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打造灵动课堂

2017-07-14 21:56王会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灵动课堂学生主体

王会平

[摘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让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其前提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只有去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全面以学生的前途发展而开展教学,才能称之为是为学生的发展前景服务。

[关键词]课堂数学 学生主体 灵动课堂

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必学的一门科目,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及逻辑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智并未发育成熟,其对数学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降低。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使时,教师应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打破、改变,紧跟时代,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打造真正基于学生的理想课堂。但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是目前教学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与生活上对学生表示关心,还应在课堂教学上多花费一些功夫。

一、教师应以了解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认识基础上建立教学,从而让其对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得到调动。很多名人都提倡这样的学习方法,其中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就说过:“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比如,在进行“小学除数”这一课的讲授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已会的计算整数除法的经验上加大难度,让其尝试独立完成新的知识。以56.28÷0.67计算为例。“我是运用厘米与米这个学过的进率关系进行计算的,将原式子化为56.28米÷0.67米,然后将其转化为5628厘米÷67厘米,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将答案算出。”一位学生说。“我采用商不变规律,将5268÷67换为56.28÷0.67,这样就可以了。”另一位学生说。通过这样的例子,不仅能够唤醒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还能让其利用经验进行解答,从而使其挑战新知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

以上例子,说明了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方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才能展开课堂教学,让课堂氛围始终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做到教师乐教,学生愿学。

二、教师应以信任学生为落脚点进行教学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从而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确信学生的本身是具备无限潜能的,真正发自内心地相信他们都会成才。同时,教师还应具备独特的慧眼,对于学生身上的发光点要善于发现、发掘,使其独特的才华得以发展。

比如,在进行“乘法分配律”授课时,在上课后,我先将一组算式及相关问题呈现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告知其乘法分配律的体征,通过算式帮助学生发现特点,总结规律。

问题:观察下面两组算式中0两侧的式子是什么关系?所有的同学都想一想。

5×(18+2)05×18+5×2;(14+6)×3014×3+6×3

问题:用合适的符号将下面的几组式子连起来,观察其是什么关系?

9×(3+9)09×3+9×9;(7+5)×307×3+5×3

在学生完成以上练习后,鼓励其自行发现、表达——“以上习题中。等号左边与等号右边分别存在什么样的特征?等号左边: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号右边:一个数分别与两个数相乘,然后再进行相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很快地将乘法分配律的规律挖掘、总结出来了。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将其某种规律、某些性质特点总结出来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自信心,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学習数学的兴趣,提高其上课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被充分的信任下,完全展现、发挥另一个信心满满的自己。

三、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归宿点进行教学

全面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关等三维目标可以称之为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生经过数学教学后,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以及采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各种数学活动组织事项。

比如,学生在学习“元、分、角”这一课程后,对于元、角、分的产生意义以及元、角、分的进率关系确切了解。教师可通过模拟购物进行“小小商店”这一活动的练习,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及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这样,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与生活的发展服务均能得以培养。

在课堂上,可抽取几个学生进行饰演,角色为售货员与购物者,规则说明:允许议价、砍价。通过观看表演后,能够让学生的应用知识在得到培养的同时还对其计算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能够使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养成使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产生“学习数学有用、我要学好数学”的心理,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发展作为自身教学的宗旨,将其作为学生的归宿点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在课堂上献策献计,让整个课堂都能充满活力。

总而言之,只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才能使整个课堂的活力一直延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动力维持下去。

猜你喜欢
灵动课堂学生主体
适时等待,灵动数学课堂的催化剂
打造“灵动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先学后教”让课堂更灵动
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让课堂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