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动”成为低年级品德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2017-07-14 22:14李应刚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教学目标活动

李应刚

[摘要]品德课堂上的活动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这座桥梁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品行、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把活动作为实现品德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校内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校外生活。本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都要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教师应努力地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精心策划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发挥好调控和引导作用,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让“活动”真正成为品德课堂的生长点。

[关键词]活动 教学目标 学生生活 教师调控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之一,这对于品德课程的教学形式的本质特征已经做了明确的归结。在教学建议中再一次强调“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标准向我们指出品德课中活动的重要性,活动是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载体,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品德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因此,把活动作为实现品德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既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然而并非所有的活动都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因而如何让品德教学活动“活”起来,“动”起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当下品德教师的研究话题。那么,在品德课堂中如何让教学活动有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生活是活动的设计之源

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的世界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的生活经验,品德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他们的体验,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体验、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品德课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校内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校外生活。我们要把书本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要善于捕捉、利用学生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活动,让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言。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走进大自然,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课堂中,教师先出示了春天优美的画面,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用优美的乐曲、动人的意境感染学生,紧接着提出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纷纷争先恐后地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寻找、观察、体会、感受,结合课堂中的交流与分享,体会了春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了春天的美丽,心灵深处产生了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教材《我不任性》中的“爱耍脾气的贝贝”这一环节时,教材中呈现了儿童“任性”的生活场景,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演一演,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为师生、生生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在表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样的行为好吗?为什么?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对“任性”这一儿童常见问题有所认识和感悟。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之所以在后面的交流中会有那么大的感触,正是源自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源自心灵上那份深深的触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激发,学生才会自觉产生不任性的意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是活动的设计之本

本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都要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品德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品德教师如果偏离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那学生的活动将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的形式和过程,也一定要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为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服务。只有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突发情况怎么办》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大的眼睛,眼睛中间粘上一个磁铁,老师说这是一只进了沙子的眼睛,怎样把沙子弄出来呢?一个学生说:“用手拿出来。”老师让他试一下,学生走上台,轻而易举地拿走了“沙子”。另一个学生说:“用嘴巴吹。”老师同样让他试一试,根本吹不走沙子。这则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活动目的是希望學生掌握眼睛里进沙子后的处理方法,可是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把磁铁当作沙子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不能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学生在活动中并没有学习到眼睛进沙子的处理办法,教师的教学目标并没有达成。

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热闹的活动都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学中,学生直接参与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种活动都应以达到教学目标为导向,这样的活动才能真正发挥活动的教育价值。

三、兴趣是活动的催化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项活动感兴趣了,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参与。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精心策划有趣味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风儿吹呀吹》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风儿无处不在,我组织学生制作了风车,然后让学生带着风车来到操场。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与风亲密接触,感受风带来的快乐,发现了风与风车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力。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教学轻轻松松地展开。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不胆小》一课时,在课堂中,这位教师利用多媒体配以轻松活泼的音响效果,播放了各类有趣的表情画面,让学生想象这些表情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饶有兴趣地观看、猜测,学生的激情一下被点燃了。

四、教师是活动的调控者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这又使我们走入了另一个误区,似乎课堂中只要设计好活动,放手让学生去热热闹闹地参与就可以了,有时在一些品德课堂中还会看到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开放,学生的互动,没能发挥好教师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甚至忽视了教师的调控作用,学生只顾着有趣、好玩,造成了课堂杂乱无章。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中显得尴尬异常,学生获取的知识也甚少。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伸出你的手》时,为了帮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感受残疾人的痛苦,老师安排学生扮演聋哑人,用手势比画词语给大家猜,让学生感受聋哑人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是多么不容易。在活动之前,老师这样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教室里顿时热情高涨,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转移,进入了类似于“幸运52”的竞猜环节,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残疾人的痛苦和烦恼了,更关心游戏的乐趣。一轮“游戏”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竞要求“再来一次”。本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不便,从而从心灵深处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并在行动上帮助残疾人。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调控、引导,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感情景,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没有被激发,把这个体验活动当成了游戏也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活动的教案和活动的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这告诉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考虑我们设计的活动在实施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状况及变化,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中。现在的学生是灵动的,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渠道很多,这给教师驾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调控引导更为重要。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保证活动的质量。

活动,这一品德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它为学生和教师、书本和生活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是教与学的中介。希望我们的品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设计出有效、高效的教学活动,让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教学目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生活化的物理教学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