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日光温室越冬西葫芦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7-07-10 01:12张功友
蔬菜 2017年6期
关键词:徒长生长点喷药

张功友

(承德市农牧局科技教育工作站,河北 承德 067000 )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承德市温室越冬茬西葫芦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16年全市越冬茬西葫芦生产面积达3 910 hm2。但生产中管理不当常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影响产量和效益。根据笔者近年来的生产观察,主要有如下8种常见问题,并总结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

1 徒长

1.1 发生原因

徒长分为2个阶段,一是定植后至根瓜坐住前,此期由于植株没有负担,且温度较高,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极易徒长。二是返春后(3月上中旬),由于植株刚刚度过严寒,正处于恢复阶段,植株本身带瓜又少,气温回升比较快,容易出现徒长。

1.2 解决措施

前期必须加大通风降温,使温度控制在18~20 ℃;肥水上注意底肥不要用速效氮肥,应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或秸秆类的肥料(每667 m2施15~20 m3的腐熟农家肥)。根瓜坐住前不旱不浇水,出现干旱时可膜下溜一小水,不可大水漫灌。定植缓苗后及时中耕松土,促根壮秧;草帘要早揭晚盖,加强光照时间。后期掌握以多留瓜、适量采大瓜、以瓜拽秧的方式来控制徒长。

药剂防治:在物理方式控制不住时,可用生长抑制剂控制,如多效唑,每667 m2用量1~2 g对老叶喷雾,注意多效唑一次性使用不能过量。

2 烂蔓

烂蔓分为病菌侵染和生理性病害2种。

2.1 病菌侵染后的烂蔓

2.1.1 发病症状及原因

植株基部距离地面10 cm处受害,髓组织溃烂,湿度大时,溃烂处流出灰褐色的水浸状黏稠物并有恶臭味,农户称之为烂蔓(秆)。据植保部门培养观察结果分析,该病多为蔓枯病和软腐病引起。病菌一般借土壤、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侵入植株伤口(形成伤口的原因:植株缺硼少钙,养分失衡,引起茎裂;生长中后期茎秆失去弹性,自然裂口;吊秧、疏瓜、去叶、打药等棚室作业给植株造成人为伤口;以及害虫叮咬造成伤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经15~20 d的侵染繁殖过程,引起烂蔓。

2.1.2 解决措施

通过多个品种的抗病性试验,选用绿蓓3810、法拉利、冬玉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实行2~3年轮作,比较适宜与茄科类、豆类、葱蒜类轮作;将日光温室表层20~30 cm土挖出,再从玉米或稻田取土补充,实行换土栽培;采用高垄覆膜,膜下灌溉栽培方式;定植后及时划锄松土,并用80%乙蒜素6 000倍液灌根;在拧瓜、去叶、疏瓜等给茎秆留下新的伤口后,需立即用多菌灵、福美双等涂抹伤口处。

发病初期(多为3月中下旬),建议每3~5 d交替使用下列药液朝茎秆上喷雾防治:77%多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粉剂700倍液、20%安康400倍液、77%可杀得颗粒剂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若烂秧较重时,可用竹片将腐烂部剐掉,用农用链霉素液清洗后涂上溃疡宁药面。

2.2 生理性病害引起的烂蔓

2.2.1 发病症状及原因

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髓组织腐烂,严重时腐烂部呈朽木状并伴有白色晶体,无臭味。该病由土壤中的酸根离子和盐离子通过表皮伤口渗透到植物体内造成生理性烂蔓。土壤中的酸根离子和盐离子主要是通过浇水从伤口(形成伤口的原因:高脚苗、徒长、控秧过度、前期带瓜太多造成植株早衰,引起自然裂口;栽苗、划锄、吊秧等人为的机械操作造成伤口,以及害虫叮咬造成伤口;施肥不当、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地温过高造成的对幼茎的灼烧引起的伤口)渗透到植物体内进行传播。

2.2.2 解决措施

高温闷棚,整地前大水淹地,降解土壤盐分;基肥中多施秸秆肥或采用挖丰产沟施肥法;采取高垄定植膜下灌水的种植方式,严防浇水时明水淹苗;定植后及时划锄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合理密植,培养壮苗及时疏瓜,做到均衡协调带瓜;控制徒长,尤其是定植后控制徒长,对该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适时去老叶,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定植后7 d用绿亨一号灌根,7 d后再用福美双或甲基托布津灌1次根,防止土壤中的真菌传染。

3 花打顶

3.1 发病症状及原因

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没有心叶,出现雌花抱头,俗称花打顶。引起发病的原因主要有:植株长势弱或控秧过度,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生殖生长过快,出现花打顶;棚内高温干旱,尤其是土壤干旱时,由于肥料过多、水分不足而导致烧根,或者土壤过湿,但气温和地温偏低,造成沤根,出现花打顶;土壤条件不适,根系活动弱,吸肥困难,导致生理缺肥,出现花打顶。

3.2 解决措施

合理调控温度,防止过低或过高;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合理施肥,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冬前冲肥以腐殖酸或生物肥料为主,尽量不施化肥;适时适量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影响地温,造成沤根;出现花打顶时适量摘除雌花,补施叶面肥,提高温度,早采瓜。

4 银叶病

4.1 发病症状及原因

植株长势弱,株型偏矮,叶片下垂,生长点叶片皱缩,呈半停滞状态,茎部上端节间短缩,茎及幼叶和功能叶叶柄褪绿,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叶片初期表现为沿叶脉变为银色或亮白色,以后全叶变为绿色,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但叶背面正常,常见有粉虱的成虫或若虫,3~4片叶为敏感期。幼瓜、瓜码及花器柄部、花萼变白,瓜也变白色,丧失商品价值。该病主要受B型烟粉虱为害引起。

4.2 解决措施

承德市日光温室西葫芦越冬栽培一般在10月上旬以后育苗比较安全,育苗越晚,发病率越低;小苗护根定植,当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后(苗龄约15~18 d)立即大土块或营养土定植,尽量少伤根,以利快速缓苗;定植时每株在定植穴内浇1 500倍移栽灵水溶液200 mL以利快速生根和土壤消毒灭菌;保持苗床及定植后土壤水分充足,减少激素控制,保证幼苗正常生长;定植过早又遇强光、高温时,要架设遮阳网及防虫网。

5 白粉病

5.1 发病症状及原因

在低温、弱光、干燥的情况下容易得白粉病。所以白粉病一般是先从靠近北墙植株的底叶发生的。叶片一旦感染白粉病后,很快在正反两面产生白色粉末,继而叶片黄化、干枯,降低光合效能,严重影响产量。

5.2 解决措施

增施土壤有机肥,增加光照强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提高温室温度,多浇水,增加棚室湿度,采用高温闷棚与喷药结合的办法效果很好(高温闷棚必须在浇水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极易出现高温危害);选用40%杜邦福星乳油8 000倍液,或300倍的食盐水或800倍的小苏打水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 灰霉病

6.1 发病症状及原因

在高湿(棚室空气湿度)、弱光、植株徒长条件下,西葫芦很容易得灰霉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茎部组织。病菌常在花心内寄生传染,危害后幼花不能开放,呈闭合状态并由内向外软腐,进而侵染幼瓜生长点部分,幼瓜受害后从生长点一头水烂,菜农称为“烂半截”,后期在腐烂处生出灰色长毛并继续侵染危害。叶片及茎秆受害后也出现软腐状。

6.2 解决措施

加强温室通风透光,保持植株干燥不结露,切断传染媒介物,严重发生时可在夜间暗放风(即将棚膜放风口敞开,在其上盖严草苫,让室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草苫的吸水性吸收掉)。用药防治前先将病源清除掉,将所有烂花、烂瓜和即将腐烂的花和瓜一次性彻底摘掉,用塑料袋盛放并深埋于棚外。清理后要立即用药防治,提倡用腐霉利、速克灵等烟剂。在晴天的中午能放风的情况下也可用喷雾法防治。常用农药有:农利灵、施佳乐、克霉灵等。按要求浓度配制,每4~5 d喷1次,连喷2~3次,喷施重点是幼瓜新花部位。另外,授粉后及时去掉花冠,或结合坐瓜花心处喷用保果宁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 白粉虱

7.1 为害特点

白粉虱的成虫为白色,有蜡粉,常群集在植株的幼嫩部分(生长点)为害,其卵一般产在底部老叶片的反面,而且数量极大。这些特点都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7.2 防治措施

7.2.1 培育无虫苗

育苗播种后在畦面上喷药除菌,并将畦面周围杂草等物去掉,然后在畦面上覆盖防虫网,挡住外界成虫进棚为害。

7.2.2 物理法诱杀

在温室内距植株生长点上方20 cm处悬挂30 cm×45 cm黄板,每667 m2挂30张。

7.2.3 烟剂熏杀法

利用氯氰菊酯烟剂在温室内熏杀。方法是:夜间将温室塑料膜及草苫全部封严后在温室内按要求数量均匀点燃,密封1夜,第2天再放风,可全部杀死成虫。

7.2.4 喷药防治法

常用灭虱灵与扑虱灵混合液1 000倍液喷雾效果很好。因为扑虱灵主要是杀卵剂,灭虱灵主要是杀虫的,两者结合,既杀成虫又灭卵,防效理想。

8 美洲斑潜绳

8.1 为害特点

在叶两层表皮之间串食。在叶片上的表现为线形虫道,并在叶片中化蛹。

8.2 防治措施

防治该虫必须从早做起,抓住先期为害之时及时喷药,常用农药有斑潜净和中保4号、速扑杀等。如果在这些农药中再加入解抗灵或消抗液,则能明显提高效果。以上农药要严格掌握使用浓度,生产中有时所谓效果不佳,不是浓度不够,而是喷雾不均或是喷药时正值幼虫化蛹期。所以要求喷药均匀,连续喷3~4次,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徒长生长点喷药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果树喷药巧时期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例说直接证明之分析法
直接证明分析法
如何防止洋葱秧苗徒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