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梦”研究

2017-07-07 16:48袁婷婷徐云峰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幸福中国梦

袁婷婷+徐云峰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 要:幸福作为衡量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看来,现实的人是追求幸福的主体,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现实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幸福的保障。中国梦的提出,其实质就是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指导,必须坚持“三个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民幸福指数,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目标的中国梦。

关键词:幸福;马克思幸福思想;中国梦;人民幸福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44-0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执政理念,当时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人民幸福梦,换而言之,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幸福梦,这个幸福梦的最终实现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此,马克思幸福思想作为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如何运用马克思幸福思想来指导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是本文探讨的原因所在。

一、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人本真蕴

(一)现实的人是追求幸福的主体

马克思幸福思想把追求幸福的主体放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上,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注重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致力于找到一条通往全人类幸福的“新大陆”。马克思说过:“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73。马克思将眼光放在现实的人来展开,人类不断创造着现实的属人世界,又不断创造人类自身并以现实的人作为幸福的出发点。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既不是费尔巴哈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基督教神学统治下信仰上帝的人,而是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现实的人。与此相符的人类的幸福也不是自然赋予和上帝给予的,它是通过人类的创造性劳动获得的。人类正是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引导了人类追求幸福的价值走向。

(二)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现实衡量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他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断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劳动中不断有所创造。人类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人的本质体现也有所不同。人的本质是从人类的实践活动出发来把握的,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乃是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即他们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本性。把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联系起来的合理性在于人的需要是作为存在社会中的人向外界摄取的一种特殊状态,人类不但依赖外部世界,而且能动地改造和享用外部世界的能量。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6。人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在自由自觉地实践活动中、在人的需要中得出了人的本质,也正是在人的本质确证中实现人类的全面幸福。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幸福的保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势”[3]649。从这里不难看出,要实现全人类的幸福,必须要进行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其现实性上,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脑力劳动和智力劳动全面提升,人的专属个性充分自由的实现,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身健康发展。但是只有“在真实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幸福)”[2]119。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一)中国梦是强国梦

富强的国家是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上升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高度统一。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了,才有希望实现人民的幸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世界列强企图从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控制中国,当时的中国不光是割地赔款,更为艰难的是屈辱地活着。在国外和国内的双重压力下,中国逐渐陷入贫困和落后状态。1949年,一個全新的开始对于一个重新崛起的新中国来说,即将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迎来了新的欢呼声,国家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等都为国家富强增加了新的内容。此时此刻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把握实现国家富强的伟大梦想。

(二)中国梦是兴民梦

民族实力和民族精神的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内涵,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民族振兴具有不同的内涵。革命战争年代,民族振兴主要体现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时期,民族振兴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快速有效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民族振兴主要是实现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中国梦是幸福梦

中国梦的最终归宿就是人民幸福。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必须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加宜人的生活景象,更加全面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和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等;我们必须把人民生活得好、生活得幸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坚定地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国各族人民,圆好人民幸福梦,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马克思幸福思想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

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各自的幸福,如果这一理解具有不用证明的合理性,那必定意味着,追求幸福是我们的宿命,人类的本性。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思想,他把个人幸福、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作為最核心的方向,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追求幸福的保障;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即“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我有可能随着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上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537。革命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提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两个百年的战略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四、中国梦是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中国化

马克思幸福思想同其他理论一样,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人类尤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是它的根本宗旨。马克思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说过:“在最美丽的景色的面前对于一个终日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贫困的穷人对面前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感觉”[2]150。幸福是劳动与享受的统一,劳动创造价值就是一种享受,劳动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就是享受的结果。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人在社会中不是作为单个个体存在,必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发展创造自己,脱离了社会的个人是不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梦的实现则吸收了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三个统一理念,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马克思幸福思想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五、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多补‘钙,投身实践,多干事消化‘钙。”[5]92我们的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历史和时代赋予了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保障。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指导

马克思幸福思想是全面的幸福思想,他认为获得幸福必须做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劳动和享受的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马克思幸福思想是积极的、实践的、科学的幸福思想;坚持马克思幸福思想的指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幸福观、价值观。提高我们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马克思幸福思想为人类实现自身的幸福提供了正确方向。中国梦在其本质上是人民的梦,马克思幸福思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指明了正确道路,为实现民族振兴提供现实路径,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理论指导。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三个必须”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关键是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昨天、今天、明天所遇到或者将要遇到的难题,能否实现人民的幸福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兴国强国的灵魂,也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导向。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进一步实现中国梦共同奋斗的现实需要。必须凝聚人民主体性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的积极性和热忱性,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形成一股“洪荒之力”,循序渐进地实现我们共同的幸福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幸福中国梦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