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旗渠精神 献身水产技术推广事业
——记共产党员、首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渔业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李斌顺

2017-07-12 17:23
中国水产 2017年7期
关键词:淇河林州市鲫鱼

发扬红旗渠精神 献身水产技术推广事业
——记共产党员、首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渔业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李斌顺

在河南林州,说起市水产管理站站长李斌顺,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很少有不认识的。养殖户见到他,老远就会大声喊:“老李,你来了!”李斌顺作为一名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经常出现在塘边库尾,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经过多年的相处,养殖户和李斌顺的关系,已经远超养殖户与技术员的关系,亲如一家人。

1991年,李斌顺从郑州水利学校淡水养殖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林州水产站工作,到现在已经27个年头。他从最初的水产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高级畜牧师,安阳市水产骨干人才,参加河南省水产职业技能竞赛获第二名,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水产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第五名,获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连年被评为林州市农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农业先进工作者,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他多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的结果。

坚持学习,锤炼为民服务基本功

这些年,李斌顺始终坚持学习,他把学习看成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还时时处处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业务学习上制定了个人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抓紧学习,为自己充电。

李斌顺常说:“咱接触的是渔民群众,服务的是渔民群众,如果自己业务水平很低,给群众乱指导,造成损失谁负得起这个责任?”有责任就有动力,为了充实自己,增强技术指导能力,李斌顺购买了大量的业务书籍,早上班晚归家挤时间常学习,理论功底日渐深厚,使他具备了娴熟的业务基本功。

理顺体制,提振为民服务团队力

林州市水产站在编人员21人,财政年定补5万元。2006年,长期存在着的经费问题尖锐暴发,单位面临网破、线断、人走的局面,水产站面临着的棘手问题,没有人想当这个站长,没有人想干这个苦差事。

在同事一再推荐和局党委领导多次找他谈话后,李斌顺勇挑重担,担任站长一职。上任伊始,他理清思路,水产事业要发展,单位要稳定,职工生活要得到保障。为了寻求财政支持,那些日子他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长期坚持向政府反映水产站实际情况,逐渐得到了政府重视。

2011年水产站的管理体制理顺了,水产站整体由水务局移交至农业局,经费由财政80%差额供给,干部职工有了基本的保障后,水产技术推广团队得到稳定,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五年中1次评为省水产技术推广先进集体,三次被市、县两级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左二为李斌顺

开拓创新,提升渔业科技生产力

现代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渔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20多年来,李斌顺着眼于林州市渔业资源现状,先后成功引进香鱼、鲟鱼、鳟鱼等8个品质好、效益佳的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加快养殖结构调整步伐。

李斌顺抓住林州市冷水资源优势,通过试验示范,在林州市临淇镇小庄建成全省最大的鲟鱼商品鱼生产供应基地;为了解决鲟鱼生产中人力劳动量大的问题,发明了“渔池清苔车”,极大地减轻了劳动量大的问题;先后主持参加了11项渔业科技攻关项目,其中,获得省农业厅丰收奖壹等奖1项,省农业厅丰收奖贰等奖1项,省农业厅推广奖叁等奖1项,中国科技成果叁等奖1项,奖安阳市科技成果奖贰等奖4项,安阳市科技成果叁等奖4项;

鉴于淇河鲫鱼资源濒危现状,李斌顺于2003年开始组织逐级申报淇河鲫鱼保护区工作,2007年农业部将淇河林州段批建为国家级淇河鲫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先后撰写论著2部、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2个,撰写培训教材10余篇,字数约80余万字。近五年来,安阳市龙安区、安阳县、林州市承担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举办培训班十六余次,培训技术员和渔民群众500余人次。

在淇河鲫鱼良种选育方面,李斌顺带领技术团队,更是充分依靠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运用先进的基因标记、家系选育等方法,开展淇河鲫鱼良种选育工作。经过近三年的试验,初步选定了四个家系做为重点选育的方向。力争再经过6-8年的试验,选出体型好、生长性状优、抗病力强的淇河鲫鱼良种,解决淇河鲫鱼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让淇河鲫鱼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左一为李斌顺

心系渔民,融合为民服务亲和力

李斌顺的电脑里,记录着100余户养殖户基本养殖信息。他把自己的电话公布于群众,一天24小时开机,为的就是方便群众随时联系,接受咨询和服务。每当渔民群众打来电话,需要他到现场服务与指导时,他都能随叫随到。

由于长期在外奔波,吃饭时热时冷,胆囊出了点问题,疼得李斌顺都不敢大声说话,正好那天凌晨三点多,他的手机铃声响了,原来是一个新的养殖户刚刚从事养鱼,鱼浮头了不知该如何处理,急得团团转。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往外走,他的爱人拦着不让他去,对他说,“你身体不好,叫他另请他人,工作也不能不要命吧”,可他不顾爱人的解劝,毅然走出家门,到鱼池上去给养殖户解决问题去了。

酷热天气,正是水产养殖鱼病发生的高发季节,他经常奔走于塘头库尾,带着显微镜、水质试剂盒,诊断鱼病。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他皮肤变得黝黑,皮肤变黑了,他和群众在一起,分不出谁是技术员,谁是养殖户,这统一的黑色,是他和群众的真正融合。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在李斌顺辛勤付出的背后,渔民群众收获了喜悦,收获了幸福,收获了希望。每当他看到渔民群众收获养殖果实露出丰收的笑脸时,他也笑了,而且很甜很甜。

他一心扑在事业上,为渔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他把新技术新成果推广至千家万户,让渔民群众通过使用新技术新成果,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过上幸福美满富裕的生活,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架起党与群众联结的纽带。

李斌顺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敬业、奉献、热情、默默无闻,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水产推广事业做出突出了贡献,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担当精神。(河南省林州市农业畜牧局)

猜你喜欢
淇河林州市鲫鱼
鹤壁市淇滨区明达小学游览淇河诗苑感受淇河文化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坚持三业并举 实施总部经济——河南省林州市建筑业实现四个60%
鲫鱼
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 林州市召开
林州市
打造生态淇河 建设品质“三城”
金丝伴银线淇河缠丝蛋
诗河之春
鲫鱼最鲜美的10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