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都弱爆了!考名校要考国子监 | 壹读百科

2017-07-07 01:36
壹读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子监朱元璋皇帝

日历的神奇在于,明明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但你瞧上一眼就知道,某件大事要来了。所以,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壹读君提前祝大家马到成功。

说到高考和大学,就不能不提国子监。对于看书没够的壹读君来说,当年高考前被某人拉到国子监拜孔子像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所以,在国子监上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毕业包分配吗,是不是要比每天写稿子爽多了?

国子监---朱元璋先生的国家干部培训学院

建立南京政权后,朱元璋将应天府的府学升格为国子学,后来改成国子监,建在现在的鸡鸣山下。

国子监凤阳分校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本意是为了振兴家乡教育,但凤阳的消费水平和娱乐设施比不上南京,大家都不愿意去,所以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就与南京本部合并了。

1420年,朱棣在北京开设了北京国子监。从此,全国的人才开始大规模涌入北京。甚至到了明朝比较乱的时期,像成化、正德年间(1465年到1521年),还有大量的留学生跑过来。

北京国子监街

其实,朱元璋开设国子监,主要是培养管理人才,也就是国家干部学院。历朝历代,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所以,国子监学生的待遇简直太优厚有木有,不但免费吃住在学生宿舍,笔墨纸砚以及书籍都是公家的,逢年过节还有赏赐,包括衣被、文具、财物等等。

比如在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要选拔几个人陪太子朱标读书,来面试的那几位,不但颜值爆表,身材也爆表,还对答如流,堪比xx说辩手……朱元璋十分满意,便大加赏赐。

国子监奖励学生有一套,收学生更有一套。现在大家都是统一年龄入学,大明朝不一样,每到科举考试,有九岁的神童,也有九十岁的老童生,年龄跨度极其大——国子监也一样。

下面说点实在的,如果你结婚了,老婆孩子也来了,怎么办?不用担心,朱元璋后宫第一人马皇后已为你打理好一切。马皇后在国子监搞了二十几间仓库,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专门供养学生的老婆孩子。如果你父母在老家,或者父母不在了但是叔叔伯伯婶婶阿姨们在,每年国子监给你发路费,外加几套衣服让你回家探亲。

马皇后

一句话,国家免除了你一切后顾之忧,就是让你安心读书,报效国家。

你在国子监的同学们

所以,大家一定明白壹读君内心的小澎湃了吧,我们继续聊。

学生从五湖四海来,国子监就成了一个小江湖。

同学之一:皇亲国戚与勋二代

当个皇帝不容易,朱元璋生怕开国元勋的二代三代们就知道无脑打打又杀杀,就让李善长建了一个皇家教育学院,让待在凤阳的就近入学凤阳分校,南京的就进入南京本部。孩子们一律考试,然后分出一二三等,跟着不同级别层次的老师学习。

后来,凡是世袭爵位的子弟都入了国子监学习。到了嘉靖年间(1522年),即便级别高的公、侯、伯的继任者,凡是未满三十岁的都必须去国子监进修。过了没半年,连已经继任多年的也必须去国子监进修,考核合格才能放出来。

《神机妙算刘伯温》,右一为剧中角色李善长,由王刚饰演

同学之二:地方选送的优秀学子

国子监开办之后,光有皇家子弟与勋贵孩子不行,必须要不拘一格。朱元璋就让地方府学、州学、县学每年选送一个优秀人才到翰林院考试。特别优秀的,进入国子监继续学习,二等的,到凤阳去。没考过的就直接给朕回家。

同学之三:科举落榜的举人

会试之后有两个榜单,一个是进士榜,一个是会试下第的教员录取榜。进士们等待分配,从此就算吃了国家俸禄,落第士子可以选择到国子监任职,一边复习,一边教学生,国家给你发工资。

选去国子监教书的落第举人们也有条件,除了成绩好,年龄要求在二十五岁以上。没到二十五岁的,要么回家,要么留在国子监复读,但是没有工资。

同学之四:交了高价择校费

1449年土木堡事件,明英宗被人抓了,明军主力被歼灭。景泰元年(1450年),朱祁钰先生为缓解国境军事吃紧的问题,让天下人自己纳粟纳马,交了东西之后,国子监的大门向你敞开。但是为了不至于斯文扫地,还是有限制的,录取送东西最多的前一千名,怎么算?按照千字文算,一个字一个人。

《女医明妃传》,明英宗朱祁镇由霍建华饰演

成化二年,南京闹了灾荒,公务员没饭吃了。南京守备大臣就建议让人拿钱拿粮食,然后敞开国子监的大门。礼部尚书姚夔不愿意,觉得这个有辱斯文,让天下人以为国子监卖学历。正所谓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皇帝没有答应南京的提议。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后凡是遇见灾荒、边境军事吃紧、国家搞大型工程建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大家都来捐粮食,然后让孩子到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怎么攒学分

作为国家最高学府,学习当然是第一要务。

学生们除去过年、皇帝生日、病假、回家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放假,其余时间都要读书学习。大家就不要想着是不是还有春假暑假寒假之类的了。而且,不但你在学习,学校的老师们还有校长都跟着你一起学习,氛围是不是很浓厚?

学习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老师先讲解今天的学习内容,然后学生们老师发问,问题可以很深奥,不必局于字面,老师们旁征博引,学生们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

吃饭之后,开始分别进行授课,不同的老师讲解不同的课程,学习的内容多,包括四书五经、数学、法律法规地理、《御制大诰》以及其他内容。

《御制大诰》节选

每个月还得考试,不但考核理论知识,还得考实际运用。理论知识就是背书以及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实际运用就是写应用文,包括皇帝的诏书、政府文书、判决文书、向皇帝上书的表、调查报告、领导发言稿等等。

国子监集体学习的地方是:率性、修道、誠心、正义、崇志、广业六间大学堂,有点像现在大学里面的大阶梯教室。主管的有两个人,称为司业,司是主管,业是学业。凡是四书学得很好的,但是还没有学习五经的,在正义、崇志、广业里面学习。一年半之后,考试合格的,文章写得好的,升到修道、诚心,再一年半,四书五经二十四史都学会了,精通了,文章写得更好了,就到率性去继续学习。而直到进入率性,恭喜你,你可以开始积分了。当然,积分很简单,就是考试。endprint

国子监诚心堂

考试采用月考的形式,一季度三个月,第一个月考四书五经里面的一句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阐发相关知识,类似现在的阅读理解;第二个月就是考议论文与应用文写作了。给你一个题目议论一下,根据某一事情写一篇诏书、一篇封赏某人的诰书,一篇你向皇帝汇报事情的表;第三个月考历史,然后根据材料写判词。

国子监的积分分为一分、半分与零分。文笔好,阐发在理,一分;在理但是文章不好,半分;既不在理,写得又差,零分。一年之内积满八分为及格,可以去考试。不及格的就继续学习,但是算你肄业。

放心,国子监会鼓励你提前毕业的,确实是才学超群的,就直接向皇帝汇报,请皇帝裁决。皇帝同意的,直接去实习,然后分官给你做。

国子监的毕业分配

说到毕业分配,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国子监的学生们还是很吃香的。大致有两个流向:留京与外放。除了行政职务,国子监的学生们还有另外一个使命:教学,到地方任职教育局长。最先推行的是北方,特别是黄河、长城以北的地方。当时国子生林伯云等366人分教各郡,桃李满天下。

根据入学的方式不同,学生们被分为了不同的学历级别,毕业待遇也因此大相径庭。举人以及贡生们可以得到府一级的副官之类的职务,类似办公室主任,或者去任市长县长。官生、恩生得选部、院、府、卫、司、寺小京职,虽说是留在了京城,但是属于小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混出头,况且京城的消费水平高,应酬多,房价也高,生存压力山大,天天小确丧。

MV《鸭梨大》截图

但是,这两种情况还算是好的。如果仅仅得到一个市长县长的副职,即便留在京城,也去不了权力部门,就在光禄寺、上林苑活动,调动工作很难。

后来,国子监的学生们渐渐发现,毕业待遇似乎变差了,怎么也比不上科举出身的进士们,要是被分配到偏远山区,更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京城。

那么,偏远山区到底有多刺激呢?那些地方都是一些不开化的区域,大家不识字但是喜欢拿刀砍人,特别喜欢砍朝廷派来的官员。你死了,请放心,国家不会为你报仇的,朝廷除了给你家人一点抚恤金以及安慰文书,你也就没什么留下来了。当年王阳明被流放到龙场,也面对着同样的事情。但人家老王就是在那里顿悟的,还最终成了圣人。

王阳明

如果你还不愿意,那就去干你的老本行,去教书,教书的对象是军事据点的官员及家属以及附近老百姓的孩子们,或者去某一个王府家里当教授,教王爷的小孩子们或者丫鬟仆人们。

越往后,国子监毕业生就越难找工作,直接导致大量生源流失。到了嘉靖年间,原本熙熙攘攘的国子监,除了几个复读的和教官,也是没谁了。国子监向皇帝反映情况,让皇帝下令凡是没考上的举人必须来国子监复读,不来不行,不来就不让参加下一次会试,word妈,这是得有多缺人……

看来,几百年前的毕业包分配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美,至少还有被人拿刀默默砍死的风险。所以,还是每天写稿子发稿子更爽一点,至少我好好学习,我还天天向上。

参考书目:

1.《明史·志第四十五·选举一》、《明史·志第四十六·选举二》、《明史·志第四十七·选举三》,清,张廷玉。

2.《明史·列传第六十四·吕原传》,清,張廷玉。

3.《明史·本纪第十二·英宗后纪》,清,张廷玉。

4.《明史·列传第八十三·王守仁传》,清,张廷玉。

5.《中国历代年号考》,李崇智,中华书局,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子监朱元璋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参观国子监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唐代国子监办学盛况实录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草莽皇帝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