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2017-07-10 10:2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台县胆结石开腹

陈 宝

甘肃省高台县中医医院 甘肃省高台县 7343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分析

陈 宝

甘肃省高台县中医医院 甘肃省高台县 73430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进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并发症

胆结石属于外科常见病,临床上以右上腹疼痛、嗳气为主要症状表现。病理学研究显示[1],胆结石可刺激胆囊黏膜,导致胆囊功能异常,进而引起慢性胆囊炎,甚至诱发胆囊癌。目前,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案,但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十分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手术治疗,因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预后效果好等特点,使其成为胆结石治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将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诊治的8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4.38±5.6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69±0.53)年。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4.26±5.48)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75±0.56)年。对比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为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手术入路选取其右侧腹直肌旁正中,做一10cm切口,并沿切口探查入腹腔,使胆囊三角完全显露,然后切断、结扎胆囊动脉,再将游离的胆囊取出,最后行引流缝合处理。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行硬膜外麻醉,选取脐下部作为手术入路,同时插入腹腔镜,并于右侧肋骨处置入一5mm的套针套管,然后使用医用手术钳将胆囊钳住,再将一10mm的套针套管置于中线右侧。使用电凝钳、分离钩及剪刀并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胆囊分离、切除操作,最后将其从腹部切口取出。在确保切口无异常情况下,将手术器械取出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并做进一步分析;②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各1例,腹腔感染2例,共计4例,占比8.89%;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各3例,肾功能不全2例,共计12例,占比29.2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884,P=0.015)。

表1:2组患者围术期各指标比较()

表1:2组患者围术期各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n=45) 51.38±10.75 47.76±12.58 15.24±6.61 6.84±1.03对照组(n=41) 79.53±12.36 86.32±16.15 38.46±7.38 9.05±2.81 t 11.294 12.411 15.392 4.92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胆结石属于临床多发病,体质肥胖、喜静少动、遗传、肝硬化均为其重要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显示[2],胆结石若未采取有效方案予以治疗,可导致结石嵌顿于胆囊管,引起黄疸、胆管炎及胰腺炎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上针对符合手术指证的胆结石患者常予以手术方法治疗,主要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开腹胆囊切除术可彻底根除病灶,并有效防止其再复发。但经广泛应用发现,该手术方法对患者创伤大,且并发症多、康复进程长,从而加重患者痛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近年来被临床逐渐应用的微创手术,其疗效得到患者的认可。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较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优势在于手术视野广,可使胆囊三角内结构清晰显露,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3-4]。同时,该手术仅需在腹部开一小切口,故创伤小、术中流血量少,进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表明为胆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临床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可使患者围手术指标得到有效改善,使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减少,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1]高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50例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18):83-84.

[2]江雪峰,赵象文,韩月锋,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180-181.

[3]徐勇士,龙运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05):909-910.

[4]杨国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J].临床研究,2016,24(08):71-72.

猜你喜欢
高台县胆结石开腹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快乐教育 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高台县第一幼儿园幼儿快乐活动侧记
立足底线求突破 交人民满意的答卷——高台县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让童年在游戏中精彩绽放——高台县南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侧记
践行幸福教育理念 成就乡村少年梦想——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小学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