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7-10 10:28洪佳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内科病房负性病房

洪佳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护理经验

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洪佳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血液内科病房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血液内科病房患者共13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优质护理,将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血液内科病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及质量,使患者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血液内科;优质护理;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要求强化基础护理,将患者作为工作的中心,确保护理责任制的严格落实,并进一步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使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1]。相关的研究认为,“以患者为中心”是优质护理的基础,必须充分体现在医疗行为以及护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上,做到处处为患者着想,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将其放在工作的首位,控制服务成本,简化工作流程,制定针对性措施,使患者能够获得优质、满意、低耗、高效的医疗服务[2]。在本次研究中,对血液内科病房患者采用了优质护理,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血液内科病房患者共130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在19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2.5)岁;20例血友病患者,1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10例低钾血症患者,6例淋巴瘤患者。观察组男40例,女25例;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6±2.5)岁;19例血友病患者,1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11例低钾血症患者,6例淋巴瘤患者。纳入标准:年龄超过18岁且低于75岁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及意义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者;抑郁症患者;存在交流沟通障碍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优质护理:

1.2.1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及其教育水平,简单、通俗地为其降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途径以及治疗方式,确保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全面化和全程化。保证治疗用药和各项检查的透明度,使患者及时知晓检查结果,给予其心理安慰。

1.2.2 心理护理

原发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对其治疗进展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学会换位思考,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其主诉,掌握其动态心理,并给予针对性疏导,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并缓解其负性情绪。值得注意的是,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应做到面带微笑、举止得当,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1.2.3 环境护理

过于单调的诊疗环境会提升患者负性情绪出现的几率,并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所以还应该对病房环境进行优化,比如在墙上张贴图画,在病房角落或走廊放置绿色植物,将病房墙壁更换为暖色调粉刷,从而增加病房的生机,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对病房进行定时打扫,病房当中的陈列物品和地板应每日消毒;对室内的温湿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患者受凉感冒;每日定时开窗,保证空气流通,提高空气的洁净度。

1.3 评价指标

将护理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责任心、服务态度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等,满分100分,满意:≥85分;较满意:70分-84分;不满意:<70分[3]。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2.0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由t检验,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若P<0.05,则提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认为,血液内科病房中的患者容易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认为血液疾病就是绝症,进而导致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甚至自暴自弃。所以在治疗过程中,相关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4]。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65例血液内科病房患者采用了优质护理,经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质护理将基础护理更加细致化,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使其能够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当中获得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从而更加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助于病情的康复。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主动、更加细致、更加全面,使患者感受到了尊重和爱护,因此其满意度更高。另一方面,通过与患者交流和谈心,患者能够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辛苦与繁忙,从而埋怨更少,护患关系更加和谐[5]。

综上所述,在血液内科病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及质量,使患者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1]张玉双.优质护理在血液内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08):269-270,271.

[2]汪才侠.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5(02):168-170.

[3]杨佳,汪波,董中渝等.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室的实施与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8):1155-1157.

[4]邵小东.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01):215-216.

[5]任彬.优质护理在血透室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31-132.

猜你喜欢
内科病房负性病房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态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