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科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探索

2017-07-13 07:12吴刚陈红征汪茫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主观能动性科学性

吴刚 陈红征 汪茫

摘要:在提升工科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导师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作用,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授学生科学认识现实社会与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输送高水平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主观能动性;科学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140-02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要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就国家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其中,工科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向材料、能源、化工、机械、电子、通信、医药等实体经济部门输送建设者的重要任务。高水平工科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在非常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国家建设者水平与能力的高下,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有机半导体实验室,在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特别注重导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毕业超过十年的38名研究生,绝大部分已经成为了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仅在教育与科研战线上,就有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获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人获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资助,10人成为了正教授。谨以此文,谈一些我们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方面的探索与体会。

一、以激发主观能动性为抓手

研究生培养,要遵循研究生学习的特点。一方面,与本科阶段相比较,工科研究生学习更加注重建立在个人兴趣基础之上的对未知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探究,具有更多自主学习的特征。另一方面,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大多依托于科研项目,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工科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必要环节。由于这些科研项目一般都承载着国家或者企业的重大需求,于是,研究生培养水平,科研项目进程以及国家、企业的发展三者间无可避免地联系了起来。因此,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研究生学习中,对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取得、对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国家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最基本的前提。

1.加强人文关怀,了解学生心声,合理布置课题。虽然研究生招生过程已经尽可能体现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然而,学生个体学习目的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进情感投入。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与需求,尊重其人生追求与价值实现,使之切实体会到导师对其成长的关心;要与学生坦诚沟通,深入了解其性格与兴趣,并以之作为确定其研究方向与研究任务的依据,鼓励学生扬长补短。

2.明确学习目的,提供实践平台,弘扬求是校风。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让学生明白,研究生学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来到浙江大学学习的学生,无一例外地要被問及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每一个学生,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将用自己的人生实践给出自己的答案。导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刻苦学习,积极主动地用知识和能力武装自己,才有可能在人生答卷上画上灿烂的一笔。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让学生明白,研究生学习并非充当项目研究的劳动力,而是利用为科研项目搭建的资金与设备平台的好机会,是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习本领,增长能力的好机会,是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好机会。要在参加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训练自主的批判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执行研究计划的能力,加强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汇报总结的能力,锤炼不怕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并进而将这些反馈到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就有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感言,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863”项目过程的经历,给了他巨大的帮助。同样的从一无所知到必须限时获得相关指标与产品,同样的不断的实验、分析、汇报、总结,同样的夜以继日。唯一不同的是,在学校他是学生,导师是项目攻关的组织者,而到了企业,他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尽管项目不同,角色也不同,但是科学研究的规律是相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是相通的,需要具备的能力是相通的,迎难而上的自信是相通的。作为导师,需要让学生牢记,浙江大学的校风、精神归于“诚”“勤”二字(竺可桢语),实事求是,勤恳踏实。每一个浙大人都当具有这一优良的风气,并努力将之保持并弘扬。从当下开始,脚踏实地,勤勉做事。此乃积极主动的最为具体的表现。

二、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保障

仅仅具备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无法成为合格的人才的。思想的科学性,是学生成才过程中必须努力培养的。作为导师,需要让学生牢记,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竺可桢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既包括了科学认识现实社会的能力,也包括了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前者关系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巩固与坚定,而后者决定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以及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育。

1.培养科学认识现实社会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必然是要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目的之根本。帮助学生建立、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贯彻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作为导师,有义务、有责任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以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享自己的社会阅历与人生感悟,培养青年学生科学认识现实社会的能力。导师需通过自己的言行,需要使学生明白,绝大部分人的个人发展与自我实现是离不开国家的发展的。所谓人生赢家、成功人士,绝大多数赢的都是国运。国运昌盛,人生道路才好走。要把个人的努力汇入到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洪流中,把理想追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国家政策倡导的,大力扶持发展的行业,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培养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研究生的培养,是让学生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中践行、在思辨中体会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灵活运用,掌握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导师需在学生具备了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培养其基本的科学观念与科学素养,使之具备科学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

最基本的是要做到,细致记录实验现象、原始数据,严谨分析实验结果,慎重确认实验结论。课题组曾有同学在经过化学处理的炭黑样品中看到了纳米碳管的TEM图像,在向导师汇报后,导师首先肯定并赞扬了该同学对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而对于实验结果,并未急于肯定或者否定,而是要求该同学按照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尝试找出更多的证据来对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证实或者证伪。该同学多年后坦言,导师的鼓励与信任使之受益良多,而整个证实/证伪的过程,对其后来的研究工作也有积极的影响。该同学毕业后的第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也是来自于其对实验现象的细致、敏锐的观察,以及严谨的分析,最终完成了对新发现的证实,并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可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上方法的科学性,是实现科研工作创新性的必要前提。而本课题组在有机-无机复合半导体研究方向上的开拓,也正是学生在導师的鼓励下,不唯上,不唯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的最好诠释。

综上所述,广大青年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高低,决定了其掌握知识、能力的高下。导师担负着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了向国家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就必须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入手,教授其科学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实现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

三、致谢

感谢楼仁功副教授对本文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竺可桢.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J].国立浙江大学日刊,1936,(18).

Abstract:In order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fully play the guiding role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students in the practice of elevating the education level for graduate student of engineering,including arousing students' subjective activity,teach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 to understand the materialistic society and explore the unknown world,and promo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ubjective activity;scientific thought;innovative ability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主观能动性科学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