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2017-07-07 11:04李安然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时代意义民族复兴文化自信

李安然

(中共中央党校 科社教研部,北京 100091)

摘 要: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是中共文化建设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中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正面回应社会需求和人民呼声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

关键词:文化自信;时代意义;文化需求;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18-0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文化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中共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出

延安时期是中共文化理论初步形成时期,毛泽东提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他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1]695指出中国一切奋斗的目标“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1]663并指出:“现阶段上中国新的国民文化的内容,既不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又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1]706延安时期中共初步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方针和理论架构。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文艺事业上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思想文化上采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中国社会在近代形成的“马中西”的文化主体结构在中共的文化建设方针中得到承认,三大思想源流并存融合的趋势被肯定。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二十一年中,中共一直在“左”的错误和纠“左”的努力中反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尝试也一直在曲折中艰难前行。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长期采取激烈批判态度而忽视其优秀成分,对马克思主义也长期存在教条化的理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逐渐走上正确的道路。十一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文化建设再次被重视。1986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首次从中央层面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部署,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概念,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强调“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至此“三位一体”的总布局理论基本形成,社会主義文化建设也一直作为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中共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990年1月,李瑞环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3]在199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4]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越来越被重视,国际上“文明冲突”“软实力”等理论相继提出,并迅速成为热点。适应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中共十五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5]

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愈发凸显;同时随着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需求极大地释放出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发突显。把握这一时代脉络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国际国内形势、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主要措施和改革方针等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决定》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大自信”提出后社会各界对进一步提升文化实力,树立文化自觉自信的期盼愈发强烈,不断呼吁将“文化自信”确立为与“三大自信”并列的理念。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6]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起来,并给予极高评价。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这是在党的重要会议中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并作重要阐述。

文化自信的提出和“四大自信”理念的最终确立,是中共文化建设理论发展的成果,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的积累,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社会需求和人民呼声的正面回应。

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当前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诸如:社会理想丧失,社会共同价值和行为规范构建艰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遭受质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公民个人信仰缺乏,人生理想模糊;封建迷信沉渣泛起等问题。一般认为这些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的突出表现。但笔者认为当前社会对于“信仰”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将上述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定义为“信仰危机”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逻辑前提,即在“信仰危机”出现前,中国社会大众普遍具有坚定的信仰,但这只是一种粗浅的感性认识。

信仰是人们基于一定的认知而确立的对某一意识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因而在一定条件下缺乏内心确信对某一行为规范和价值的遵循显然不能称之为信仰。传统中国社会中人民大众对于“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确信,显然只是对于统治阶级塑造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的被动认可和接受,而非主动信仰。因而传统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信仰只存在于政治、思想等领域,其所涉及的社会阶层范围极为狭小。无论是古代中国对于各种“道义”“纲常”的推崇与批判,还是近代中国各种“主义”的激烈碰撞,都主要局限在狹小的社会上层。人民大众对其反应都非常迟钝,对于各种思想理念只有朴素的认知,并在实践中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状态,因而并不构成社会大众的普遍信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泛传播,但社会大众对其更多的是一种朴素的接受和认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肯定更多是源自共产党执政带来的社会进步。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还不发达的条件下,普通大众只能为了基本的生存需求而辛劳,根本不具备从事丰富思想文化活动的条件,对某种观念的信奉和遵守只是对于外界输入的思想观念的被动接受,而非主动信仰。而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开启,中国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被极大地释放出来。产生了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提高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因而就全社会而言,前述一系列精神文化领域的乱象反映的正是这一矛盾。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这一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是必然要求。这在于外来先进文化虽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借鉴,但是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的中华文化才是中国社会现实的最深刻最准确反映,才最适应中国社会关系,最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充分发掘出中华文化无限丰富的养分,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

三、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支撑。

首先,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证。当今国际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软实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社会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越发激烈,各国围绕价值观、发展理论、国际政治原则和道德标准等的阐释权和话语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竞争。一些国家文化上的优越感和话语权,成为其国家战略行动的重要精神支撑并为其国际行动提供了有力的合法性辩护。这一世界大潮决定了“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8]坚定文化自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思想保证。

其次,文化自信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以地域性政治权利为核心要素的近代民族主义兴起以前,世界上大多以血缘作为区分民族的标志;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将文化作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无论其种族、血缘关系如何,亦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只要认同中华文化便会被认为是同根同源。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无论是在民族心理层面还是国家政治层面都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凝聚中国社会的重要纽带。在今天,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共同价值观、语言、习俗、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标志,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再者,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对中国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自信。“文化有自己的历史,本身有历史的继承性,是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体现在一般所说的‘民族精神”上。强调历史,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关怀来实现文化的关怀。祖宗和子孙之间是一个文化流,人的繁殖指的不仅是生物体的繁殖,也是文化的继替。”[9]515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国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我们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对文化的坚守就是对民族的根和魂的坚守。“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0]

最后,坚定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之意。“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1]正是独特的文化使得中国社会秉承着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的现代化价值理念和现实追求,丰富和扩展了现代化的内涵,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首倡文明自觉的费孝通先生曾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的契合,认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并例证到“‘一国两制的实践不光具有政治上的意义,而且还表现在不同的东西能不能相容共处的问题上,所以它还有文化的意义。这就是说中国文化骨子里还有这个东西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凝合在一起。”[9]478质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无不植根于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12]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中,道路的选择、理论的发展、制度的完善依然需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价值支撑和思想引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M]//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1.

[3]李瑞环.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M]//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76.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2.

[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0.

[6]“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习近平总书记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纪实[N].人民日报,2014-03-13(1).

[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8]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3).

[9]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10]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5(2).

[11]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12]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3(12).

猜你喜欢
时代意义民族复兴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