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7-07-06 00:24罗远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罗远萍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大鹏中学,广东广州,511300)

摘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旋律。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表达,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五个方面论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自身主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就拿初中语文阅读课来说,把语文阅读教学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相当多地存在着“一作者、二背景、三生字词、四概括主要内容、五段落分析、六写作特点小结”的僵化模式。同时,标准化答案的盛行,使阅读教学也走入了以教参为唯一标准答案的误区,这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特理解,而且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厌倦心理,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须从观念上、实践上加以改革。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发展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旋律。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的具体方法及效果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要培养创新能力就应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气氛。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伙伴的教师,应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加容易沟通。课间,教师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地去发现去领悟,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正因为有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

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帮助他们排忧解困,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与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课堂上可以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等语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同时,教师的及时赞扬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一声“你真棒!”“老师非常佩服!”“你的说法是个创新!”……把一声声赞扬送入学生的耳际,流入学生心田。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孕育着创造,是创造之母。可见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如在教《童趣》这篇课文时,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听该课的录音朗读,使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文章通过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表现出的童真、童趣。第一遍听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声调的高低起伏;第二遍轻声跟读;第三遍请学生闭眼想象,将自己化为儿时的“沈复”,身临其境地享受那种闲情逸趣。听完朗读后,学生迅速概括出文中的趣事。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将儿时的趣事写下来,在班上交流。这就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叶圣陶和夏丏尊在合著的《文心》一书中特别指出: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教学中,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手段都是触发灵感的重要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

图片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展现课文内容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我配置彩图,向学生分别展示“一片花”“一树花”“一穗花”及“一朵花”的图片,让学生仿佛也置身于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触发他们更好地感受紫藤萝花那种积极的内在精神,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体会文中“我”的赏花之感: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通过图片展示,巧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更为准确和深刻。

音乐能带来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在教学《紫藤萝瀑布》“忆花”部分,教师可播放一些悲伤抒情点的伴奏音乐,这样就渲染了气氛,将学生带到作者那种悲伤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叹花之劫的万千思绪。后面“悟花”部分,可用些激昂一点的音乐,体验作者那种释怀后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乐观心情。

在利用图画和音乐烘托气氛时,要鼓励学生想象,把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引导到课文所展现的意境中去,使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在一种如歌如诉的氛围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及内心世界,使心灵得到启迪,使创新灵感得以激发。

(四)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部分。”这里所说的发散性思维是指与集中思维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而发散思维对问题则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如在教《孔乙己》一文时,笔者提了以下两个问题“孔乙己没有爬上去,落得这样的悲惨结局,如果他爬了上去,将会怎样?辛亥革命后的孔乙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他生活在今天,又将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打破定势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的思路思考问题,既培养了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深刻挖掘文章主题。

(五)激励表达,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部分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会急于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盘托出,这就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由于每个学生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经历及所受的教育不同,思维能力便有了较大差异。所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一种整齐划一的僵化模式对待个性迥异的学生。这不仅仅损害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抹杀了他们的创造欲望。最佳的方法是展开讨论,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光芒得以展露,口才得以展现。如教《孙权劝学》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课文给大家的启示。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学生会得出不同的启示:1.开卷有益;2.虚心听取别人意见;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4学习可发展完善自我;5.活到老,学到老等。在讨论中,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学生会有新颖的发现、灵感的闪耀、成就感的满足、自信心的增强,从而有效地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核心的内容。语文教师要站在学术的前沿,切实了解社会的发展及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013.12重印).

[2]学生生命与心理教育指导小组编.学生能力因素的培养[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4 .

[3]廖丽芳主编.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4]张永庆,王会晨著.语文教学策略探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8(2013.3重印).

[5]程媛著.語文教育论稿[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3(2012.1重印).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