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

2017-07-10 10:28何倩倩李孟瑶陈佩星高维杰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护生责任制整体

何倩倩 李孟瑶 陈佩星 李 慧 高维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天津市 300193

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

何倩倩 李孟瑶 陈佩星 李 慧 高维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天津市 300193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现状及相关教育意愿,以期为护理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选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便利抽取319名本科护生实施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13份。采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仅有125位(39.9%)本科护生知道我国现行的护理模式为责任制整体护理。大四年级的护生、特需护理专业的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较其他年级或专业类型较高(P<0.024)。在课程设置方面,209(66.8%)位本科护生偏向通过临床见习和实训模拟教育来增加自己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结论: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偏低。加强相关的人文类教育、实践教学可提高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护理;认知水平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整体护理与责任制结合起来的新型护理工作模式[1]。西方国家的医院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广泛应用该模式[2]。《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3]中提到,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将全面推行该服务模式。日前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6-2020年)》[4]中提到未来五年优质护理服务将进一步向纵深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将全面推行。而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储备人才的护理本科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程度势必会影响其未来在该模式下工作的状态和质量。并且目前关于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状况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现状,从而为护理教育者提供参考,希望能有助于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护理人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两所高校共319名全日制在校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39(12.2%)名,女性280(87.8%)名。共发放问卷319份,排除空项≥20%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3份,回收率为98.1%。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1.2 调查方法

研究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3-7]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征询了两位护理管理专家、两位护士、一位护理教师的意见后,反复修改问卷、进行预实验检验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一般资料”,“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和“个人教育意愿”三部分构成。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类型、现阶段我国医院使用的护理模式是什么、对责任制整体护理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5个条目。“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调查”部分是由反映“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概念及内涵的21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都有正确答案,根据答题情况分别计为2分或 1分或0分,满分 42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越高。个人教育意愿部分,共2个条目,分别为“认为目前接受的关于责任制整体护理方面的教育情况”和“您最希望通过增加哪种方式来帮助您了解责任制整体护理”。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解释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及填问卷的要求,答毕现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的一般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表示。护生的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和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

仅有125位(39.9%)本科护生知道我国现行的护理模式为责任制整体护理。关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的 21个测试条目中,回答正确率没有超过 25%的测试题目有7条(表 2)。

2.2 本科护生对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知识教育的个人意愿

本科护生对自己目前接受的有关责任制整体护理方面的教育,仅3.2%的本科护生认为完全足够。对于课程的设置方式,36.1%的本科护生希望增加临床见习,30.7%的本科护生选择实训模拟教育。如表3所示。

2.3 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比较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认知得分,结果如表1所示。不同的年级和专业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大四年级和特需护理方向的护生的认知得分最高。

3 讨论

3.1 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认知总体水平偏低,应加强对本科护生的相关教育

本调查显示,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超过一半的护生不知道我国现行的护理模式。 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认知的问卷满分为42分,各个班级和专业的平均分与之比较均较低。回答正确率没有超过 25%的测试题目有7条之多。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不足,将会影响其在该模式下的工作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有调查显示,临床护士流失率高达28.7%,且流失原因分析显示由于能力不足, 不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的占12.8%[8]。而本科护生作为后备力量,护理教育者应该改善目前相关教育的不足,努力提升护生对该模式的认知,满足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3.2 增加接触临床的机会,增加人文关怀教育,提高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

本调查显示,大四年级本科护生较其他年级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高,这可能与大四年级本科护生较其他年级本科护生学习了更多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且已进入临床实习、切实体验护理工作有关。提示护理教育者在较低年级的护生中应增加接触临床的机会,早接触、多接触,以此来提高护生对该模式的认知。对本科护生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适应当前护理模式的转变,能够更好地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9]。 所以,在对本科护生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方面的知识教育时,应该注重实践教育,使本科护生能够灵活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避免让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成为一种只留在本科护生心目中的条框形式,仅是知道,却不能去应用[10]。

表1:本科护生个人基本信息及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认知情况(n=313)

表 2: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认知调查条目回答正确率( n=313)

表3:本科护生对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知识的个人意愿

本调查也显示,本科护生更愿意选择临床见习和实训模拟教育来增加自己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了解。这也提示增加护生接触临床的机会,是增加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认知的理想途径。

特需护理专业本科护生较其他专业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高,可能与特需护理主要是针对老年人方向,所以平时的护理教育中更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有关。而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常被忽视。提示护理教育者,对于特需方向之外的护生,加强其对整体护理的认识,尤其是心理护理,可能会提高其对该模式的认知。

3.3 小结

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先行。作为护理队伍储备力量的本科护生对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认知水平总体偏低,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本科护生责任制整体护理方面的教育,可通过增加临床见习和实训教学的教学方式、增加人文关怀教育、增加护生的职业信心等途径来提高护生对该模式的认知,以此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此研究的缺陷为:样本量小,未能随机抽样,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通讯作者:高维杰)

[1]姜安丽,曹梅娟,王克芳等.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0):177.

[2]孙丹,李春文.责任制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13,4(12):4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6(11).

[5]李承.整体护理理念在高职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0:95-96.

[6]沙莉,夏春香,鲁桂兰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2011,39(06):661-664.

[7]杨少芹.问卷编制几个问题的简要指导[J].学术探讨,2010(9):265-266.

[8]张小燕,熊洁,李小金,等.合同护士流失现象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7,6(05):59-60,65.

[9]陈君英,马红丽.医疗护理全面协作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07):418-420.

[10]王伟智,王红,胡容等.深化整体护理是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07):416-418.

猜你喜欢
护生责任制整体
党建责任制要算好“两本账”——优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研究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顺利“首考”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杜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