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我们终归何处

2017-07-07 13:37余淼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猪栏简史观点

文_余淼

《未来简史》:我们终归何处

文_余淼

关于现实与虚拟,智能与人类……已经讨论太多。

普通人大概第一次接触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交手,应该就是1997年,“深蓝”大战卡斯帕罗夫,其后,类似于《黑客帝国》这样的大热影片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关于这些的思考。

近几年,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更是成为了全球所有人关心的热点。谷歌阿尔法狗和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围棋大战以人工智能的获胜而告终;SpaceX和Tesla的CEO马斯克也一直称人类其实只有十亿分之一的概率是生活在真实世界……

人类一直有一个关于自身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向何处去。

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其两本热销书《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人类简史》问世之初,引起了万人追捧,很多人从来没有接触到这样新鲜的观点去剖析我们自己。

再去看《未来简史》,则提到的更多的是人类对自己命运终归何处的一种预测。其中有很多观点,笔者认为需要仔细甄别,毕竟预测这种事情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事物。

文中大量的观点的基础是科技决定论,在现有的科技基础上去推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人类和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也许会出现结合了高科技于一身的“钢铁侠”;也许人类的未来是由人工智能进行反控制;我们的未来能工作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人类,而大多数只是如同被圈养的动物一般……其实很多观点我们大多数人无论是在网上,或者看电影都有了解,作者无非是在这一切上面披上了一层文化人类学的外衣。

但是人类的进程不仅仅取决于科技,虽说科技可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产生更多的生产资料,对于包含了善与恶的人性,作者似乎一直持否定态度。纵观人类产生文明后的千年历史,其实在某些历史拐点,往往是人性起了关键作用。从微观上来说,不确定性一直存在;从宏观上来说,蝴蝶效应也不可避免,这种相互影响的结果,就算是再先进的人工智能也无法避免的。

书中最后一个章节认为,整个世界其实就是由数据流所组成,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人类新“上帝”的就是数据主义,可是即便再优秀的程序必然有BUG的存在,靠完全的虚拟智能不可能完全取代整个现实,只是在每一个人类的个体上所占据的比重会越来越多。这一点就如同20年前,人们肯定没办法想象手机已经快成为大多数都市人身体延伸的一部分。

曾在网上看到有这样一个观点评论《未来简史》: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可以永生,那么我想地球文明的精英代表,应该漫游在室女星系,留下一群自大狂在地球自己玩过家家的游戏。就算要离开动物园,任何有理想的“神人”都应该找一个星球从无到有地创造,来一个“地球养成游戏”,而不是在地球上控制一群已经看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低等人类”。猪栏里一只非常有志气的猪称,等俺哪天发达了,俺要做猪栏里最有权势的猪,猪栏里所有母猪都跟俺睡,饲料俺吃最大份的,餐餐蛋白粉吃到饱。——这就是传说中的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早就看破了一切。

上述网友的观点其实更符合人类对于未来的追求。

这本书对于读者也许有另一个积极意义:早点认识到人生的危机。对于未来谁也不知道如何,但可以确信的是时代正朝着不确定的未来飞速前进,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自我更新就会被迅速淘汰的时代,无论个人、企业、行业甚至国家。有时候时代的悲剧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身本可避免的悲剧。

猜你喜欢
猪栏简史观点
《宋朝简史》等
书的简史
猪栏旧事
观点
心的简史
未来已来——《未来简史》阅读有感
旧时农家养猪禁忌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活动式发酵床产床的设计与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