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分工与合作方法探讨

2017-07-07 08:19刘艳
卷宗 2017年9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分工合作

刘艳

摘 要:图书资料管理对于人文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资料管理中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图书利用效率,使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是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技术基础。只有更新观念,加强馆际间的交流,才能更好的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分工与合作。本文通过对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目的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终探讨图书资料管理中分工与合作的构思。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分工;合作

长期以来,社会发展的助力就是分工与合作,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与不断的进步是通过社会合理的分工,进而进行最优的合作来实现的,因此,促进发展最科学的方式就是分工与合作的作业模式。简而言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合作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图书信息所追求的数量、质量,乃至服务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变化。基于这样的文化时代背景下,图书信息服务只有把“大而全”、“小而全”的服务模式与理念进行转变,为适应不同类型服务客体的发展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必须实现新时期图书资料管理的科学分工与合作。

1 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目的

所谓图书资料管理的分工与合作,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间、图书馆与资料室间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图书信息资料的采编、加工、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分工与合作。提高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实现服务管理体系最优化是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目的所在。换言之,要想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资源体系化、网络信息化、服务集成化,就必须进行图书资料管理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分工把图书管理的整体分为采集部分、网络技术部分、服务部分等,更加详细系统的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然后各部分间的相互合作,可以有效的管理每一种图书信息,便于图书资料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目的表现为:资源体系化,就是强化图书馆内各部门的分工,使资源布局拥有合理的结构、科学的统分、明晰的层次;管理系统化,即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内图书情报工作管理体制,统一规划、指导、协调、管理文献资源、信息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作;技术网络化,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建立覆盖每级图书情报部门的集成化馆内文献信息系统和统一的外部接口;服务集成化,旨在信息咨询、文献检索等层面,以便为读者提供集成化、多样化的服务。

图书资料管理实现科学分工与合作的基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使我们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信息服务形式也更加灵活,同时,还建立起了新型的服务态势与信息系统机制。传统的图书馆形式在信息服务的空间、时间、地域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用户却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得先进的检索手段与丰富的信息资源。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可以采用网络准确快速的检索获得。在这种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可以按照其自身的优势,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实现自身的需求,获得优良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加强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优化整合人员组织与资源结构。

3 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构想

3.1 实现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是更新观念

首先,系统观,作为社会大系统之一的图书馆,每个图书馆分属于图书馆系统中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推动、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全部肩负着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与知识信息的使命;其次,开放观,传统的图书馆单纯的注重内部循环,对外交流较少,受僵化体系的捆绑,把自我封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传统状况打破,使图书馆的形式转变为全面开放模式,把其转变为信息的传递中心、为追踪经济社会最新动态的社会化服务、为网络资源共享的管理方式;再次,互动观,文化本就需要相互交流、融汇、促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图书馆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如:文献、技术设备、服务等许多方面,以便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最后,整合观,某一个图书馆的力量是薄弱的,为了能更好、更有效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就必须整合入图书馆的大系统里,把图书馆整体的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得图书馆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3.2 实现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动力是科技进步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其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只有采用下您的科技作为支撑,才能实现分工与合作的水平更高、范围更广。由此看来,必须加大对其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图书资料管理的工作环境,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加强区域性图书资料的网络建設,形成区域性网络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推动馆际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满足区域性社会成员多层面、多样性的文化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探索联合技术攻关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应选择联合技术攻关的方式,把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资金优势集中起来,有计划地组织联合技术攻关,打造出高水平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

3.3 实现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保障是建设制度、创新体制

首先,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模式应建立在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分工与合作只有建立在能够得到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则之上,分工与合作才能是高效的、有保障的,所以,必须加强建设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规章制度。其次,深化改革,消除图书资料管理的体制性障碍,激活体制活力。深化体制改革是重点,将传统的行政性管理体制转换为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采用友好协商方式建立资源共享的合作协调机制,构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利用共同体,这样所形成的资源网络既有整体性又不失特色、既有统一规划,又不失分工合作。最后,积极探索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新形式。

3.4 实现现代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手段是市场调节

图书资料管理的科学分工与合作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这样便于图书资源管理的分工与合作直接联系社会的需求,所以图书资源管理应面向市场,分工与合作的选择要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将配置资源中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配置。此外,一定要运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与激励机制来解决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3.5 实现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效率

所谓效率是运用所拥有的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现代社会所有组织一直围绕的主体,只有降低分工与合作的成本才能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成本。其一,把网络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等专业公司所提供的所有专项服务充分运用到图书资料管理分工与合作的技术层面,在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劳动投入;其二,图书资料管理中除必要的基本人员外,根据自身发展与建设的要求引进人才,根据建设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人才组成结构,实现人才资源整合;其三,在图书资料管理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加快信息资源管理的速度,增强图书资料的实效性;其四,简化馆际间分工与合作的手续,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

4 总结

总而言之,图书资料管理的分工与合作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要求,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最有效办法,各图书馆都应积极的探索与自身实际相符的分工与合作模式,更好的为各位客体需求提供服务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思洁.浅析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建设[J].《青春岁月》.2013年24期

[2]高文辛.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之探寻[J].《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3]张光兰.图书资料数据管理方法解析[J].《科技资讯》.2014年22期

[4]曹亮.图书资料数据管理方法浅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5期

[5]庞余良.网络数字信息视域里的图书资料管理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1期

[6]徐娟.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J].《电子世界》.2014年16期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分工合作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