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7-07-13 06:47厦门市观音山幼儿园吴白西
海峡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叶子绘本游戏

厦门市观音山幼儿园 吴白西

主题探究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研究

厦门市观音山幼儿园 吴白西

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以主题探究活动为契机,通过家园联动、主题游戏、主题绘本阅读等途径,让幼儿在与同伴、老师、家长的各种沟通、交流、表达中,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主题探究 语言发展 幼儿教育

幼儿的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是互为支撑的,每个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不同,以往语言领域教学通过故事、儿歌、看图讲述等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所学到的知识是同一个模式的,因此很难判断幼儿个体之间的语言差异以及学习后的语言发展。能否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创设机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让每个孩子能在自主轻松的氛围中,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呢?为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在平日的主题探究活动中针对幼儿语言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

笔者发现,在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探究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幼儿在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中愿意大胆表达,此时老师通过记录观察容易了解孩子的原有水平,然后在主题进展过程中适时进行引导,将更有利于幼儿自身语言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语言发展水平,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分析评价,并为他们搭建适合其主动发展和成长的广阔空间,积极探索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比如积极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知道到的关于主题的话题,教给家长正确的引导方法,取得有效配合等,以此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家园联动,促进口语表达能力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除了日常幼儿园的学习之外,笔者发现,有效的家园联动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非常有效的方法。以中班主题探究活动“树木大世界”为例,开展活动之前,我们与幼儿进行了一次了解知识经验的谈话。

谈话内容(一):你见过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的?谈话时间:2015年9月4日幼儿1:我见过梨子树,它有一根很长的细细的树干。幼儿2:我见过杨梅树,它的树干很粗,叶子是半圆形的。

幼儿3:我见过大树。上面宽宽的,一横一横的,慢慢地长出叶子。

幼儿4:我见过细细树,上面有玉米。

幼儿5:草莓树,红红的,是圆的,就是那个草莓树。……

从这次谈话情况来看,由于刚进入中班,大多数幼儿对于树的名称、外形特征等都不是很清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明显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语言表达非常简单,讲述不连贯,也不能完整地表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个别幼儿还存在着人云亦云,甚至出现了根据同伴说的情况自己凭空想象乱说的现象。

在了解了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之后,我们除了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交流之外,更注重家园联动,鼓励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四处寻找树朋友,并进行拍照记录,完成学习。同时,我们对家长们进行了“怎样有效引导幼儿观察树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方面的指导,教给家长们正确方法,例如:建议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的方式进行描述;多启发引导幼儿充分想象树干、树叶的形状像什么?碰到相似树种时,家长要和幼儿一起上网查查资料,给幼儿正确的概念,并借此机会教会他们分辨,找出不同之处,提高幼儿们的观察能力等等。以下是第二次交流分享活动的谈话实录。

谈话内容(二):看着自己的学习单,说说你找到的树朋友

谈话时间:2015年9月10日

幼儿1:我在我家门口见到了面包树,它的枝干有点胖,很粗,叶子有点细,它的叶子很小,长叶子的树干很细,它在莲花三村的门口,我也是住在莲花三村的,它外面围了好多花。我还认识金钱树,它叶子胖胖的,没有树干,是用花瓶装的。

幼儿2:我的树朋友名字叫松树,它的叶子很刺人,它的叶子很像缝衣服的针刺,它住在印度和西藏,它是三大观赏树种之一。

幼儿3:我的树朋友是榕树,它的根好像老爷爷的胡子,它的果实捏起来软软的,是小鸟最爱吃的食物,榕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很像小扇子,整棵树好像一把大雨伞。

幼儿4:我的树朋友是棕榈树,它的树干很圆,它的叶子很像手掌,它很像开屏,它的叶子可以编帽子,可以炸棕榈油,它会开小小的花,它的树皮可以做棕垫,它的叶子可以作扇子、帽子,太阳大的时候,可以帮人挡住太阳。

幼儿5:这是大王椰子树,长得很高,有绿色的叶子,树干像大象的腿,我要像它一样吃饭很快,才会聪明才会长大。

……

从以上谈话记录情况来看,幼儿在家长的配合引导下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第一次交流相比,他们在语言表达、知识经验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大多数幼儿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对于树的品种、名称等认知范围扩大了,他们会想象,会用一些好听的形容词来描述,有的幼儿不仅对树朋友的外形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还说出了树的相关知识,如果实、花、用途等,非常棒!特别是幼儿6,该幼儿在刚入园时由于智商偏低,平均智龄比同龄幼儿晚12.8个月,其中语言和精细动作方面只达到27个月的水平,他说的话几乎没人听懂,经过小班一年的努力培养,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同龄人相比,他在语言和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会行为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次主题活动的谈话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飞快,不仅讲述清晰、连贯、完整,还用上了形容词和比喻句,在讲述中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2 主题绘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指南》中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积极互动的,也是富含创造机会的。在探究活动中,幼儿从家中带来了各种生动有趣的绘本,这些精美的绘本画面和情节都让他们爱不释手,他们沉浸在绘本的书香中。在和幼儿一起阅读理解了故事之后,我们会放手大胆让幼儿想象表达自己的故事结尾,在创造中学习语言,允许幼儿表达不同于别人的意见,并且坚持观点尝试说出己见。除了幼儿相互之间的沟通之外,我们还注重引导幼儿把绘本中精彩的画面搬到了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中,并尝试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想法将其中最喜爱的故事情节画下来,然后和同学进行讲述交流。

通过尝试,我们发现,幼儿们画出来的内容和所表述出来的语言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所有的作品在原来的绘本中都无法找到一幅相同的画面,每个幼儿关注的点都不同,表现的方式也不同,但是他们所描述出来的画面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该故事的某一画面和情节,说明幼儿的确是对绘本故事有了自己的理解,只不过是加入了自己对故事画面的想象和创造,并能对绘本故事进行创编讲述,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 主题游戏——增加沟通交流能力

作为主题背景下的延伸活动,主题游戏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不同个性与能力在游戏中得以充分体现,幼儿在主题游戏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习和谈及的内容,帮助幼儿建立个人的经验和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尝试着在主题探究活动的背景下开展主题游戏,旨在突破以往三大游戏的模式,研究如何在自主游戏中通过“主题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培养幼儿创设游戏主题和建构游戏主题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丰富游戏内容;大胆运用各种材料自制游戏物品,并不断改进和创新;通过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等。

例如,在“蚂蚁王国”的主题游戏中,一开始由于主题探究活动刚刚开始不久,幼儿的知识经验储备不足,当老师提出“想玩什么游戏、打算怎么玩?”的问题时,幼儿天马行空,讲的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游戏,也说不出比较具体可行的游戏规则,游戏内容非常单一,情节极为简单,更多的幼儿处于茫然不知怎么玩的状态。随着主题活动的逐渐深入开展,他们从收集的各种资料中慢慢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经验,知道了蚂蚁王国里不同成员有着不同的职责,于是开始懂得商量讨论角色的扮演、场地的安排、材料道具的替代使用、任务的分配等,幼儿之间的沟通逐渐频繁了,游戏内容也丰富了起来。而到了后期生动有趣的影片《别惹蚂蚁》《虫虫特工队》、精美的绘本等更加推进了主题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蚁后宫殿”“兵蚁训练营”“蚂蚁化妆舞会”“蚂蚁育婴房”“蚂蚁运输队”等各种游戏主题蕴意而生,他们会自己制作蚁后的皇冠、拼搭蚁后的手杖、自创训练任务、会自觉听从队长的指挥完成各种比赛项目等,使主题游戏不知不觉地达到了高潮,成为幼儿们每天最期待的游戏时间。每个幼儿在游戏中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意识相当清楚,能很好地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配合,每次游戏都有新的进展,在这里我们看到幼儿团结合作、勇敢顽强、创意无限、开心无比!

经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以主题探究活动为契机,通过家园联动、主题绘本阅读、主题游戏等途径,让幼儿在与同伴、老师、家长的各种沟通、交流、表达中,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是非常有效可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以凭借语言想象理解某个情境,不仅运用语言表达了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的想法,还促进了人际交往、帮助幼儿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其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猜你喜欢
叶子绘本游戏
绘本
绘本
绘本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Word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