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传播研究

2017-07-12 08:03丹娜巴吾尔江冯熙
今传媒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健康行为

丹娜?巴吾尔江+冯熙?

摘 要:哈萨克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居民族之一,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传统习俗的影响,哈萨克族大众健康意识较为淡薄。随着科技的普及,新媒体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观念的养成作用突出。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分析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现状和健康行为的特点,为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為的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60-02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据“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健康生活方式普及。

当前,“定居兴牧”等政策让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生活得以改善,健康的重要性被人们所重视。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对于普及健康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新媒体对哈萨克族青少年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文献分析,来研究新媒体传播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优化。

一、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状况

“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族,其饮食习惯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畜牧业紧密相关,他们的食品以肉、奶、茶、面等为主。哈萨克族以肉食为主。[1]”随着牧民定居,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也发生着改变。研究表明膳食结构会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哈萨克族青少年中膳食结构存在畜肉和动物油脂肪摄入过多,食用蔬菜品种少、数量不足等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状况总体乐观,但仍有少部分的青少年健康存在身体不适等问题,因病请假甚至休学的人较多。可以看到每周的锻炼次数较少,再加哈萨克族饮食习惯偏好肉类,长期下去会对中青年阶段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及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1.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哈萨克青少年中70.6%的人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哈萨克族青少年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占50.7%,而这其中大部分又是哈萨克中的大学生居多,哈萨克族的中小学生由于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使用智能手机的频率低。笔者走访了解到,哈萨克族青少年中的多数大学生群体使用智能手机用于社交以及学习,通过手机主动接受健康信息的较少。在主动接受健康信息的青少年中,只有43.3%的青少年健康知识来源为手机与电脑。由此观之,哈萨克族青少年主动接受健康信息以及健康意识淡薄呈被动状态。新媒体传播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影响较小。

2.新媒体传播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有相当大一部分青少年使用手机电脑获取健康知识,但仍存在着饮食不合理,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健康等状况。就目前来看,新媒体传播对于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的影响甚微,甚至不及大众传播和父母的教育效果。新媒体在哈萨克族青少年的日常社交、学习娱乐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播内容方面新媒体显得更加丰富,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逼真的影像和现实的再现使得新媒体在健康信息的传播效果比较明显,长期推送健康信息会改变少数青少年的不健康行为,从而改变为健康的行为状态。就目前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行为状况来看,新媒体传播对其影响的过程也是长期的。

三、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背景下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传播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第一,新媒体在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传播中严重缺位。如今大众媒体在健康传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新媒体在健康传播的话语权缺失明显。“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基础作用在中国健康实践中的价值没有凸显,一定程度上是建设不足、破坏有余”[2]。另外,在过去几年里媒体设置的“医患关系”议程,使得医生的信任度降低,医疗机构与医学研究网络平台及其开发的新媒体关注度不够。以“哈萨克族健康”为关键词检索微信公众号,仅仅只有一个名为“哈萨克健康”的公众号与搜索内容符合。该公众号平均每天发布5篇文章,文字全文哈萨克语,阅读量在80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的新媒体传播严重缺位。第二,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哈萨克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兼容性是指一种新事物与接受者的价值观、已有的经验以及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兼容性可以降低采纳新事物的风险,但如果新事物要求接受者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信仰态度上发生改变,则新事物与接受者的兼容性差[3]。哈萨克族青少年对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要产生接触、认同、行为改变等一系列反应才能最终做到自身健康行为的优化。现实中会有多种因素会阻碍这一条件的发生,例如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没有使用哈萨克族通俗易懂的语言符号;新媒体健康传播较少顾及哈萨克族的民族习惯与生活特点;哈萨克族青少年自身接受能力差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哈萨克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

(2)在接受新媒体传播有关健康方面的信息时,哈萨克族青少年也存在着一些自身问题:第一,正确的健康观有待形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哈萨克族青少年在卫生习惯、健康意识、饮食情况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状况,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意识需要引导,正确的健康习惯需要优化;第二,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地区。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知识主要来自于父母,父母培养了哈萨克族青少年从小生活和饮食习惯,形成的不健康行为习惯具有根深蒂固的特性,在一段时间很难改变。

2.促进新媒体健康传播优化的对策。根据新媒体健康传播在哈萨克族青少年中的特点,以及哈萨克族青少年新媒体使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建立稳定、专业的健康传播类新媒体。针对哈萨克族的健康传播类新媒体的缺失,政府或者卫生机构应及时占领新媒体的高地,掌握主动权。即盡快建立起稳定、专业新媒体,稳定性要求新媒体发布的内容的连贯,每天定量发布消息;专业性要求新媒体发布的内容真实有效、涉及健康类信息时可靠性强。同时,政府卫生机构自身的非盈利性、公益性性质决定其生产的健康信息代表公共利益,作为代表国家声音的政府机构发声本身又具有权威性,这就要求卫生机构认清自身健康传播者定位,注重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深入解读国家卫生健康政策,集中报道人民关心、社会热点的健康问题。

(2)提高健康信息内容的可接受性和实用性。针对新媒体传播的健康信息与哈萨克族青少年接受健康信息能力的兼容性较差的特点,应着力提高新媒体在传播健康的信息的可接受性。健康信息内容的可接受性是指要运用通俗易懂、富有年轻人气息的话语进行传播,结合哈萨克族的民族习惯、语言,达到心理上的接近,使青少年乐于接受信息。比如在传播的信息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或者表情包来形象传播健康信息。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这一特定的受众群体,其传播的内容应注重青少年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指接受者将信息转化为实际生活应用,比如青少年整天面对书本、手机电视,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传播如何保护视力的健康内容。

(3)新媒体健康传播应有效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据调查结果,哈萨克族青少年由于在校生活条件的限制,比如学校水果价格过高,食堂饭菜种类有限,生活行为难以改变。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健康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家庭中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也让青少年的饮食结构不合理。新媒体传播者在传播健康信息时,应全方面考虑目标受众,将学校和家庭纳入到受众中去。针对家庭的传播,应采取警钟教育让父母接受健康意识教育,让家庭能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家庭中树立起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学校的健康传播,传播者应更多注意到给学校提供合理化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去给学校提供参考,提高青少年在学校中的受教育程度。

四、结 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等方法,主要研究了新媒体传播对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行为影响现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建立优质信息源、传播方式的优化和家庭、学校教育结合三个方面提出建议。青少年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尚未定型的情况下,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可对其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对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行为引导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廖春艳,武杰.新疆哈萨克族生活方式与健康研究[J].民族论坛,2007(7).

[2] 郑满宁.缺位与重构: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新闻记者,2014(9).

董晨晨,刘红.新媒体传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影响[J].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健康行为
新媒体传播平台对职教人才培养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基于城市意象方法的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新媒体传播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某企业职工健康知识及行为认知程度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的调查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
新媒体信息筛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