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春鲜食蚕豆栽培技术

2017-07-07 12:20余汉清高晓东卞晓东
长江蔬菜 2017年11期
关键词:鲜荚芽苗结荚

余汉清 高晓东 卞晓东

特早春鲜食蚕豆栽培技术

余汉清 高晓东 卞晓东

导读:无锡市惠山区开展特早春鲜食蚕豆大棚栽培,可选择通鲜二号品种,根据目标上市期,定植人工春化培育的芽苗,为确保1月蚕豆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荚,要做到4层以上覆盖,与非豆科作物轮作,深沟高畦,加强肥料运筹、温湿度调控、光照管理,适时整枝、摘心、控制株高,正确进行叶面追肥及病虫害防治,按标准采收,可获高产高效。

蚕豆历来以露地栽培为主,同一地区上市时间集中且易受早春气候影响而产量不稳。近年来以“蚕豆芽苗培育、芽苗人工春化”为关键技术的鲜食蚕豆设施栽培研究取得重大突破[1],打破了千百年来蚕豆利用种子种植的方式,开创了长三角地区1~5月鲜荚均衡上市记录,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现以通鲜二号[2]为例将特早春鲜食蚕豆大棚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农事物候期

根据目标上市期,定植人工春化培育的芽苗,促进提前花芽分化与开花结荚,合理安排农事物候期,具体如下:8月底9月初移栽,开花初期10月上旬,架一层棚膜时间10月下旬,地膜覆盖时间10月底11月初,开花盛期、结荚初期11月初,鲜荚始收时期12月初,架二层棚膜时间12月上旬,二层膜下架时间翌年3月初,采荚盛期2月上旬至3月中旬;9月中下旬至10月初移栽,架一层棚膜时间10月底11月初,地膜覆盖时间11月上旬,开花初期11月中旬,开花盛期、结荚初期12月初,架二层棚膜时间12月中旬,鲜荚始收时期翌年1月底2月初,二层膜下架时间3月初,采荚盛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10月中下旬11月初一层棚膜内覆地膜后移栽,架二层棚膜时间12月底,开花初期12月底至翌年1月初,开花盛期、结荚初期2月上旬,鲜荚始收时期3月上中旬,二层膜下架时间3月初,采荚盛期3月底至4月底。

2 栽培设施

为确保1月平均气温3℃左右条件下蚕豆能够正常生长、开花和结荚,要做到4层以上覆盖,即透明大棚膜+透明内棚膜+黑色地膜+临时浮面覆盖+临时棚顶覆盖,外加临时烟雾,以确保棚内植株近地面最低温度比露地高出10℃左右。临时覆盖主要在极端低温来临时,采用遮阳网、无纺布或者薄膜等材料覆盖保温。

3 土壤肥料

土壤上,首先做到与非豆类作物轮作。其次根据蚕豆pH值5.5~8.0均能生长、以6.2~7.5为适宜的要求,对种植田块测定土壤pH值并进行改良,确保土壤pH值达到6.2以上,改良酸化土壤时一般每增加1个pH值施用生石灰100 kg/667 m2,同时匹配使用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用生物菌肥或者生物菌剂以补充和平衡土壤微生物菌群。再次要深耕土地加厚松土层,做好定植高垄,确保深沟高畦。需要施基肥的田块,先开挖施肥沟,施肥后覆土再起高垄10 cm以上待移栽。

肥料上,生产150 kg/667 m2蚕豆籽粒(干籽与鲜荚比例为1∶(5.0~5.5)时),667 m2需氮素9.6 kg、磷3.0 kg、钾7.5 kg。蚕豆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可以从空气中固定氮素5~10 kg。基于鲜食蚕豆不需要长老籽粒的特性,肥料运筹上可以适当减量,施足基肥、适施苗肥、增施花荚肥和后期根外追肥。要区分土壤类型合理安排施肥,一是对于长期种植蔬菜的田块,由于肥力水平较高,可以不施基肥,只进行根外追肥;二是对于地力较差的田块,基肥667 m2施复合肥(25%)25 kg,花荚期再进行根外追肥。

4 育苗

为确保特早春栽培中蚕豆植株提前开花、结荚,必须对萌发种子或者种苗进行低温处理以快速通过春化[3]。蚕豆从开花结荚到鲜荚采收因温度、光照不同需50~80天,计划在元旦前后采收上市鲜荚的栽培茬口,要求植株从10月上旬开始开花结荚,可在8月底9月初定植人工春化培育的工厂化秧苗,这既能避开蚕豆幼苗8月高温不适宜生长问题,又能促进植株快速通过春化阶段而生长发育,再经过近1个月的生长形成较大的健壮植株,可以基本确保花、荚所需的营养供应。生产上以购买商品苗最为省力。

5 移栽

按照种植密度1 100~1 300株/667 m2安排移栽,目标产量1 250~1 500 kg/667 m2。8 m净宽大棚、棚间距2 m,种6行,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为1.4 m、窄行行距为0.8 m、株距(穴距)30 cm,定植行处起垄,离棚边 1.4 m处开始种第 1行,再隔0.8 m种第2行,以后分别按照宽窄行定植位置移栽;6 m净宽大棚、棚间距2 m,种4行,宽窄行种植,宽行行距为1.4 m、窄行行距为0.9 m、株距(穴距)30 cm,定植行处起垄,离棚边1.4 m处开始种第1行,再隔0.9 m种第2行,以后分别按照宽窄行位置移栽。

工厂化蚕豆芽苗定植时不必带土,移栽深度4~5 cm,每穴1株;人工用小锹或孔穴移栽,移栽后连续3天人工浇灌活棵水,确保定植穴周围 10~ 15 cm土壤充分湿润而又不产生渍害。移栽活棵后可以采取滴灌这一省工省力的办法补水。

6 温湿度调控

蚕豆幼苗遇-4℃时叶片受冻,-7~-5℃茎顶端枯死。营养器官的形成为12~16℃,分枝期适宜温度为12~15℃,高温则植株矮小分枝少。现蕾开花期温度适宜在15~18℃,开花结荚期温度适宜在18~22℃,气温高于27℃即开始出现热害,温度过低或者过高不能正常授粉,引起落花落荚。

6.1 极限高温调控

一是8月底至10月上旬移栽的芽苗遇到气温高于30℃时,必须在大棚架上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覆盖时间为8:00~16:00,力争把温度控制到27℃以下,有喷灌的大棚可以将微喷系统在中午高温阶段打开喷雾0.5~1.0 h,降温效果十分明显。二是10月下旬前后覆盖第一层大棚薄膜后,阳光充足出现25℃以上高温时,通过打开两头大棚门、掀开两侧裙边膜,保持通风状态,确保降温,还没有覆盖地膜的大棚,则根据天气预报适当延迟覆盖地膜时间。

6.2 极限低温调控

根据棚内温湿度、天气预报情况合理关闭或开启裙膜。一是最低温度达到-2℃以下时架设二层膜,出现极端低温时夜间增加棚顶外层、植株表面浮面覆盖保温。阴雨多云伴随冷风(尤其是寒潮和冻雨雪天气)、天气预报温度2℃以下且棚内最高温度低于5℃、伴有4~5级以上冷风时全天封棚,其他状况都要做到大棚全天全开启或者半开启,半开启状态时,要在背风面开门、揭开裙边模,以防冷风伤害植株。二是在严寒晚间人工释放烟雾而保温。三是确保地表全面覆盖地膜,可有效增加近地面最低温度、降低棚内湿度。

6.3 湿度调控

蚕豆生长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高湿条件下蚕豆植株及花、荚极易孳生霉菌引起病害和腐烂。首先做到三沟配套、雨停田干,加深待种植田块四周田间大沟、棚间沟,确保棚间沟深度达到40 cm以上,大沟沟底低于棚间沟沟底20 cm;其次要采取不增加棚内湿度的灌水方法,覆盖大棚膜、地膜后可以采用膜下滴管形式补充土壤水分。一般立秋(8月7~9日)至霜降(10月23~24日)7~10天滴灌1次,霜降至雨水(2月18~20日)无需滴灌,雨水至春分(3月20~22日)10~15天滴灌一次,3月底后7~10天滴灌 1次;再次将大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冬季在尽量维持最适温度下限、全面覆盖地膜降低水分蒸发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开门及打开裙边膜加大通风量,以有效降低棚内湿度。

7 光照管理

长三角地区冬季及早春光照强度往往很低,为能满足蚕豆所需的强光照,一是需要覆盖无滴性、消雾性好的透明新膜;二是二层膜可以适当薄一些,达到0.05 mm以上即可;三是确保透光充足,不能图省事而固定内层膜导致光照不足,可以采用活动式覆盖二层膜,白天日出时拉开,傍晚日落时拉上,做到棚内温度达到10℃以上时及时揭除内棚膜;四是通过改良栽培方式,促进行间通风透光,如合理的群体结构、宽窄行种植、适时整枝打顶等。

8 植株调整

8.1 整枝、摘心

根据单株有效分枝数6~7个、单株结荚数13个、单荚鲜质量19 g[4]要求进行管理:一是芽苗活棵后及时打顶心,所有芽苗定植活棵后长到10~15 cm、下部已见分枝时及时摘心,以促进一、二级分枝的发生、促进有效分枝数的快速生长;二是开花结荚枝及时摘心,在5~8节开始开花、下部始荚长度达1~2 cm时摘除顶心,以促进已留花荚的形成、膨大,每个分枝控制在8台花穗以下结荚;三是及时整除由于冻害落花落荚产生的空枝,增加有效分枝下部透光性、促进根部萌发新枝;四是控制群体总量,开始结荚后,每株保持有效分枝数10个,多余的清除掉。具体操作上,每周巡查1次,做到循环不间断,达到上述四点标准的及时打顶、摘心或者整除,摘心原则是打卷叶不打展开叶、打实(茎尖)不打空、打晴天不打阴天。

8.2 化学药剂控制高度

为确保通风透光、应对低温阴雨寡照,必须控制植株节间距离,达到控制植株高度的目的。可每667 m2用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0 g/袋对水30 kg叶面喷雾,既控制植株高度、又杀菌防病,分别在10月上旬、10月下旬各喷1次,以后遇连续阴雨天7~10天喷施1次、遇晴天15天左右喷施1次,以有效控制株高。也可在蚕豆初花期每667 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25 g对水30 kg叶面喷雾;在蚕豆开花结荚期可每667 m2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35 g对水30 kg叶面喷雾。

9 追肥

在开花结荚期,结合控高用药,进行叶面追肥。每667 m2用0.1%硼酸或者硼酸钠50 g+磷酸二氢钾50 g对水30 kg叶面喷雾。

10 病虫防治

10.1 病害防治

主要是赤斑病、锈病、灰霉病、霜霉病。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赤斑病、用15%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锈病。可用40%嘧霉胺悬浮剂、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霜霉病。也可以用8%宁南霉素水剂1 000倍液定期喷雾预防各种病害。在冬季为避免喷雾增加湿度,可用腐霉利·百菌清烟熏剂在晚间结合防冻保暖进行烟熏防治病害。

10.2 虫害防治

主要是蚜虫。可以用黄板诱杀,或者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11 采收

蚕豆植株是由下而上逐渐开花结荚,主茎与分枝之间开花结荚时间也有差异,这就决定了蚕豆豆荚达到菜用、食用标准的熟期不一致,因此需多次分期采收嫩荚。嫩荚的采收标准是:单荚质量20 g左右,绿色,表面白色,短茸毛,新鲜直立,嫩豆粒肥大、软糯。田间操作方法是:用手捏蚕豆带荚籽粒,豆粒不能移动即达到采收标准。

[1]刘水东,夏礼如,卞晓春,等.南通地区大棚蚕豆—厚皮甜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 974-6 975.

[2]龙振东,朱华平,胡志秀.鲜食蚕豆“通鲜二号”春季反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2):86.

[3]于力,陆世钧,许爽,等.上海地区蚕豆反季节栽培新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5(4):81-82.

[4]陆宏园,张林杰,李梅,等.蚕豆栽培品种综合性状的比较与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5(7):993-997.

余汉清,通讯作者,江苏无锡市惠山区蔬菜站,214174,电话:13861835009,E-mail:1966920839@qq.com

高晓东,卞晓东,无锡市惠山区蔬菜站

2016-11-08

猜你喜欢
鲜荚芽苗结荚
冷藏蚕豆鲜荚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大豆品种浙鲜15通过审定
大豆品种万鲜1号通过审定
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芽苗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组合式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