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对现代干部培训的启示

2017-07-07 18:11王宁刘佳丽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
关键词:干部培训基本经验

王宁+刘佳丽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抗大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办的一所干部教育培训学校,在那个民族精英共赴国难的年代,抗大学员担负起了人类解放事业的神圣使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抗大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它的基本经验对现代干部培训的启示主要有:思想上重视干部培训、内容上重视理想信念和信仰教育、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和不断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关键词:抗大教育;基本经验;干部培训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50-02

抗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一页,尤其在干部教育的办学和实践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抗大的干部教育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抗大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抗大教育的办学情况

抗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成立于江西的红军大学,1936年中共中央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最先创办了抗大这所干部培训学校。由于长征过后,人员短缺,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36年6月1日,毛泽东亲自创办了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大的办学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陕北时期。抗大第一期(1936年1月6日至1936年12月)学员共1 063人,编为三个科九个队。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教育长 。在职干部14人,专职教员3个。抗大第二期(1937年1月20日至1937年7月),由保安迁至延安,名称由抗日红军大学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于学校扩建,成立了抗大教育委员会,毛泽东兼任主席,在职干部增加到87人。这一期还附设一所步兵学校,学员共1 400人,大多是红军的班排干部。第三期(1937年8月1日至1938年4月),由于林彪、刘伯承都奔赴抗日前线,学校工作就由罗瑞卿主持。教职员工增加到三百多人。全校学员1 272人编为3个大队,13个学员队。第四期(1938年4月至1938年12月)学员骤增,达到5 562人,就外地来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达4 566人,占83%。由于延安地方有限,把学员分为6个大队,分别在瓦窑堡、蟠龙、洛川等地分散办学[1]。

第二阶段是进入敌后根据地办学时期。1938年为了确保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和战区。为了培训大批军政干部带领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抗大奉命迁移到华北敌后办学。总校第五期到第七期都是在华北敌后根据地办的,他们在斗争中学习,在斗争中发展壮大,既是学习队又是战斗队还是工作队[2]。随后根据队伍的不断壮大,先后建立了12个分校。

第三阶段为返回陕北时期。1942年,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准备反攻阶段,党从保存干部、提高干部水平考虑,命令抗大总校即第八期(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和一部分分校师生迁回陕北绥德并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抗大总校奉命挺进东北,组成东北军政大学。

(二)抗大教育的成就

罗瑞卿在抗大成立两周年大会上说道:“抗大抗大,越抗越大”,成了抗大的一句名言。的确,抗大总共举办了8期学员班和12个分校,共为抗战培养了十多万名优秀指挥官和政工干部。抗大这些优秀的学员为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5年,在被共和国授衔的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中,就有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黄克诚等7名元帅,谭政、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张云逸等8名大将、26名上将、47名中将是曾在抗大工作、学习的干部和学员。

二、抗大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重视培养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通俗地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关键的是要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同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解决实际的现实问题。抗大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明确起来的。副校长罗瑞卿曾经说过:对教条主义来一个猛烈的冲击,以连根带叶地根绝它。在实施过程中,原则化、通俗化、具体化和中国化是它具体的要求。在枯燥难懂的哲学课上,一方面因为都是纯粹的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学员的基础参差不齐,要想大家都能听懂领悟,必须要将这些理论同实际社会结合起来。毛泽东讲课总能大量列举生动的实例来阐明哲学理论,人人都听得懂。

(二)采取少而精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

少而精的原则主要是因为当时处在战争时期办学,形势相当紧迫,干部需要也是十分紧迫,干部在学校的培训时间短暂而有限,基本上就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主要采取少而精,突出重点,培养适应形势需要的干部。在课程的设置上也都是选择最必要和最紧要的。抗大的课程采用的是“堆栈”式而不是“百货店”式,即课程门类少而不多,内容精而不泛;内容上都是“热点”“难点”问题,极少有空洞抽象、催人入眠之语,并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员的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简单明了,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效果和成效;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实行单科跟进。上课时间总和要比学员自习时间少,目的就是使学员能一门学透、学活。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937年7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關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第2条明确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随后指出政治教育是中心环节,科目设置不能太多,阶级教育和党的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1939年,毛泽东明确规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并指出“这三者是造就一个抗日的革命军人所不可缺一的”,这一教育方针的前两条就是专门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他曾经给抗大的学生说:你们在这里学习的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学不到很多东西,不像别的大学可以学几年;但你们可以学到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政治方向。正是因为抗大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得学员在战场上是一名坚强无畏的革命战士,在大后方也是一名为民族解放事业默默奉献出力的一分子。

(四)重视完善教育制度建设

抗大之所以能“越抗越大”,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有着不断完善的教育制度。在抗大颁布的校规中明确规定:“我们要严肃,要严肃政治纪律、军事纪律、生活纪律。”即使在战乱的特殊年代,学员在学校时间短暂,教育制度也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着。从教育制度来说,抗大所采取的具体制度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并且做到了严格执行,尤其是在校风校纪上人人平等。这是抗大可以改变各种出身的人的重要原因,没有特殊化,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保证了规章制度的可执行性。一方面抗大是在抗战中的大学,有时迫于形势危机,学员一边打仗一边学习,敌人来了就打,打跑了继续学习,这在抗大是很正常的。

(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教育任务

在抗大第一期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就亲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办校的目的意义,规定了教育任务,为办好抗大指明了方向。后来毛泽东在《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再次重申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軍的干部学校。抗大的教育目的非常明确,即抗大是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军政人才的基地,不是培养统战式人才的学校。学员毕业后必将成为长期为中国共产党效力的干部。这一明确而坚定的教育目标,为抗大开展一切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三、抗大教育的基本经验对现在干部培训的启示

抗大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抗大办学的成功经验依然为现在的干部培训提供了很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重视干部培训,强化培训的目的和任务

延安时期党中央开办了类似抗大这样的多所学校来教育培训干部,干部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成功,为后来的抗战培养了一大批前赴后继的学员。如今和平年代还要继续教育培训干部。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他也提出了“任何时候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都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能抓紧而不能放松、只能改进提高而不能停滞不前”[5]。可见干部培训的重要性,因此必须重视起来。但是首先要明确干部培训的目的和任务。抗大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抗战培养或者积蓄人才。而现阶段我们培训干部就是要围绕实现伟大中国梦,并结合具体实际,明确具体的任务,有条不紊地开展培训工作。

(二)重视理想信念和信仰教育

抗大精神的实质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句话最能证明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宁肯用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用五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因此现在必须重视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干部学员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自觉地抵制各种不正思想和错误思想。干部作为国家的骨干力量,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才能兢兢业业地为社会主义的事业鞠躬尽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干部学员必须不断补充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因此干部教育必须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和信仰教育。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理论与实践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但就目前干部的实际情况来说,他们的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理论水平的成绩,但是不能很好地用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把很多问题架空了。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应当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抗大教育强调全部教学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时强调原则化、通俗化、具体化、中国化。因此在培训教育干部方面要着重把握这一点,反对一切的“本本主义”。

(四)不断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抗大之所以能“越抗越大”,并且培养出来的都是优秀的、有着良好作风的干部,就是因为抗大有着完善的教育制度。抗大处在艰苦又复杂的战乱时期,它的教育制度也在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修正。不管是生活上、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抗大的教育制度都比较完善。现在干部培训也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把各种干部培训机构、学校加以规范、整合。在培训内容上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这样培训出来的干部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国家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郭必选,杨延虎,任学岭.延安精神探源[M].北京:红旗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雷甲平.陕甘宁边区教育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3]何立海,高荣朝.抗大——一座不朽的丰碑[J].党史博采,2016(6).

[4]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汇编(2007—2012)[G].北京:中央党校研究室,2013.

猜你喜欢
干部培训基本经验
项目管理在干部培训项目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干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互动式教学在党政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探析
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领导干部培训中的有效应用
瓦窑堡会议决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干部培训院校实施现场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