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报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

2017-07-13 16:18汪国梁
新闻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党报创新

汪国梁

【摘 要】要适应新闻舆论环境和传播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改进和创新党报时政报道,必须聚焦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议题,让报道内容丰富而有吸引力;必须变“高、远、硬”的文风为“亲、近、软”,将厚重的报道内容以生动、亲切的方式呈现出来;必须积极探索融媒体报道方式和新型传播模式,力求在“时度效”上达到最佳。

【关键词】党报;时政报道;创新

时政新闻历来是党报新闻报道的“当家”内容,对传播党的政策主张、引领正确舆论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级党报创新报道理念,改进报道内容和方法,时政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不断增强,但与新闻舆论环境和传播技术手段等方面的急剧发展变化相比,党报时政报道的改进创新步伐仍显滞后。只有立足自身优势和受众特点,实现从内容到形式、载体等的全方位革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单调、刻板、可读性差、吸引力不足等“老大难”问题,让时政报道出新出彩,更好地担当起党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

一、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报道内容

优质内容是媒体传播力、引导力的根本所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内容的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党报时政报道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强、公信度高的独特优势。“大事要事看党报”,正是源于内容的权威、可信。但另一方面,内容的“高冷”、单调和自说自话现象,也是党报时政报道中的“痼疾”。

以在时政报道中占据相当大比例的会议报道和领导考察调研等活动报道为例,这些报道内容往往千篇一律:导语中交待会议或考察调研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主体部分则是大篇幅的领导讲话。参加会议、活动的领导姓名必按职务高低依次排列,讲话内容则既分析形势、强调意义,又提出举措、部署工作。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关键信息,往往在四平八稳、面面俱到中被淹没,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

党报要改进和创新时政报道,必须打破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活动报道活动的局限。抓住会议或考察调研活动中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实质部分,抓住党委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议题,才能让报道内容丰富而有吸引力,从而更好地通过时政报道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这就要求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对会议或考察调研等活动内容的处理“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点突破;不要刻板陈述,而要生动解读”。

全国和地方“两会”、各级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政府常务会议,是研究重要政策、出台重大举措的场合。对这类会议的报道,通常有明确的审稿规定。党报在严格遵循规定、认真完成程序性报道的同时,还应做好自选动作,围绕会议制定的重要文件、作出的重大决策,多采、多发稿件,必要时配以评论和解读。去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2日的《人民日報》在头版刊发会议消息,同时在5版头条位置刊发“评论员观察”《走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这盘棋》,深入阐释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决策的背景、意义、成效和前景,从而更加全面、透彻地宣传了党中央在脱贫攻坚方面的重大政策举措。

重大会议、活动中的一些花絮,往往能够从侧面折射会议、活动的精神和主旨。党报在报道中可以适当关注此类花絮,让报道内容更加丰富、立体。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政协委员何宗文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并受邀登台作大会发言。《安徽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消息《地方基层政协委员首登最高议政台》,并在二版头条刊发通讯《提“有温度提案”做“能跑腿委员”》,挖掘何宗文平时的履职故事,将“台前”发言和“幕后”调研相结合,使这则会议新闻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使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的形象更加鲜活可感。

二、切实改进文风,创新语言形式

有了好的内容,还必须要有好的语言形式,才能成就一篇精品报道。这就好比备了上乘的食材,还必须精心烹饪,才能做出一桌美食。长期以来,时政报道因其内容专业、题材厚重、政策性强,在文风上往往显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读起来生硬乃至晦涩。只有创新语言形式,切实改进文风,变“高、远、硬”为“亲、近、软”,才能增强可读性,更好地吸引读者。

在时政报道特别是重大主题宣传中践行“走转改”要求,是创新语言形式的成功经验。要把宏观理性决策与微观创新实践相结合,把翔实的对比数字与基层的鲜活事例相结合,把讲道理与说故事相结合,将厚重的报道内容以生动、亲切的方式呈现出来,做到举重若轻、深入浅出。《解放日报》就上海市打造绿色城市所作的一篇成就报道,正是将时政报道“软化”的成功实践。这篇刊发于2017年6月3日,题为《绿化面积从“一双鞋”到“一间房”》的稿件,在标题和导语中就以非常形象的比喻代替枯燥的数字,反映上海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的变化。正文中又通过小天鹅到内陆湖泊觅食等颇具趣味性的事例,折射出上海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故事、有情怀,让这篇时政题材的成就报道摆脱了说教面孔,观之可亲、令人信服。

是否善于捕捉和运用细节描写,是新闻报道能否生动、鲜活的关键所在。在领导人活动报道这类党报特有的时政报道中,细节运用尤为重要。由于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政治性很强,记者出于准确性的考虑,往往自缚手脚,导致出现在报道中的领导干部往往千人一面。其实,在把握好正确导向和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展示个性化语言和举动,有利于增进领导干部的亲和力。2007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阜南县蒙洼蓄洪区考察。《安徽日报》刊发通讯《总理四下蒙洼》,就描写了大量细节。“总理一上庄台,村民们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年近六旬的村民郎秀芳上前拉着总理的手说:‘总理,你还去过我家呢,请您再到我家看看。工作人员忙上前解释:‘时间很紧,这次就不去你家了。总理一摆手说:‘去看看。”极具个人风格的动作细节,让总理亲民的形象如在读者眼前,拉近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群众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对密切关乎民生的主题,从群众视角切入,是让时政报道化“硬”为“软”的有效技巧。近年来,《安徽日报》在对重大政策、法规进行解读性报道时,经常以拟人化的方式,来展现政策、法规给普通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如2016年3月1日,《安徽日报》对新修订的《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进行整版解读时,就虚拟了“小辉”这样一个普通消费者,通过其在超市、酒店、网购平台等不同场所的消费经历,生动体现条例修订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将严肃、生硬的法规条文等“食材”做成了可口的“家常菜”,让群众读来倍觉亲切、有代入感。

三、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模式

内容和语言形式决定了一篇时政报道能否成为精品力作,但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过去时,要让精品力作获得应有的关注度,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还必须在创新传播模式上狠下功夫。

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升时政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必须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积极运用网络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加快报道发布速度,拓展信息传播空间。

2017年全国“两会”上,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报都在融媒体报道上大显身手。《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人民代表习近平》,《浙江日报》推出融媒体产品《全国两会那些事儿》,《南方日报》推出脱口秀短视频节目《两会talks》,《安徽日报》推出H5产品《全国两会看安徽:这5年,我们在履职》……直播、视频、音频、动图、AR技术、H5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打造出时政新闻的饕餮盛宴,让“两会”报道精彩纷呈。

值得重视的是,党报时政报道要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必须强化新媒体部门与传统采编部门的相互渗透、合作,对新闻稿件作出适应新媒体平台特点的改编,切忌不做任何加工处理、原封不动地将纸媒稿件照搬上微信、微博。2017年全國“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制作的新媒体产品《当民法总则遇上哪吒》,就颠覆了纸媒传统的稿件采写模式,运用动漫形式,从尚在娘胎的哪吒能否接受太乙真人的赠与来解释胎儿权利,从太乙真人的游戏账号被盗来解释网络虚拟财产、数据信息是否受保护等法律问题。脑洞大开而又十分接地气的表现形式,让民法总则草案这样严肃、专业的“高冷”话题,变得通俗易懂,在新媒体平台上产生了爆炸式的传播效果,让社会各界对这一重大立法的背景、意义和精神有了深入了解。

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上,不同地区的党报开展联动,是创新传播模式、提升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安徽日报》《四川日报》《湖南日报》《湖北日报》等兄弟党报,在科技创新、湖泊治理、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数省共同关心的主题上,突破地域限制,进行深度合作,统筹策划、协同采访、稿件共享,拓宽了重点时政报道的覆盖面,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效强化了地方党报时政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党报创新
地方党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研究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采编探析
新闻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