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在治疗缺血型中风病中的应用

2017-07-10 10:28王可可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煎剂中风病中风

王可可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6

黄芪在治疗缺血型中风病中的应用

王可可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省遵义市 563006

目的:观察黄芪在治疗缺血型中风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近两年80例缺血型中风临床病例展开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血塞通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黄芪煎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具有改善缺血型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药用安全性高,值得加大临床推广。

黄芪;缺血型中风;疗效

缺血型中风是因患者脑部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所引发的供血不足[1],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眩晕、恶心、昏迷,明显伴有感觉认知障碍等。缺血型中风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对临床治疗造成一定难度。近些年来,缺血型中风的临床发病率呈明显递增态势[2],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西医治疗以扩张患儿血管及消解溶栓为主,临床发现,黄芪同样具备这种药用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近两年80例缺血型中风临床病例展开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CT、MRI诊断为缺血型中风。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女14例,男26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8.2±6.6岁),病程4~28d;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63~77岁,(平均年龄67.8±6.8岁),病程3~27年。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1例、脑血管病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一般资料及病情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血塞通片治疗,口服血塞通片(特安呐制药,Z53020182),每次50毫克,每日3次,28d为1疗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芪煎剂治疗:主要黄芪80g,配以石菖蒲15g、姜半夏12g、陈皮10g、地龙8g、当归尾10g、胆南星5g,煎服,每日早晚2次温服,每次1剂(250ml),28d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

患者临床病征完全消失,可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病征基本消失或偶发,可判定为有效;患者病症无改善甚至加重,可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如表1所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X2=15.468,*P<0.05。

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缺血型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脑栓塞、脑血栓等[3]。临床预防与治疗缺血型中风,主要以降低致残,提高患者脑缺血后的保护功能为重点。又因疾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需长期服药,降低药物副作用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缺血型中风属中医辨证“中风”范畴,中医以益气活血,熄风通络为治疗重点。本研究中,黄芪作为煎剂主要可提高患者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良好的强化效果。经药理学分析,患者口服后血浆IgM、IgE均明显增加,有助于推动患者血清溶血素的产生,加强空斑形成细胞溶血功能[4]。黄芪可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尤其注射剂作用更为迅速,而降压可起到扩张缺血型中风患者外周血管的效果,改善血管阻力。西医药理分析证实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利尿、保肝、降压等功能,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水平,达到抗血栓、扩张血管的作用,并且可积极改善患者脑部血氧供应不足症状。目前,黄芪提取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与抗凝治疗中,并且对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均有明显效果,己应用于缺血型中风的治疗。黄芪煎剂的药物合用,可实现补气活血、祛风通络的效用,并由化痰醒神之功。有研究显示,黄芪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显著推动血液流变学,缓解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对处于缺血型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积极帮助。黄芪煎剂的方药性温,研究组40例患者在服后1个月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中药黄芪历来就被中医学视为补气升阳、扶正固本的药物,并且,黄芪注射液也已经被临床应用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相关药理试验也验证了黄芪的疗效和安全性,但本研究所纳入研究样本数量较低,可能存在潜在临床异质性、待评价等因素无法统计黄芪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评价。

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和国内外其他临床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5]。综上所述,黄芪在治疗缺血型中风病中的的临床疗效可靠,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可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加大临床推广的意义。

[1]杜小正.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与“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2]刘泰,万思.复方中药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4,14(01):183-185.

[3]涂佳玉.通塞脉微丸干预缺血性中风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4]张群.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中外医疗,CN201310358196.7,2013.

[5]罗玮.通腑清窍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急性期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王可可(1988-),女,贵州省遵义市人。职称:助教。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煎剂中风病中风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生地当归药队煎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单味树舌煎剂联合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虎杖煎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a,IL-1β表达的影响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