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07-08 01:18张艳芳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优势运用信息技术

张艳芳

摘 要:信息技术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同時也应看到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势;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2-015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94

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律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历史使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已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教师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课堂势在必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信息技术运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优点

1.将 “微课” “微电影”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其本身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能直接创设教学情境,方便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检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利用“电影”“动画”“图片”“歌曲”“PPT”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直观形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启迪学生去思索、去发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授《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课中,我播放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流程的视频使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利用多媒体把相应的资料显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课堂的容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高度统一。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播放《今日说法》《庭审现场》《普法栏目剧》等法治视频,以例说法,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正确法律观点,进而转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1.将“微课”“微电影”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将“微课”“微电影”引入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可以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如“违法与犯罪” “消费者的权益” “公民的基本权利”等知识性很强的内容,可以采取微课视频的形式,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牢固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短小精悍、突出主题、启发思考的优势,可以很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让学生在“电影”“视频”中领悟。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教学中摒弃一味地灌输、空洞地说教,而适当引入符合主题的电影或视频,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自觉担当历史使命,主动知法、守法、用法有很好的作用。例如,通过观看《今日说法》,我让学生体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什么是违法与犯罪” “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学法、懂法、守法。通过观看抗洪救灾、见义勇为等视频,学生的正义感得到激发,从而在生活中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关爱集体、关心他人,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通过“图片”“动画”“PPT”,将知识融入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影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时,我出示了提前录制的本班学生随地扔垃圾、吐痰、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乱丢废旧电池等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而教育他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在讲授《生命的独特性》一课时,我展示了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图片,号召大家关爱地球上的生命,主动成为保护地球的小卫士。实践证明,将枯燥的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出来,可以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育人的目标,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4.播放歌曲,导入主题或点题升华。优美的歌声,配以美妙的视频,能引人入胜。通过轻快的乐曲声叩开学生心扉的大门,学生的思维神经顿时会活跃起来,从而轻松获得知识,心灵得到升华。如教学“我能行”时,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相信》,在激昂的歌曲和学生的齐唱中导入本课主题 “树立自信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渲染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示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给课堂注入活力,为课堂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但是,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

三、面临的问题及思考

1.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教学课件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农村学校尤其是山区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平台还没有完全搭建等,都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2.部分教师不会或不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微课”的制作及运用涉及很多技术问题,如课件的制作、录制视频、刻录光盘等,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心应手。

3.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本课主题相脱节,也就是所出示的音频、视频、电影等不符合本课主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4.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忙于展示各种学习资料,使学生目不暇接,缺少了独立思考和学习知识的时间,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在素质教育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深化课程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为国家培养具备思想活跃、视野广阔、思维敏捷和灵活应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 郭彩婷.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151-152.

[2] 张泽蓉.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整合[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

猜你喜欢
优势运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画与话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