营条件便进行经营的现象,随意性较强。

经营者由于缺乏相应市场观念,由此导致经营方向不明确,且经营理念不先进,存在无序竞争现象。具体表现为经营者为了增加各自营业收入,盲目发展自我,在忽略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形成雷同效应,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减少了总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休闲农业服务设施还不完善,仍然单纯依靠收门票盈利,没有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资源,这也导致了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不高。

2.3政府引导效率低作为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想要长久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正确引导与支持[4],如进行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但在实际运营当中,相关部门缺乏针对休闲农业经营范围核定与服务质量的确切要求,使得行业准入较为简单且相关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较为粗放。

有些地区从初步建设到后期管理都会进行较为全面具体的引导,但也存在部分并未落实的情况。如在休闲农业相关设施建设中,有些园区项目缺乏科学系统规划而盲目开发,导致后期管理成为难题。具体表现为因农业旅游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不健全,缺乏统一规划、指导,从而出现多个管理机构。此外由于受各级政府帮扶资金限制,使得有些农民只有主观需求,却缺乏客观条件,无法从事休闲农业开发。

3针对主要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想要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在规范经营方式的同时拓宽经营者市场竞争意识,也加大政府的引导力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有效合理的对策方案。

3.1多种渠道延长产业链充分展现地方特色是休闲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紧密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把文化因素连同经济效用同时注入所处自然环境中,从而提升休闲农业吸引力。从产业自身来说,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经营内容区域,通过加强产业分工合作而形成良性集群效应,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不同产业间互利共赢。从延长产业链出发,规避一哄而上的局面出现,以产生更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效益。同时,要鼓励企业间进行合法并购、整合,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打造龙头企业,提高经营项目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与其他产业之间,应通过加强休闲农业与相关休闲服务业间有效整合,在扩大经营范围的同时提高效率,也使外部经济效应得以实现。可依托所处旅游景点,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在丰富休闲农业经营内容的同时,积极反作用于景点发展。同时应该注意到,要不断加大对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与相关服务设施的投资,以此来完善休闲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礎。此外,要加强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引导休闲农业经营向更为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5]。

3.2提升经营者经营观念随着休闲农业旅游逐渐走入农

民家庭,参与休闲农业活动已经成为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途径。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参与休闲农业的同时更要保障其利益。一方面,农民通过经营“农家乐”模式的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掌握旅游管理知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文化素质,要让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农民通過参与和经营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增加自身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转变消费观念。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农民利益,如通过建立社区参与机制,使当地居民在积极参与经营的同时获取应得利益等。

具体来看,在休闲农业的经营当中,要不断培育和增强经营者的市场意识,使其能够在充分开发农村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商机,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也要拓宽其经营思路,如制作带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以此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向更为合理的层次调整,让休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平台,同时成为精准扶贫这一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有力推动力量。

3.3政府多方面加强引导 休闲农业的产业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对发展休闲农业有系统性认识,明确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与目标,认识到发展休闲农业能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有效渠道,是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新产业,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突破口[6]。

具体实践中:对于开办休闲农场或农庄的经营者,通过成立专门审批部门,以缩短审批时间、简化审批程序等方式給予政策上的便利;在税收上,可以将经营特色明显、自身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项目视为同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待,给予相关税率便利,并积极促使其享受信贷扶持和参与相应贷款项目;休闲农业用地规划时要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集体建设用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下鼓励休闲农业企业对荒山、荒坡等进行开发、整理,以此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农业多功能性生产能力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4结语

在新环境下,精准扶贫对于休闲农业发展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从我国休闲农业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与绩效角度分析,休闲农业不但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破我国农村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但在其实践中,也要注重因地制宜地选择与变通,使其能够真正成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的新引擎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成为推动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 乔云.山西省太谷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3(33):305-306.

[2] 谢芹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探析[J].云南农业,2013(1):68-69.

[3] 胡孝平,王福鑫,許思洁.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全产业链发展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3):202-205.

[4] 顾智炜.莆田市休闲农业优化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59-161.

[5] 刘志青.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6] 段景田.农垦企业应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J].黑龙江粮食,2015(10):24-26.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