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研究

2017-07-10 07:19贾海涛
中国煤炭 2017年6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指标体系煤炭

贾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 经济管理 ★

新常态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研究

贾海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分析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科学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评价的必要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的甄选工作,从布局结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我国“十二五”时期的煤炭工业结构改革优于“十一五”时期,并逐步接近良级水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煤炭工业结构逐步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新常态 煤炭工业 结构调整 模糊评价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老动力交替的新阶段,煤炭工业经济的增长正在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传统的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决定经济短期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了煤炭产能过剩、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质量下降和需求管理不力等问题。解决当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面临的局部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煤炭工业总供求平衡问题的长期根本措施。通过煤炭工业生产要素(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企业家才能等)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量改革来促进存量的调整,实施煤炭工业投资结构的科学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强调从煤炭供给和生产端入手,清理“僵尸”企业及淘汰产能落后企业,通过创新来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即供给侧改革。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工业中的相关产业或企业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产业或企业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现煤炭工业中生产要素的有效重组,达到内部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提高供给要素的产出效率,增强煤炭工业全球市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当然,煤炭工业或企业在推进供给侧改革时,并不是完全放弃需求侧管理,而是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因此,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科学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一套科学性、完整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予以支撑。

1 经济新常态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甄选

1.1 新常态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分析

1.1.1 布局结构的调整目标

优化煤炭开发布局方面,“十三五”时期,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项目,中部地区按照“退一建一”模式适度建设煤矿生产接续项目,西部地区重点围绕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大型煤电基地和现代煤化工项目用煤需要新建煤矿项目。优化煤炭生产消费布局方面,要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控制重点地区、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要控制在42亿t左右,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控制在62%以内。到2020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负增长,京津冀鲁四省(市)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净削减1亿t。

1.1.2 生产结构调整目标

首先,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要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从2016年起,用3~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t左右、减量重组5亿t左右;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全国煤矿控制在5000处左右,2016年关闭落后煤矿1000处以上,合计产能6000万t。其次,力争到“十三五”末,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15以下;厚及特厚煤层、中厚煤层、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分别达到70%、85%和90%以上;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2%以上;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矿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3 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首先,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到2020年,原煤入选率达到80%以上,实现应选尽选。其次,促进煤电一体化,到2020年,电煤消费比重要提高到60%以上,煤电一体化规模达到3亿t煤炭。另外,深入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到2020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在水资源短缺矿区、一般水资源矿区、水资源丰富矿区,矿井水或露天矿矿坑水利用率分别不低于95%、80%、75%;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0%以上,排矸场和露天矿排土场复垦率达到90%以上。

1.1.4 组织结构调整目标

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到2020年,国有煤炭企业组织结构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煤炭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趋于完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1.2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科学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必要且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布局结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指标设置,全面、系统、科学地选择评价指标。在设置煤炭工业结构评价指标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2.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构建煤炭工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考虑的原则。在指标设置、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实施过程的各个方面,都要最大程度地对我国煤炭工业的结构情况进行客观反映。首先,在评价指标的设置方面,要基于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特点和现状,运用科学方法收集整理评价信息,选择信息涵盖量大、概括性强的指标,要避免指标的交叉重叠;而且,科学地处理数据是评价指标设置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时要以事实为基础。其次,要科学地选择评价方法。评价对象的千差万别,使得单一一种评价方法无法对评价对象作出客观反映,必须科学地选择评价方法,力求反映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客观情况。

1.2.2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考虑应用的现实可能性,主要对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数量的多少进行约束。首先,指标的数据要方便获取,以便于对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为完整反映指标的状态,要考虑数据的实用性和全面性,以确保准确追踪指标的状态。其次,指标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在满足评价质量和达到评价目的的前提下,指标的数量要尽可能简化。在确保数据可获得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要选择信息涵盖量大、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影响指标,平衡指标数量的简洁性和全面性,使得评价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

1.2.3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评价指标的设置不能仅反映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的特点,而要对其主要方面和主要特点进行涵盖。过多的评价指标虽然能更为全面的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反映,但是会造成评价过程和数据收集的复杂度提高;过少的评价指标虽然便于收集数据和实施评价,但是不能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反映。因此,指标数量的多少主要与被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有关,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一般来说,要用尽量少的“主要指标”来反映被评价对象的主要特点。

1.2.4 稳定性与动态性结合的原则

稳定性与动态性结合原则是指指标的选择既要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现状和阶段特征,又要反映未来的趋势,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国煤炭工业结构是一个由不均衡到逐步实现均衡的动态优化过程,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要能够对我国煤炭结构当前所处状态进行反映,又要能够反映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实现动态评价,做到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1.2.5 互斥性与结合性统一的原则

互斥性与结合性统一原则是指各指标之间既要尽可能的相互独立,不出现过多的内涵交集,实现指标间的互斥,又要通过指标之间的关系弥补信息的不足使其相互印证,实现指标间的有机结合。指标体系的设置不是多个指标的简单堆砌,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个体指标的有机构成,并且指标间完全独立很难做到,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设置指标从而使指标间实现信息互补的有机结合更为重要。

1.3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

在对煤炭工业结构进行界定和对煤炭工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煤炭工业结构包含了四个方面,即布局结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在指标初选的基础上结合煤炭领域专家意见,确立了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评价的指标体系。共设置四层指标,即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共设置了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和31个四级指标,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情况。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

2 新常态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评价方法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指标权重确定之后,需要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对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进行评价。由于指标体系中包含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性指标难以量化,且具有很大模糊性,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进行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将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模糊推理为主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是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具有“模糊”特性的对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系统分析方法。

(1)

(3)

(4)

(5)

(6)

(7)

(8)

便得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模糊综合评价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2.2.2 建立评语集

2.2.3 建立权重集

故,由各权重ai组成U上的一个权重集:

(9)

2.2.4 构造评判矩阵

(10)

由于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下面将探讨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方法。

(1)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对定性指标进行优劣的判断时,人们无法用量化的方式进行,通常采用具有模糊含义的词汇来表达,如优、良、中、差等。一般采用等级比重法确定定性指标的隶属度,即用评价者在某一等级的评价次数除以总的评价人数,用公式表示为:

(11)

式中:t——参与评价的专家人数;

Tm——各评价指标属于等级vj的频数。

(12)

(13)

(14)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可以求得评价指标i对于等级j的隶属度rij,得到隶属度矩阵:

(15)

2.2.5 模糊综合评价

即:

(16)

该模型不仅保留了单因素的评价信息,而且考虑了所有因素的影响,可用于需要全面考虑所有因素影响和各单因素评价信息的情况中,因此应用最为广泛。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采用模糊算子的方式对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进行综合评价。

2.2.6 评价结果的处理

在前五步完成后,会得到评价指标b1,b2,…,bn。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得到评价结果。

(1)最大隶属度法。取V中与maxbj最为接近的元素v作为评价结果。这种方法仅考虑了最大评价指标的贡献,舍弃了其他指标所提供的信息。

(2)加权平均法。以bj为权数,对各备择元素vj进行加权平均,取此平均值为评价结果,即:

(17)

若bj已经归一化,则

(18)

利用以上综合评价得分模型,将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的最终评价结果按表2中的分数段对应等级。

表2 我国煤炭工业结构等级评价表

根据以上综合评价得分模型,可以计算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工业结构得分为70,即处于中级水平,但该综合得分高于“十一五”时期,并逐步接近良级水平。反映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结构合理性程度在逐步提高。

3 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煤炭工业结构进行评价,并利用综合评价得分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结构属于中级水平,还未达到优良级别,表明我国煤炭产业结构仍存在优化的空间。未来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优化布局结构,适应煤炭生产向西转移的趋势,根据资源禀赋情况优先开发优势资源,加大运力建设;二是优化组织结构,推进煤炭行业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管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三是优化生产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煤炭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为推进煤炭企业税费制度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减轻企业负担,为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条件;四是优化产品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

[1] 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 2015 (11)

[2] 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J].财政研究, 2014 (8)

[3] 思远.谋局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将发力[J].资源再生, 2015 (11)

[4] 曹利军,王华东.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8(5)

[5] 柴莎莎.基于PSR模型安康市全球变化适应度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1

[6] 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 王新华,李堂军,丁黎黎.复杂大系统评价理论与技术[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8] 邱均平,文庭孝等.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 赵宝福.中国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估算与演变特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9)

[10] 冯东梅.中国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估算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12)

(责任编辑 宋潇潇)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coal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

Jia Haitao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Haidian, Beijing 100083, China)

After analysis of the energy industry struc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economy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cessity of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ergy industry struc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index selection, which are from four aspects: layout structur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product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form of the energy industry structure in China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eriod was better tha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eriod, and was gradually closing to a favorable level and also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gradual optimization of energy industry structure of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 side reform.

new normal of economy, coal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贾海涛.新常态下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7,43(6):5-10. Jia Haitao.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coal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J].China Coal,2017,43(6):5-10.

TD-9

A

贾海涛(1971-),女,内蒙古人,在读博士,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煤炭企业管理等。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指标体系煤炭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