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修养好“六气”

2017-07-13 09:13王贵书
人民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朝气正气校长

王贵书

校长的人格魅力对师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德高望重的校长总被师生当作效仿的楷模。因此,只有具备高尚人格的校长才能培养高尚人格的学生。

校长的修养可归纳为六气:一日正气,二日大气,三日锐气,四日才气,五日朝气,六日和气。 “正气”是一个校长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气质

正气是校长的立身之基。“为人师表”很大程度上指做人的气节和准则。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是师生的“主心骨”。一身正气,一心为学校发展着想,一心为师生成长着想的校长,才能深得师生拥戴。学校是学术之地,而不是心术之地,更不是权术之地。所以,校长凡事必须讲求原则,尤其是在涉及中层干部选拔、教师岗位调整、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绩效工资发放、贫困生资助等师生切身利益时,绝不能以权谋私,还要敢于抵御各种压力,勇于与各种拉关系、走后门的不正之风作斗争,遏制歪风邪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校长行得端,做得正,广大教师就会义无反顾地追随校长,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尽心竭力地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人心齐,泰山移”,就是正气的力量,

一个有正气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正气的师生,才能办出有正气的学校。校长有正气,才能顶天立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坦坦荡荡;校长有正气,才能不计个人得失,不急功近利,才能执着于自己的教育信仰,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一个有正气的校长,才能在灵魂深处充满底气,才能高贵地挺直自己的脊梁。

“大气”决定着校长教育生涯所能达到的高度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大气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量,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气概,是一种宁静致远的气度。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能够团结各方面能人为其所用的领导者。魏征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不给皇帝面子的诤臣,可唐太宗的容人雅量与宽广胸怀,却能容得下魏征这样“天下难容之人”,足显唐太宗的气度,这也是成就唐太宗丰功伟绩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校之长,也一定要有宽阔的胸襟,这样才能广纳人才。学校教师大多数秉性耿直,有一说一,不会奉承,一些有才能的教师更是如此。如果你有足够的雅量,不仅能忍受他出的耿直,而且能重用他们,他们必将敬仰你、追随你。

对于校长来说,大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育生涯所能达到的高度。因为,教育担负着国家的大义、民族的复兴和师生的幸福明天,只有大气才能担当得起这一大任。校长要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古训,胸怀国家民族,兼济天下苍生,让自己的灵魂高贵大气起来。无论在工作中遇到多少困难、多少烦恼,校长都不能在师生面前口无遮拦、大肆宣泄,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向师生传递一种正能量。

“锐气”能为学校发展开创一片新天地

教育本身是一项艰辛的事业,是一项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事业。不少一线教师不愿意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愿意尝试成败不定的教育新模式,不愿意下苦功夫搞教科研,甚至觉得“那是教育专家的事情,我只要教好书、上好课就行了”。更有甚者,即便是校长提出了课改思路,优秀教师提炼出了新模式,有些教师还是不愿意尝试,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台上一站,顺顺当当讲一课,教学任务完成了,自己也轻松了。3年前,我们就提炼出“四步式”目标教学法,两年前我又提出了“班级家庭管理”T作法,明明这些创新模式效果很好,用与不用效果截然不同,可有的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改变自己多少年的讲授习惯。

这个时候,校长要身先士卒,走在课改最前线。校长首先是一名教师,自己必须懂教育、能上课、能教研,这样才能在教师中树立威信。作为校长,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课堂,再忙也要上一个班的数学课,甚至还兼最差班的班主任,我敢于与教师比赛教学,绝不甘于落在教师后面。他们说:“你这校长真不是白给的,真能干!”

在阻力面前,校长该强势就得强势,该带头就得带头。实际上,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锐气,只有这样,才能为学校发展开创一片新天地,为师生成长开拓一片新乐土。

“才气”让校长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首席专家

无论是为了办好学校,还是为了修身养性,校长都应该是最爱读书的人群。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说:通过渎书与古今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碰撞,这种精神的享受胜过任何物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要有厚度,多读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兑:读书是最好的精神化妆,读书修缮了我们的灵魂,使心灵面貌日益变得健康阳光。

作为一名农村校长,我们走出去学习的机会相对比较少,那就读书吧!通过读书,让自己走进更广阔的天地,让自己的灵魂在大干世界里畅游,让自己的眼光更长远、更犀利,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更加科学、更加进步。从表面上看,也许现在的自己和从前的自己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随着读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读书质量的不断提升,不知不觉中,你已经超越原来的自己,已经走在同行前列了。

如今,接近天命之年的我虽然精力和体力不比年轻时,但我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感情却愈加浓烈,教育工作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幸福生活的源泉,我现在只想好好工作,与名利毫无关系,只想實实在在地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师生、为社会服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读书学习,归功于深入思考。我现在已不再网于小我的成就,所以在工作中更加从容、淡定,头脑更加清醒理智,绝不急功近利。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师生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师生个性特长发展。

学校是人才集聚之地,校长应该是培养人才的首席专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首先,校长要成为教育的行家,要掌握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自己办学的思想和办学的特色,要有主持研究课题的能力,要有引领校本研修的能力,要有对教师进行基于证据的听评课能力,甚至还能够为广大教师上观摩课和理论讲座。其次,校长如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会更有亲和力,更能赢得广大教职员工的尊敬和钦佩,使自己在教师中有很高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朝气”校长才能带出有朝气的师生

在我们的县城里,有两个修鞋的残疾小伙,都在30岁左右,一个下肢完全瘫痪,一个只是左腿略有毛病。两个人的生意真是大相径庭,瘫痪小伙子的修鞋摊前人挤人,而左腿略有毛病小伙子的摊位前却冷冷清清。修鞋技术、价钱都差不多,到底为什么呢?原来瘫痪小伙子总是笑意盎然,边修鞋边讲一些逸闻趣事,而左腿略有毛病的小伙子总是面带愁容,闷葫芦修鞋。看来,人们都喜欢乐观积极、活力四射的人。

由此,不禁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如果孩子们个个都朝气蓬勃、眼神明亮,迎着朝阳在宽敞的操场上跑步,带着向往在干净的教室里读书,嗅着花香在美丽的校园里歌唱,这该是多美的画面!而能否出现这一动人画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校之长。

一个有朝气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朝气的教师,进而才能带出有朝气的学生。反之,一个校长如果整天萎靡不振、工作毫无激情,那师生们的精神状态能好到哪里去?

也许是遗传,也许是门风,我们家从老到小个个充满激情,70多岁的父母好像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整日帮外孙打理门市,还学会了打字排版,正准备写自传呢。我们兄妹几个干事创业,红红火火。聚到一起,谈工作谈生活,积极乐观,满是幸福。消极情绪在我们家根本无处滋长。

当然,我也把这种积极情緒传给了学校的班子团队,进而传给了全体师生。看着校园里的师生一个个神采飞扬,充满朝气,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

“和气”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修养,更是一种人生大智慧

“和”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生活境界,“家和万事兴”,说明了“和”对于家庭的重要作用。同样,“和”对于学校这个大家庭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而能否做到“和”,关键还在于校长。一个校长,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校长,面临的关系纷繁复杂,与领导、与社会、与家长、与教师、与学生等等,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在所难免,甚至还会遇到无理取闹的人。

怎么办?拍案而起?愁闷抑郁?都不行。前者也许会靠气势一时战胜对方,但矛盾还在,甚至会升级;后者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伤心又伤身。此时,保持平和心态才是上策。先倾听对方,再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多都会圆满解决问题。如果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就保持沉默,等一等,凉一凉,终归有解决的办法。

“礼之用,和为贵”。和气,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修养,更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和气,犹如春日暖阳,可以化解坚冰、消除隔阂;和气,犹如柔弱之水,可以洗涤灵魂、攻坚克难。

所以,作为管理者,有时候不要太理直气壮,而要理直气“和”。

猜你喜欢
朝气正气校长
意趣缤纷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追梦人
朝气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动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